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毅
(邵陽學院 期刊社, 湖南 邵陽 422000)
調查對象:先后入選“名刊工程”的學報共31種。[1-4]考慮到期刊改版一般從每年第一期開始,所以參查的期刊均為2017年第1期。
調查項目:1.封面:刊名,刊名的漢語拼音,出版年月、卷號、期號,責任者,出版者,條形碼,相關連續(xù)出版物號等;2.目次頁:“目次”的名稱,目次頁版頭要素,期刊基本參數(shù)等。
調查方法:依據(jù)相關標準對調查對象的相關項目一一進行檢查,進行記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然后整理分析,歸納總結。
參照標準:
1.GB/T 3179—2009期刊編排格式
2.GB/T9999—2001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
3.GB3259—1992中文書刊名稱漢語拼音寫法
4.GB/T16827—1997中國標準刊號(ISSN部分)條碼
5.GB/T13417—2009期刊目次表
(一)刊名
刊名簡潔明確地表明期刊的性質、知識領域和特色,是讀者和作者了解期刊的重要媒介,是檢索系統(tǒng)進行文獻整理時必須錄入的項目。據(jù)GB/T3259—1992中文書刊名稱漢語拼音寫法規(guī)定:書刊名拼音一律橫寫,以詞為單位,首字母大寫,或可全部大寫。GB/T 3179—2009期刊編排格式第4.1條規(guī)定:刊名在期刊中任何地方出現(xiàn)都應一致。第4、5條規(guī)定:中文期刊應按GB/T 3259的要求,加注刊名的漢語拼音,可印刷在期刊的適當位置,例如封一,或目次頁版頭,或版權標志塊內。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問題,主要問題(如表1所示):1.未在固定位置標注刊名的漢語拼音。被查期刊內標注刊名漢語拼音的有23種,占比74.2%,未標注的8種,占比26%,其中拼音標注在封一的11種,標注在封四版權標志內等地方的10種,標注在扉頁的2種;所有刊物都標注了刊名英文翻譯,其中有30種標注在封一,1種標注在封四。
2.漢語拼音標注格式和排版存在錯誤。在標注了漢語拼音的刊物中,有5種拼音未分詞或分詞不正確,占總數(shù)的16%;有2種為豎排,違反了中文書刊名稱拼音應橫寫的要求,刊名拼音排版錯誤占6%。另有1種存在主刊名下寫拼音,而版本名下寫英文翻譯的混雜豎寫狀態(tài),如《**學報(社會科學版)》,“**學報”下寫刊名拼音,而相近位置“社會科學版”下寫英文,雖不能明確其有誤,但給人感覺比較混亂。
3.其他問題。首先是刊名未全書一致。有些刊物刊名比較混亂,并未在全書保持一致。如《**傳播》,在封一和目次表題上都用“**傳播”,而在目次頁下方又單獨標注有“**大學學報”字樣。又如《**教學與研究》在封一刊名下印有“**語文雙月刊”字樣,而在封四版權頁刊名后括號內又加注“****大學學報”,比較混亂。另外,還存在把刊名分裂書寫的狀況。如《**師范大學學報》將“某某師范大學”用繁體橫寫,“學報”二字用簡體豎寫且跟其他部分混在一起,兩者的字體、字號均不同。
表1 刊名存在的主要問題
(二)封面
封面應該符合國家標準,按GB/T 3179—2009期刊編排格式第5.1條規(guī)定,期刊的封一上至少要包括刊名、出版年、期號、主辦者(刊名已表明主辦單位除外),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按GB/T 9999的規(guī)定),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ISSN部分)條碼(按GB/T 16827的規(guī)定,優(yōu)先位置為封一左下角,也可以為封四的右下角),封面上標志項目的數(shù)字應該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
調查發(fā)現(xiàn):1.所有刊物都在封一標明了刊名、出版年和期號。
2.刊名體現(xiàn)了主辦者的有20種,基本上采取“**大學學報”的格式,主辦方為相應的大學。未體現(xiàn)主辦者的有11種,其中,標明了主辦者的僅有2種。所以,封面缺少“主辦者”一項要素的占比約為29%。
3.連續(xù)出版物號:在封一標明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的僅有4種,號碼標志的位置3種位于封一右上,1種位于封一左上;在封一標明國際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ISSN)的有14種,其中9種位于封一右上,5種位于封一左上、中上、右中等位置;另在封一右上標明國內統(tǒng)一連續(xù)出版物號(CN號)的有1種。按照GB/T 9999—2001的規(guī)定,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號的位置在封面右上角、版權頁(塊)或目次頁和封四下方,ISSN號獨立印刷時應該在封面的右上角、版權頁(塊)或目次頁,CN號獨立印刷時應該在版權頁(塊)、目次頁和封四下方。所以在調查的31種期刊的封一上,標出了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且印刷位置正確的為3種,占比僅10%,未標的為27種,占比87%;ISSN號印刷位置正確的為9種,印刷位置不正確的4種,所以在封一標注了中國連續(xù)出版物和ISSN號的占比58%,但標注同時位置印刷正確的只有39%;另在封一不宜單獨印刷CN號而獨立印刷CN號的1種,所以相關連續(xù)出版物號在封一印刷位置錯誤的總計7種,占比23%。
4.選擇在封一標注中國標準刊號(ISSN部分)條碼的有3種。
5.封一上標志項目的數(shù)字采用漢字未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的一種。
綜上所述,封一存在的問題主要在于該標明主辦者卻未標明,未標明中國連續(xù)出版物號,所標ISSN號位置不正確,標注項目的數(shù)字未采用阿拉伯數(shù)字等(如表2所示)。需注意的是,原先GB/T 3179—92規(guī)定是要在封面(包括封二和書脊)標明“標準刊號”,而新規(guī)GB/T 3179—2009則明確規(guī)定是在封一上標注“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如果嚴格按照新規(guī),在封一正確位置標注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的僅有3種。另需注意的是,“標準刊號”一詞現(xiàn)已全部采用“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之稱。
表2 封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三)ISSN條碼、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ISSN號、CN號、期刊基本參數(shù)
ISSN條碼、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ISSN號、CN號、期刊基本參數(shù)是絕大多數(shù)學報具備的基本要素,關于他們的位置和格式相關國家標準做了詳盡的要求,但是這些細節(jié)卻經常被忽略,所以在這些項目中出現(xiàn)的問題也最多。
1.ISSN條碼
根據(jù)GB/T 16827—1997條碼優(yōu)選印刷位置為封一左下,也可以根據(jù)需要印刷在封四的右下角。被調查的期刊中,條碼印刷在封一左下的有3種,封四右下的有19種,封四左下的有8種,封四中下的有1種(如圖1所示)。位置標注正確率約為39%。此外,還存在條形碼符號不符合標準,與封面裝訂線和底部距離不合格等問題。
圖1 條碼印刷位置分布圖
2.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ISSN號、CN號
關于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上文已敘述了一部分,這部分主要討論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ISSN號、CN號等的格式問題。根據(jù)DB/T9999—2001,當ISSN和CN號一起印刷時,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標準格式如下:
不管是分開單獨印刷還是一起印刷,前綴ISSN和CN后都是空半個漢字空,數(shù)字之間的連線都用半字線,在中國學術期刊(光盤版)檢索與評價數(shù)據(jù)規(guī)范中,規(guī)定了期刊參數(shù)中的前綴CN后也應空半文字空。而在被調查的31種刊物中,在封一、封四版權塊內等標注了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的有20種,占總數(shù)的65%,但格式正確的只有8種,占比約26%。而在目次頁等位置標出了期刊參數(shù)的25種刊物中,期刊參數(shù)中前綴CN后空半個文字空的僅有3種,其余的皆沒有空。縱觀所有被查刊物,刊中涉及的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ISSN和CN號格式皆正確的,僅有1種,幾乎全軍覆沒,不合格率近97%。總之,連續(xù)出版物號編排格式的問題主要體現(xiàn)在ISSN和CN前綴后沒有空半文字空或空隙過大,封一上無中國標準連續(xù)出版物號,連續(xù)出版物的印刷位置不正確等。
(四)目次頁
GB/T 13417—2009期刊目次表規(guī)定目次表的表題應該為“目次”,封面及插頁上重要的圖片、插圖、附表的條目,也應在目次表中列出。據(jù)GB/T 3179—2009期刊編排格式規(guī)定,期刊目次頁包括版頭和目次表。目次頁的版頭應標明刊名、卷號、期號和出版年、月,目次表的表題為“目次”,在“目次”字樣下方編排目次表。
通過調查發(fā)現(xiàn):所有的被調查刊物都在目次頁版頭標明了刊名,
19種在版頭或扉頁標明了卷號,30種在目次頁和扉頁標明了期號,只有1種目次頁上卷號和期號均沒標注,不包括標注在扉頁的在內,在版頭標注了刊名、卷號、期號的有17種。有23種在目次頁和扉頁標明了出版年、月,其中9種只標注在扉頁,7種標注在末次表的表末。在目次表版頭標明了刊名、卷號、期號和出版年、月的總共只有10種,占比約32%。
關于“目次”表題,據(jù)統(tǒng)計,有14種無表題,沒有標注“目次”字樣;有5種單獨列有表題且標注為“目次”;有9種有表題且標注為“目錄”;有3種并未單獨列表題但在版頭等相關位置標明“目錄”字樣。所以在目次頁采用“目次”表明標題的的僅占16%,而采用“目錄”字樣的占39%,無表題的占45%(如圖2所示)。
圖2 目次表表題標注情況
綜上可見,目次頁的主要問題在于未在目次頁版頭標明刊名、卷號、期號和出版年、月,未按要求寫“目次”表題,將“目次”表題寫為“目錄”,未依照新規(guī)及時進行修改。
“名刊工程”學報在封面和目次頁的編排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不規(guī)范的問題,其中不規(guī)范的主要是細節(jié)問題,如連續(xù)出版物號的格式幾乎所有的刊物不合格,絕大多數(shù)忽略了字母前綴后需空半文字空。其次還存在未標注漢語拼音或漢語拼音書寫格式、排版格式不規(guī)范,ISSN條碼印刷位置錯誤等較為明顯的問題。另外就是未能依據(jù)新規(guī)及時調整相關編排格式,如未及時將“目錄”改為“目次”等。這些問題都嚴重影響著“名刊工程”學報的形象,不利于期編校質量的提高,需要引起重視。探究其原因,可能是相關刊物認識不足、管理不善或并未重視相關國家標準,未及時依據(jù)新規(guī)修改相關內容。國家標準作為行業(yè)的最低和最基本的要求,理應嚴格遵守,必須引起重視,而且標準必須嚴格統(tǒng)一,所有期刊必須一視同仁。[5]“名刊工程”學報作為高校學報中優(yōu)秀刊物的代表,更應該起表率作用。而且根據(jù)國家標準規(guī)范出刊,是有據(jù)可依,并非難事,只需要引起重視、及時行動即可。我們需要進一步思考的是,如何更科學有效地制定有關行業(yè)標準,讓科學辦刊、規(guī)范辦刊變得更容易,又或是如何有效執(zhí)行編校質量審查,讓各個刊物在統(tǒng)一標準下平等接受檢驗,切實將相關標準落到實處。
[1]教育部關于公布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首批入選名單的通知[EB/OL].[2017-09-16].http://www.moe.edu.cn/jyb_xxgk/gk_gbgg/moe_0/moe_1/moe_3/tnull_5377.html.
[2]第二批教育部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建設工程入選期刊公布[EB/OL].(2006-08-16)[2017-09-16].https://www.sinoss.net/show.php?contentid=6032.
[3]教育部召開第三批名刊工程座談會[N].光明日報,2010-04-13(11).
[4]教育部關于公布高校哲學社會科學名刊工程第三批入選期刊補充名單的通知[EB/OL].(2011-09-15)[2017-09-16].http://old.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A13_zcwj/201109/xxgk_124189.htmlv.
[5]“互聯(lián)網+”背景下學報編輯的發(fā)展思考[J].邵陽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5(6):117-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