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魚
父女錄制“音頻故事”
2010年6月,家住深圳的吳遠卓有了女兒吳佳悅,小名樂樂。為了照顧樂樂,吳遠卓把遠在東北的岳父母喊了過來。
樂樂上中班后,吳遠卓無意間發(fā)現(xiàn)樂樂說話帶著東北口音。為了能讓孩子說好普通話,他思來想去,想到了一個辦法,就是和樂樂一起講故事,講完之后再錄下來回放,以此來糾正孩子的發(fā)音。
實踐了一段時間,吳遠卓覺得這個辦法很好,所以后來樂樂學(xué)英語,他同樣這么做,只不過把錄漢語故事變成了錄英語故事。一年下來,他們一起錄了好幾十個故事,這些故事也特別適合小朋友們聽。吳遠卓便嘗試著上傳到一款聽書APP上,沒想到還獲得不少的點擊量。吳遠卓決定把音頻故事繼續(xù)錄下去。
2015年9月,樂樂成為一名小學(xué)生。一次,幾個同學(xué)來家里玩,看到樂樂和爸爸的“錄音棚”后,羨慕極了:“你爸爸真好,能陪你一起講故事,我爸爸已經(jīng)很久沒有陪我了?!蓖瑢W(xué)走后,吳遠卓和女兒商量,以后可以把小朋友都叫到家里來看故事書。
這樣一來,家里原本就不大的地方顯得更擁擠了。吳遠卓找到社區(qū)居委會的領(lǐng)導(dǎo),提出能否建一個“社區(qū)繪本館”,給孩子一個可以玩耍看書的地方。居委會當(dāng)即就同意,騰出一間辦公室出來做繪本館。為了吸引更多的孩子來,吳遠卓每周六都會到繪本館給小朋友們說故事。
小區(qū)里有了“家長課堂”
2017年年初的一天,繪本館又匯集了更多來聽故事的小朋友。吳遠卓正準備開講,一個小男孩跑過來央求道:“吳叔叔,我爸爸也會說故事,這次能讓他說嗎?”那位父親沒想到兒子會提出這樣的要求,連連擺手拒絕。小男孩失望極了,吳遠卓鼓勵那位父親道:“平時你在家怎么說現(xiàn)在就怎么說。”小男孩也哀求爸爸:“你就說一個唄,我想讓其他小朋友知道我爸爸也會說故事?!蓖泼摬涣耍俏桓赣H只能硬著頭皮上陣。小男孩高興壞了,一直拉著爸爸的手。
吳遠卓看到孩子幸福的樣子,突然又有了新的想法。他想在繪本館里開辦一個“家長課堂”,邀請更多的父母,特別是父親走進來,跟孩子一起玩,讓親子之間多一些溝通的機會。
第二天,吳遠卓就在小區(qū)公告欄里貼了“家長課堂”的通知。最后,有十幾位家長報了名。“家長課堂”不只講童話故事,傳統(tǒng)文化、科技實驗、天文宇宙……只要孩子們感興趣的通通都可以講。
2016年12月5日,彭澤善的爸爸給孩子們帶來一堂“科技與健康飲食”的課程。彭爸爸在科技館工作,這次,他將實驗臺搬到了教室。主要是通過PH試紙測試不同食品汁液的酸堿反應(yīng),有牛奶、水、蘇打水、蘋果、青瓜、飲料等6種食物。
為了讓孩子們有更簡單、更直觀的認識,彭爸爸告訴孩子們,通常孩子們愛吃的都為酸性食物,例如:奶酪、油炸雞腿、糖等。而孩子們提不起興趣的,比如甘薯、黃瓜等都是堿性食物。說到這,有的孩子就發(fā)問了:“檸檬也是堿性食物嗎?它明明那么酸?!迸戆职峙e起手里的PH試紙說:“酸不酸,堿不堿,不是靠我們的嘴巴嘗,而是要靠這個來測試?!彼言嚰埛纸o孩子們,接著說,“這個紙條就是專門檢驗酸堿度的,食物越呈酸性,紙條上的顏色就越紅,食物越呈堿性顏色越藍。做完實驗,大家可以對著顏色比對卡來判斷?!?/p>
孩子們四人一組,對食物進行測試??粗稚系募垪l慢慢發(fā)生神奇的變化,孩子們像在看一場魔術(shù)表演,個個激動得哇哇叫。這節(jié)實驗課,讓每個孩子都印象深刻,也讓他們知道了飲食中,應(yīng)多吃堿性食物,少食用酸性食物。
在故事里伴你長大
吳遠卓主辦的“家長課堂”越來越受歡迎。前不久,一節(jié)“中國茶文化”課,更是吸引了很多孩子和家長在教室外聽課。主講家長從茶的起源、種植、加工等方面,逐一講解。最后還用茶道比喻人道,通過茶道禮儀,教孩子們學(xué)會如何去尊重別人。
看到這樣的成果,吳遠卓心里美滋滋的。不過最讓他高興的是,有不少父母通過“家長課堂”和孩子們成為朋友,尤其是父親與孩子建立了親密的親子關(guān)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