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良云
摘要:在我國教育改革工作逐步推進的背景下,初中思品教學只有立足學生實際、積極豐富創(chuàng)新,才能保持長久的活力,實現(xiàn)與時代的共同發(fā)展?;诖?,本文首先闡述了體驗教學法的相關概念;其后,圍繞表演活動、分享活動、辯論活動等多種教學活動方式,重點分析了體驗教學法在初中思品教學中的應用方法。意在通過本文的研究,為初中思品教師的工作提升提供文本幫助。
關鍵詞:體驗教學法;初中思品課堂;辯論比賽
引言:
長期以來,思品課程都是我國教育者的重點關注部分,其對學生人格、思想素質(zhì)、行為觀念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導向作用。在此基礎上,作為思品教育體系的基層環(huán)節(jié),初中思品教育對學生三觀建立的影響更是十分深遠。所以,為了維護初中生的健康成長,同時也為了實現(xiàn)初中學校教育的整體質(zhì)量提升,我們有必要對體驗教學法在初中思品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研究。
一、體驗教學法的相關概述
體驗,即在實踐經(jīng)歷中對某一事、物產(chǎn)生認知、留下印象的過程。由此可見,在體驗概念基礎上形成的體驗教學法,即通過開展一系列具象化、實踐化、特色化的教學活動,引導學生親身參與到思品課程的學習中來,并使學生根據(jù)活動中對人、事、物、環(huán)境的觀察、體會和感悟,對思品知識形成深刻的認知理解,從而達到強化教學質(zhì)量的目的??梢钥闯?,體驗教學法充分迎合了當前時代“以生為本”的教育發(fā)展思路,要求師生間在知識傳播的過程中做到互相配合、共同進步。這對長期處于“師教生學”的傳統(tǒng)學校教育來說,不失為一種沖擊和挑戰(zhàn)。[1]
二、體驗教學法在初中思品教學中的應用方法
(一)豐富課堂教學活動
“活動”是體驗教學法的重要前提和必要條件,對構建高參與度、高積極性的教學氛圍、課堂情境具有顯著的推動作用。具體來講,可從以下幾種形式入手創(chuàng)設教學活動:
第一,表演類活動。以“統(tǒng)一的多民族國家”一課的活動構建為例:首先,在課程教學之前,初中思品教師A將寫有56個民族名稱的字條放入紙箱中,請全班39名同學輪流上臺抽取,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通過網(wǎng)絡、書籍等渠道查找所抽民族的特點、服飾、語言、習俗等資料,并據(jù)此準備好課堂表演道具和表演內(nèi)容;其后,在上課時,同學們依次結合表演道具對朝鮮族、滿族、鄂倫春族等民族的相關知識進行了普及介紹,營造出了熱烈、愉悅的思品學習氛圍,使得學生們在活動體驗中潛移默化地受到課堂情境的感染,對所學知識形成了深刻、具象化的記憶;最后,教師A在表演活動后進行了總結,向?qū)W生們講述了“既集中、又分散,大雜居、小聚居”的我國民族分布特點,充分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國家自豪然和愛國情懷,達成了很好的課堂教學效果。
第二,分享類活動。顧名思義,分享類活動即要求學生在課堂中進行自主講述,向其他同學分享關于課堂所學知識的經(jīng)歷體驗。同時,加以教師的靈活引導,便可在鍛煉學生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的同時,引起全班同學的思想共鳴,繼而實現(xiàn)思品知識的輸出。例如,在“如何調(diào)控情緒”這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當中,思政教師X向?qū)W生們提出了這一問題:“同學們在日常生活中,都有哪些處理或緩解自己激烈情緒的辦法呢?”,經(jīng)過短暫的討論之后,學生A、B、C先后起立分享了“用看動畫片、看書的方式分散注意力”、“大聲唱歌發(fā)泄情緒”、“用日記記錄自己的心情”等辦法,通過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向其他同學傳遞出了正確的情緒調(diào)節(jié)措施,為教師的教材知識講授做出了鋪墊和補充[2]。
(二)定期舉辦辯論比賽
培養(yǎng)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是初中思品教育的主要目標之一。初中生由于缺乏一定的社會經(jīng)歷和知識基礎,其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尚未發(fā)展完全,此時一旦接觸到負面的信息、群體,將很可能誤入歧途,對學生未來的成長發(fā)展造成惡劣影響。所以,思品教師應以月、學期為周期開展辯論比賽,使學生在體驗實踐當中逐漸對“社會責任”、“消費觀念”等思品概念形成正確理解,進而保證其初步掌握分辨善惡、對錯、美丑的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師應避免辯題的難度過高,或可用的輔助資料較少,以免超出學生的理解范圍,使辯論比賽失去作用。
例如,教師可將“競爭重要還是合作重要”作為辯題,引導班級學生分成兩大組,將辯題與學校生活聯(lián)系起來,進行自主辯論。在這一過程中,學生能通過快速、激烈的思維碰撞加強對《競爭?合作?》一課中知識的理解和鞏固,進而在提升自身學習能力的同時,權衡好競爭與合作之間的辯證關系。
總結:
總而言之,將體驗教學法運用到思品課堂之中,是初中學校教育高質(zhì)量進步發(fā)展的根本要求,也是促進學生思品素質(zhì)快速、正確發(fā)展的重要途徑。由本文分析可知,初中思品教師通過明確體驗教學法的功能作用,結合經(jīng)驗分享、情景構建等多種活動形式進行教學創(chuàng)新,能有效提升思品課堂的趣味性、交互性,進而有效調(diào)動起初中生的思品學習興趣,引導初中生回顧生活經(jīng)驗、強化課堂體驗,為初中生日后的思品學習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慧瓊.探究融入性教學法在初中思品課教學中的應用[J].文理導航(上旬),2017(08):81.
[2]李軍強.論體驗式教學法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學習(下),2014(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