黃侃
【關鍵詞】英語繪本;教學思路;教學建議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8)81-0067-03
小學階段是培養(yǎng)兒童英語學習興趣的關鍵階段。研究表明,在小學階段開展英語繪本教學有助于激發(fā)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英語閱讀素養(yǎng),促進學生認知能力和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小學英語繪本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以語音為中心的英語繪本,主要用于小學低年段學生的語音學習;另一種是以故事為中心的英語繪本,主要用于小學中、高年級學生以故事為中心的英語學習。以故事為中心的英語繪本主題多樣、富有童趣、語言精簡,且大多以故事為線索,并借助圖畫及少量文字來敘說故事、講解道理,其具有文學性、教育性、情趣性和生活性等特點,深受教師和學生的喜愛。那么,在繪本閱讀教學中,教師如何幫助學生掌握行之有效的閱讀策略,以提高學生閱讀英語繪本的興趣,促進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呢?下文,筆者結(jié)合南京市游府西街小學蔣金老師的Just Be Yourselves繪本閱讀課,談談對小學中高年級英語繪本教學的思考。
一、實踐案例
Just Be Yourselves選自譯林版“跟上兔子小學英語分級繪本”四年級第2季,主要內(nèi)容是對swift(雨燕),magpie(喜鵲), parrot(鸚鵡)三種鳥的外表描述、它們之間的對話和雨燕救鳥的故事。該繪本難度適中,學生普遍很感興趣,且富有哲理和教育意義。
教學中,教師以chant導入,借助若干個引導性問題來處理故事的前半部分。故事的轉(zhuǎn)折與高潮部分,教師用小鳥們對Nick(主角雨燕)豎起大拇指的圖片啟發(fā)學生思考和閱讀, 猜測小鳥們的意圖,并以此處理故事的后半部分。
為了避免陌生單詞對學生的閱讀理解造成不利影響,蔣老師先教授了故事中出現(xiàn)的三個關鍵詞swift,magpie, parrot,而對于其他生詞,蔣老師在教學中并沒有作過多的解釋。
為了吸引學生參與教學活動,并關注意義而非只是語言形式,蔣老師首先讓學生觀察和理解語言情境和故事背景。在讀封面和故事背景時,她引導學生看圖,在了解Nick的一些基本特征和心理活動后,通過讀圖走進故事。當然,蔣老師也不忘給予學生表達思想和感情的機會。在Nick兩次改變自己的舉動時,她引導學生朗讀獨白,包括Nick對喜鵲和鸚鵡由衷的贊美,對自己尾巴和翅膀的不滿以及她對擁有長尾巴和彩色翅膀的憧憬。在多項活動中,學生不斷感受、體悟Nick的羨慕、自卑和渴望。
蔣老師還結(jié)合圖片和肢體語言來讀故事、講故事,并以此加深學生對故事的理解。在故事的后半部分,她引導學生看圖,仔細觀察其他小鳥的動作和表情,當Nick第一時間救起一只落地的小鳥并得到鳥媽媽的贊美時,喜鵲和鸚鵡紛紛豎起大拇指向Nick表示祝賀。學生一邊讀對話,一邊模仿小鳥們的動作,同時,蔣老師用夸張的肢體語言示范朗讀,學生邊跟讀邊感悟,樂在其中……
二、思路分析
由于受傳統(tǒng)字詞教學方式的影響,一些教師在開展繪本教學時會更多地關注繪本中的文字,他們不重視圖畫,會傾向于利用繪本開展詞匯和語法教學,而教學流程則通常被固化為:先單詞,再句子,最后到語篇。如此教學,繪本的趣味性和教育性蕩然無存。筆者認為,繪本教學是英語教學眾多形式中的一種,繪本教學同樣應該遵循英語教學的基本規(guī)律。一般而言,教師可以采用以下教學流程:
1.趣味導讀。趣味導讀板塊,教師主要通過富有情感和趣味的導讀,激發(fā)學生閱讀繪本的興趣。興趣是學生維持良好學習狀態(tài)的動力。課堂上,蔣金老師以chant導入,喚起了學生對繪本故事的興趣,激活了他們對鳥類的已有經(jīng)驗,進而為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指導看圖。該板塊,教師主要指導學生借助生動形象的圖畫理解繪本,同時教給學生閱讀繪本的方法。教學中,蔣金老師通過指導學生看圖,初步實現(xiàn)了了解文本大意,挖掘文本內(nèi)涵的教學目標。
3.問題導向。在這一板塊中,教師設計一系列環(huán)環(huán)相扣、逐步深入的問題,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教學目標得以自然而然地達成。蔣老師在處理故事的前半部分時就是通過幾個引導性的問題,促使學生沿著預設的教學軌跡一步步前進。
4.情境創(chuàng)設。教師運用語言、教具或教學媒體等,為學生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讓學生感受繪本閱讀的樂趣。例如:教師可以用圖片呈現(xiàn)三個英語單詞swift,magpie, parrot,然后引導學生結(jié)合單詞進行預測,在學生的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鼓勵、啟發(fā)、引導學生,努力為學生營造主動參與、大膽想象、各抒己見的良好氛圍。
5.體驗感悟。該板塊教師主要讓學生在繪本學習的過程中逐步遷移經(jīng)驗,加深審美體驗,并潛移默化地滋潤學生的心靈,讓學生在繪本閱讀中得到情感的升華。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三種鳥的形狀、顏色、本領展開討論,并引導學生說說如何揚其所長,避其所短。在學生充分理解文本的基礎上,再進行角色扮演,體驗感悟,最后讓他們形成共識。
6.意義建構(gòu)。學生學習繪本的過程,是與繪本相互作用的過程。意義建構(gòu)是故事教學的核心,沒有意義的生成,學生語言知識的學習和語言技能的掌握都會受到影響,而意義建構(gòu)需要教師和學生進行有效互動。蔣老師在啟發(fā)學生思考雨燕、喜鵲和鸚鵡的特長的同時,還引導學生思考自己的特長是什么,最后通過欣賞小詩Special You來升華主題,讓學生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強項,每個人都是獨特的,并最終回到繪本主題——Just Be Yourselves。
三、教學建議
1.應根據(jù)學生的需要選擇恰當?shù)睦L本。
當下,英語繪本正逐漸被大量引入小學英語課堂。英語繪本以圖像為主、文字為輔,符合小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兒童通過繪本中的圖畫語言,依靠形象思維解讀繪本。而兒童運用圖畫語言解讀繪本的過程,也是提高形象思維品質(zhì),進而促進抽象思維發(fā)展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習是學生在與外界積極主動的互動中發(fā)生的。因此,教師在開展繪本教學時,需要尊重和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選擇那些適合學生學習需要、符合學生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并和當前英語學習進度大體一致的繪本。在開展繪本教學時,教師不能只關注繪本的教學,而忽視繪本的選擇。教師不宜在確定了教學主題之后再選擇相關英語繪本,從而使繪本淪為教師教學的輔助材料,只是服務于教師的教,而應讓繪本閱讀成為學生學習的需要。
2.應充分發(fā)揮英語繪本教學的優(yōu)勢。
小學中高年級選用的繪本通常以故事為中心,繪本以圖畫及文字共同敘事。學生在學繪本故事時,最先掌握的往往不是單詞的發(fā)音或句型的基本結(jié)構(gòu),而是借助精彩的圖畫感受文本的內(nèi)涵。繪本的這種教學取向與教材教學重視詞匯、語法的做法有所不同。因此,教師不能像教教材那樣教繪本,繪本教學更多的是對學生近階段所學知識掌握程度的一種檢測,它主要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zhì),提升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這是繪本教學的特點,也是其優(yōu)勢所在。所以,教師應充分發(fā)揮這一優(yōu)勢,使繪本教學不僅服務于學生語言知識的增長,言語技能的提高,還可以通過分析人物的心理變化及情感特征,發(fā)展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同時,在發(fā)展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發(fā)展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
3.應根據(jù)英語繪本的特點設計教學流程。
繪本教學應根據(jù)繪本的特點來設計教學流程,其本質(zhì)是以學生的學來設計教。例如:蔣金老師在課堂上重視引導學生通過讀圖畫了解故事,并完整把握故事的意義,而沒有停下來穿插生詞的講解。這樣的處理看似忽視了單詞和朗讀訓練,但卻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保證了教學過程的順暢和精簡。因為這些生詞不影響學生對全文的理解,完全可以留著讓學生自己去慢慢揣摩。教學時,教師既不宜將繪本課上成識字朗讀課,進行專項識字訓練和專門的朗讀訓練;也不宜上成精讀課,引導學生研讀繪本,字詞句段、篇章結(jié)構(gòu),面面俱到,精雕細琢;更不宜上成提問課,用提問貫穿繪本教學始終。否則,枯燥的教學過程會讓繪本失去原有的趣味和吸引力,久而久之,會讓學生對繪本望而卻步。
【參考文獻】
[1]孫群英.基于英文繪本的兒童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建構(gòu)[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2(1):267-268.
[2]趙秋靜.新課改下的小學低段英語繪本教學策略探究[J].亞太教育,2016(19):27.
[3]莫燕香.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問題與對策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6.
[4]張文華,孫媛.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活動設計[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5(2):88-92.
[5]張敏.小學英語繪本教學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北京教育學院學報,2016 (5):80-84.
[6]周慶峰.基于多元智能理論的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J].基礎教育研究,2016(20):69-70.
(作者單位:南京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