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強
這是平凡的一年,這是不凡的一年。
作為改革開放四十周年的2018年,過去巨大的成績讓我們自豪,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在前方等待。時代巨變賦予媒體廣闊舞臺,這一年,《齊魯周刊》依舊在路上。我們記錄大國崛起的政治脈搏,記錄經濟領域的持續(xù)改革,記錄民生領域的點滴故事。我們?yōu)猷l(xiāng)村振興鼓與呼,為山東的兩支球隊加油助威,為逝者哀思,為傳統(tǒng)文化尋找新的嫁衣。
在此,總結2018年度齊魯周刊十大新聞,見證我們一路走來,見證中國新時代,見證齊魯青未了。
鄉(xiāng)村振興:
重構逝去的田園牧歌
年初,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的意見》出爐,對實施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進行了全面部署。
2018年,《齊魯周刊》用4期封面故事(重構鄉(xiāng)村、小鎮(zhèn).COM、藝術復興鄉(xiāng)村、新鄉(xiāng)賢),以及大量相關報道,將視線對準鄉(xiāng)村。
沂南縣朱家林村和棗莊市千佛崖村,為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提供了樣板。2月8日,東平縣在濟南召開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規(guī)劃綱要新聞發(fā)布會,是黨的十九大之后,全省首份較為全面系統(tǒng)的縣級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規(guī)劃。潘魯生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指出,鄉(xiāng)村振興要培育鄉(xiāng)土情懷,培養(yǎng)扎根鄉(xiāng)村、與鄉(xiāng)村生死與共、有思想、有意愿、有情懷、有能力的鄉(xiāng)村人才隊伍,鼓勵精英文化知識等回歸鄉(xiāng)村。
藝術家試圖用藝術的方式為鄉(xiāng)村文化“招魂”,修復殘破的心靈故鄉(xiāng)。蔡玉水來到濟南市長清區(qū)雙泉鎮(zhèn),試圖建立一座藝術小鎮(zhèn);濰坊市牟家院村,鄉(xiāng)村戲劇節(jié)為這里增添了傳統(tǒng)與現代元素;古村落楊家埠,年畫文化形成產業(yè),獲得新生。
“新鄉(xiāng)賢”一詞不斷出現在近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里,對鄉(xiāng)村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鄉(xiāng)賢指新時代背景下,有資財、有知識、有道德、有情懷,能影響農村政治經濟社會生態(tài)并愿意為之做出貢獻的賢能人士。企業(yè)家胡正春回到故鄉(xiāng)桓臺縣八里村,建設民居博物館。他的經歷,從側面反映了中國企業(yè)家的普遍心理:在傳統(tǒng)的衣錦還鄉(xiāng)情結加持下,家鄉(xiāng)是企業(yè)家繞不過去的“結”。作家王兆軍在故鄉(xiāng)臨沂市黑墩屯村建立東夷書院,用自己的綿薄之力,重構鄉(xiāng)村文化,培育人才。鄉(xiāng)村儒學也在發(fā)展,截至2018年年初,山東已建成鄉(xiāng)村儒學講堂9200多個。
改革者郭樹清
3月21日,擔任銀監(jiān)會主席一年多的郭樹清成為剛剛成立的中國銀行保險業(yè)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第一任主席。5天之后,中國人民銀行召開干部大會,中組部相關負責人宣布了他的另一項職務:郭樹清任央行黨委書記、副行長。
這一任命被諸多媒體認為出乎市場意料,也是金融監(jiān)管史上少有。
與過去相似,郭樹清的每一次職務變遷都引來了外界的極大關注,這與他三十多年來,在改革重大事項上的深度關注與切實實踐是分不開的。作為一名堅定的改革者,郭樹清所到之處,無一例外,都掀起了改革的浪潮。
郭樹清是中國整體改革派理論的標志性人物。近三十年的仕途生涯中,其在山東從2013年到2017年的四年執(zhí)政經歷雖然占比不多,但具有重要意義。盤點郭樹清在山東的改革舉措,財稅、金融、三農、國企、科技、教育、醫(yī)療、社保等領域改革都走在了全國前列,得到中央改革辦的充分肯定,一些經驗在全國推廣。中小學去行政化、科研院所改革、公立醫(yī)院綜合改革,這些很難短時間見到效果的改革難點,在山東都有了重大突破。
國企:高速換帥,大國重汽
2018年,兩家山東企業(yè)掌舵者換帥,引發(fā)強烈關注。
6月25日,中共山東省委組織部發(fā)布山東省管干部任前公示,鄒慶忠擬任山東高速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作為體現政府經濟意志、改革方向的國企,山東高速的轉型路徑是觀察改革的最佳樣本。而此時接任山東高速掌門人的鄒慶忠,能為這家企業(yè)帶來哪些新動能,或許,其意義遠不局限于經濟領域。
9月1日,山東重工黨委書記譚旭光擔任中國重汽董事長兼黨委書記。2006年,濰柴與中國重汽分家。2009年,濰柴動力、山工集團、山東汽車工業(yè)集團組建成立山東重工集團。2018年8月,中通客車的實際控制人山東交通工業(yè)集團劃轉至山東重工集團。一代企業(yè)家的奮斗拼搏,幾屆政府的強力意志,無數產業(yè)工人的技術愿景,分分合合,波瀾壯闊,中國制造的路徑與方向在這12年間從模糊到清晰,大國重器的愿景浮出水面,成為一個國家的產業(yè)共識。
《齊魯周刊》分別用兩期封面故事“高速換帥”和“大國重汽”,深入挖掘兩家國企的歷史,對接下來新舊動能轉換形勢下山東企業(yè)發(fā)展環(huán)境作出預測。
從儒商大會到民營經濟
9月28-30日,以“大儒商道、至誠天下”為宗旨,以“新時代、新動能、新儒商、新愿景”為主題的首屆儒商大會在濟南召開。大會近1200名參會嘉賓涵蓋工商界、科技界、教育界、文旅界、醫(yī)衛(wèi)界、金融界、海外社團及僑界、新生代和青年創(chuàng)業(yè)者等8個界別。
《齊魯周刊》制作特刊《大儒商道》,向大會獻禮。
改革開放40年來,中國創(chuàng)造了令世人振奮的經濟奇跡。對此,中國企業(yè)家功不可沒。植根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商業(yè)哲學和倫理,助推了當前的經濟騰飛。儒商——這一雅致的稱謂已被世人所廣泛接受。
我們關注山東民營經濟發(fā)展。2018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yè)座談會上指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征程中,我國民營經濟只能壯大、不能弱化,而且要走向更加廣闊舞臺?!?1月2日,山東省委召開民營企業(yè)家座談會。
目前民營經濟已占據山東“半壁江山”,貢獻了全省50%以上的GDP,60%以上的投資,70%以上的稅收,占市場主體90%以上 。當然,山東民營經濟在發(fā)展中也面臨一些亟須解決的問題,主要是民營市場主體絕對數量仍然偏少,產業(yè)層次不高,創(chuàng)新能力比較弱,自主知名品牌太少等。
對口支援:個人成長與家國命運緊緊相連
20多年來,東部地區(qū)對西部地區(qū)的支援,形成一股強大的力量。2018年,本刊記者分別趕赴四川、重慶、西藏,探訪山東對口援助各地的情況,制作封面故事“援川十年”“魯渝有約”“魯藏情深”。
“5·12”十周年,一不留神,時間被甩在身后,廢墟之上,早已是新的家園。地震發(fā)生后,山東人用了兩年多時間,3萬援川大軍援建各類項目369個,形成實物工作量估值123億元,再造了一個新北川。十年后,北川實現了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幸福起來”的蝶變。
2017年,山東選派19名干部到重慶掛職工作,成立了山東省扶貧協作重慶干部管理組。第二年,第二批干部趕赴重慶。從產業(yè)到勞務,從教育到醫(yī)療,從官方到民間,山東動員各方力量,帶著感情,帶著資源,投身重慶扶貧開發(fā),在當地留下了無數山東故事。
1995年,山東第一批援藏干部來到日喀則,自此,相隔千山萬水的魯藏兩地,心心相印,血肉相連。如今,第八批援藏干部援藏工作即將進入第三個年頭。援藏者為西藏帶來了先進的現代化經驗和文明,把青春與汗水揮灑在最需要的地方,對自己是圓了一個建設邊疆的夢,對當地是造福了一方百姓。這是一種成長,是個人的成長與國家民族的命運緊緊連在一起的成長。
齊魯繪:交通改變生活
過去的一年,對于山東交通而言,意義非凡。
2017年12月,世界最大雙向八車道隧道群濟南東南二環(huán)工程項目順利通車,掀開了濟南交通新的一頁?!洱R魯周刊》以一場“山色泉城——2017山東高速‘空中穿越綠色健康跑”活動為隧道群的開通增光添彩。
又是一年年底,2018年12月26日,濟青高鐵通車,同時濟南新東站正式啟用。2019年1月1日,濟南軌道交通1號線開通。山東的交通網絡再次邁上新臺階。
面對日新月異的城市交通,《齊魯周刊》以手繪的形式,制作一期特殊的專題,問好濟南:我們描述的是一座生活之城,因此必須在地圖上看到這座看不到的城市。我們從南外環(huán)高架橋的兩端看到長清和章丘的大學城,我們從西外環(huán)高架橋北端的黃河大橋看到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qū)中濟南的“黃河時代”,我們從北園高架橋的兩側看到一個城市的商業(yè)史,我們從工業(yè)北路高架的東端看到濟南東站,看到飛機場,這是濟南與世界溝通的重要媒介……
民生:教育,住房,何以養(yǎng)老?
這一年,我們將大量目光對準民生。
在改革開放40周年背景下,教育公平,涉及到改革紅利的全民分享問題。一篇題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愛因斯坦轉世》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廣為流傳,我們最終一定會發(fā)現,即便是攀登到鄙視鏈的頂端,也不會真正獲得個性與安全感。歷史已經證明,我們只有一個愛因斯坦、一個霍金。在人人奔向愛因斯坦的道路上,我們丟失了一個個從容幸福的從事不同職業(yè)的個體。這是我們這個社會諸多病相的原因。
濟南市市中區(qū)在全國率先實現集團化辦學全覆蓋,在全國率先實現全員運動會100%全覆蓋……給出了“公平而有質量”教育的市中式方案和智慧,也為我們的封面故事提供了靈感。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當房子恢復其本來的居住屬性,住宅設計意識再蘇醒。現代生活不僅僅是物質生活的富足,還代表著技術進步與文化融合帶來的全新生活理念。從宜家、無印良品到“好好住”,越來越多的家居品牌在擴張市場的同時,也把設計理念、生活方式等帶給國人。
我們每年都會關注養(yǎng)老。山東是養(yǎng)老概念的發(fā)源地,孔子在兩千多年前就提出要建立一個“老有所終”的社會,孟子則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山東省在1994年就已邁入人口老齡化社會。人口預測數據表明,到2050年,山東老年人口比重將會達到25%,人口老齡化水平將持續(xù)增高。
體育:“冠”山難越,夢想不滅
這一年,體育依舊熱度不減。
6月14日,俄羅斯世界杯開打。從88年前第一屆世界杯開始,足球這個最具影響力的運動就開始有了自己的編年體歷史,與人類近代史平行,并且緊密交纏成一個巨大的網,這里不單單有體育運動本身的競技、激情、輸贏,還牽扯著國家政治、民族復興、利益團體、千萬球員的個人命運以及億萬球迷的喜怒哀樂。
世界杯影響世界,我們亦有自己的“鄉(xiāng)野球事”。3月8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全國兩會山東代表團審議。會上,全國人大代表張淑琴介紹了臨沂發(fā)展青少年足球的情況,聽說郯城一中女足即將走出國門,到以色列參加世界中學生足球錦標賽,總書記稱贊當地足球發(fā)展得很快。在山東無棣縣偏遠的邱家小學,有一支足球隊,孩子們在艱苦的鄉(xiāng)村環(huán)境中,竟然取得了山東省中小學生足球聯賽第五名的好成績。
這一年,濟南的兩支球隊依然牽動山東球迷的心——魯能泰山、山東男籃。年底,魯能泰山“冠”山難越,主場不敵北京國安,取得足協杯亞軍。我們嘆息,但依然對這支球隊抱以期待。
面對不斷失利的男籃,4月16日,我們制作封面專題,邀請資深媒體人尹波先生、俱樂部的持不同意見者馬宏觀、常年跟隊的記者徐凱華、全國門戶網站的知名球評人王玉國“會診”山東高速男籃,指出問題之所在,多問幾個為什么,藉以此讓山東男籃猛醒、奮起,在實現幾代籃球人的登頂夢想新征程中,少走彎路。
2018年12月31日,最后一期封面故事,我們再次將版面留給山東男籃,當然,此時它的名字叫“西王男籃”。
“泰坦尼克”鉤沉
當熟悉的風笛聲再次響起,船上的人們歡笑聲再次傳來,你是否還有勇氣與情懷,拿起這一張通向青春記憶里最溫暖的票,奔赴泰坦尼克號上那一場生命與愛情的舞會?
2018年10月6—7日,由山東發(fā)展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海右文化、齊魯周刊社主辦的愛爾蘭踢踏舞劇《泰坦尼克》在山東會堂盛大來襲。近30位世界級藝術家用舞蹈和音樂全景式地再現1912年那艘大船上的小社會,重新認識泰坦尼克。
一艘巨輪,一場海難,一個“泰坦尼克”號成為了一個文化符號和藝術母題。
對于一場悲劇來說,最好的紀念不是痛哭,而是向災難證明我們的文明足夠堅強——1517條生命提醒著后人,沒有“不沉的方舟”:“世界上任何無法預料的事情都可能發(fā)生,要時刻警惕,思索人性,保持謙卑與憐憫。”
逝者:曲終盡、韻猶存
2018年10月30日,新派武俠小說一代宗師金庸逝世,享年94歲。大師一去,震驚整個華人界。武俠是我們的童年。從童年中走出,進入另一種人生狀態(tài),是一個民族成長的過程。但武俠精神不會消失,它會作為一種理想存在于大眾心理之中。武俠小說提供的武俠因素,早已進入別的形態(tài)的文學作品中,融入到社會生活的無形之中。
大俠金庸,永遠活在國人心中。
2018年,時間的潮水帶走了一批名人巨匠,他們或用紙筆書寫俠義豪情,或用話筒傳遞歡樂幽默,或用表演塑造悲喜人生……大師離去,留下連串的藝海遺珠,曲終盡、韻猶存,一個時代也悄悄落幕。
斯蒂芬·霍金、李敖、安南、單田芳、李詠、金庸、蕭逸、二月河……不同領域影響我們生活的名人,告別了奮戰(zhàn)一生的舞臺,給我們留下了一筆筆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