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健,王禮想,夏祥偉,于 濤
(安慶師范大學數(shù)學與計算科學學院,安徽安慶 246133)
設G=(V,E)是一個n個頂點m條邊的圖,如果G中邊是沒有方向的,而且G中無環(huán)無重邊以及任意兩點都存在一條路,則稱G為簡單無向連通圖。本文討論的圖都是簡單無向連通圖。設G是一個由頂點集V(G)={v1,v2,…,vn}和邊集E(G)={e1,e2,…,en}構(gòu)成的圖。對于任意的vi∈V(G),我們用d(vi)或者di表示vi的度,記δ為G的頂點的最小度。若一個圖的頂點集可以劃分為兩個非空子集X和Y,而且該圖的每條邊都有一個端點在X中,另一個端點在Y中,則稱這樣的圖為二部圖。在圖G中,如果對于每一個k(3≤k≤n),都含有長度為k的圈Ck,則稱G為泛圈圖。圖G的鄰接矩陣A(G)=(aij)n×n定義為:如果vi和vj相鄰,則aij=1,否則aij=0。用μ(G)來表示A(G)的最大特征值,稱為譜半徑。令D(G)為G的度對角矩陣,稱矩陣Q(G)=D(G)+A(G)是G的無符號拉普拉斯矩陣,用q(G)來表示G的無符號拉普拉斯譜半徑。如果G中每對頂點都有一條邊連接,則稱它為完全圖,記作Kn。用Kn-1+v來表示一個有n-1個頂點的完全圖加上一個孤立點。我們用G∨H來表示G和H的連圖,它是通過把G中的每個頂點和H中的每個頂點連接起來所獲得的。
引理1[4]設G是一個n階簡單圖(n≥3) ,對應的一個度序列是d1≤d2≤…≤dn,如果存在整數(shù)k滿足dk≤k<時,有≥n-k。則G是一個泛圈圖或二部圖。
設NPC是K4∨5K1,K2∨(K3+2K1) ,K3∨4K1,K1,2∨4K1,K2∨(K1+K1,3),K2∨(K2+2K1) ,K1∨2K2,K2∨3K1這些圖的集合。顯然,這些圖是非泛圈的。
引理2設G是一個圖,δ≥2,如果m>,則G是一個泛圈圖,除非G是一個二部圖或G∈NPC。
證明:設G有n個頂點和m條邊,滿足δ≥2。設d1≤d2≤…≤dn是它的度序列。假設G是一個非泛圈圖且非二部圖,由引理1可知,如果整數(shù)k滿足dk≤k<時,有dn-k≤n-k-1。則
這里的f(k)=3k2+(1-2n)k+3n-6。因為n>2k≥2dk≥2δ≥4,所以n≥5,k≥2。又因為,所以f(k) >0。
當2≤k<k1時,得到
2n-13>。然后可知n<8。
對于n為偶數(shù)時,同樣地可以得到2<n<8。所以n的取值只能為9,7,6,5。
n=9時,有k∈{2,3,4}。因為f(2)=-1,f(3)=-2,f(4)=1,而f(k)>0,所以k=4。這時,d4≤4,d5≤4。又因為=2m≤52,所以=52即在不等式(1)中等號成立。此時G的度序列是(4,4,4,4,4,8,8,8,8) 。因此G?K4∨5K1。
n=7時,有k∈{2,3}。得到f(2)=1,f(3)=3。如果k=2,根據(jù)定理條件我們知道
n=6時,有k=2 ,而18<=2m≤20,所以=20即在不等式(1)中等號成立。此時G的度序列是(2,2,3,3,5,5,),因此G?K2∨(K2+2K1)。
n=5時,有k=2,而11<=2m≤14,所以=12或14。由于d2≤2,d3≤2,有三個度序列與G對應。(2,2,2,2,4),此時G?K1∨2K2;(2,2,2,3,3),此 時 G?K2,3;(2,2,2,4,4),此時G?K2∨3K1。注意到G?K2,3是二部圖,且G?K2∨(K2+K1,2)是泛圈圖,與前提假設矛盾。
綜上所述,定理證明結(jié)束。
引理3[5]設G是一個n階m條邊的連通圖,則,等號成立時當且僅當G是K1,n-1或Kn。
引理4[6]設G是一個n階m條邊的圖,則。如果G是連通的,則等號成立時當且僅當G是K1,n-1或Kn。如果G不是連通的,等號成立時當且僅當G是Kn-1+v。
定理1設G是一個頂點數(shù)n≥5的連通圖,δ≥2。如果,則G是泛圈圖除非G是二部圖或。
證明:假設G是有m條邊的非泛圈圖。我們?nèi)菀装l(fā)現(xiàn)Kn是泛圈的,而δ(K1,n-1)=1,不滿足δ≥2的條件。所以由引理2,我們可知,又因為定理條件要求,所以,解不等式后我們可以得到。再根據(jù)引理1,得出G是一個二部圖或G∈NPC。通過直接計算(見表一)可以知道除了K3∨4K1,K2∨(K2+2K1),K1∨2K2和K2∨3K1滿足,NPC中其余的圖的μ(G)都是小于。定理證明完成。
定理2設G是一個頂點數(shù)n≥5的圖,δ≥2。如果q(G)≥2n-5+,則G是泛圈圖除非G是二部圖或G∈{K3∨4K1,K2∨3K1}。
證明:假設G是有m條邊的非泛圈圖。我們?nèi)菀装l(fā)現(xiàn)Kn是泛圈的,而δ(K1,n-1)=1,δ(Kn-1+v)=0,不滿足δ≥2此條件。所以由引理3,我們可知。又因為,所以,解不等式后我們可以得到。再根據(jù)引理1,得出G是一個二部圖或G∈NPC。通過直接計算可以知道除了K3∨4K1和K2∨3K1滿足q(G)>2n-5+,NPC中其余的圖的q(G)都是小于2n-5+。定理證明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