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栢悅幼兒園 李罕婧 王 莉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均指出:“環(huán)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幼兒的發(fā)展是在與周圍環(huán)境的相互作用中實現的?!碧貏e是幼兒的大部分學習活動,是在環(huán)境的潛移默化中進行,是一種有組織、有指導的環(huán)境教育。班級墻面是幼兒園環(huán)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位潛在的老師,也是一門隱性的課程。如何指導老師創(chuàng)設具有審美的墻面,巧給墻面穿“服裝”,是每學期的工作重點之一。下面結合栢景灣幼兒園的主題墻重點和大家交流墻面的規(guī)劃及顏色的搭配。
每學期開學初,我園各班老師會跟孩子一起商討,根據孩子的興趣點和需求預設主題網絡圖。例如大一班老師預設的主題網絡圖《長大的我》,該班老師在跟孩子進行日常談話時,發(fā)現孩子們對于上大班充滿了自豪感,覺得自己是幼兒園最大的哥哥姐姐,老師抓住這一點跟孩子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并記錄下他們的關注點,預設了主題網絡圖,在預設時既要緊扣主題選擇合適的課程內容,也要給孩子預留一定的生成空間。該班方案確定后會在大班年齡組會議上研討,而幼兒園教研組則在各年齡組研討后開展全園教研會議,針對每個班預設的網絡圖再次研討,以確定各班預設網絡圖的可行性。當然,這些主題網絡圖只是預設,老師會不斷地跟孩子們進行探討、調整。因為孩子們的興趣點和關注點會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老師所要做的就是順應孩子的需求,給孩子最想要的,幫助他們更深入的探索。經過幾次調整后,大一班的主題網絡圖在內容上不斷的調整豐富。
(圖一)
(圖二)
(圖三)
各班主題網絡圖預設好后,接下來會根據預設網絡圖的脈絡進行墻面草圖的構思——版塊分割。班級老師需根據預設網絡圖每一脈絡分配版塊的大小,以預留充足的空間讓孩子填充相應的內容。各班老師先構思主題墻面草圖,經過各年齡組商討后上交教研組二次研討。以大一班主題《長大的我》為例,該班老師先構思了草圖。通過教研組及全體老師的研討分析,我們發(fā)現該班老師在草圖的構思上很有自己的想法。她們結合幼小銜接,利用地球儀、鉛筆造型進行版塊分割,同時利用不同方向的鉛筆造型將每一脈絡表現得更加清晰,鉛筆造型也根據每一脈絡的內容進行了由大到小的變化。雖然老師考慮了很多,但是我們發(fā)現一塊長方形的主題版塊正中間只有放了四個字的地球儀,造成版塊空間浪費嚴重。針對教研組給出的分析,該班老師迅速做了調整。
可以看出,修改后的主題版塊給予了孩子更多的空間。這些版塊都是用圖釘釘上墻的,如果后期在和孩子的探討中脈絡發(fā)生了變化需要調整,可以隨時取下來進行修改,非常便于教師操作。目前該班呈現出的版塊分割效果是這樣的:
各班主題墻版塊分割后,就是顏色的搭配。顏色的搭配是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中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孩子們進入幼兒園,最先吸引他們的就是顏色。因此,老師會結合孩子的年齡特點,跟他們進行配色的商討,確定墻面主色調,再尋求相應的顏色進行搭配,讓班級墻面顏色更加統(tǒng)一。
選擇相鄰或相近的顏色進行搭配,是我園比較常用的配色方法。例如:中二班孩子非常喜歡草綠色,老師跟孩子們一起了解草綠色的近似色有哪些,進而給草綠色找到了淺綠色、中綠色、深綠色進行大色塊的配色,設計好效果圖,老師再用對應的卡紙把簡單而協(xié)調的主題墻面呈現出來。(實景圖色彩標注:1.底色:牛皮紙。2.標題:深咖色+牛皮紙。3.四棵大樹樹冠自左至右分別為:黑色+中綠色+淺綠色、黑色+草綠色+淺綠色、黑色+深綠色+草綠色、黑色+草綠色。4.四棵大樹樹干:深咖色。)
(效果圖) (實景圖近似配色)
用兩個相對的顏色形成鮮明的對比也是配色的方法之一。例如:大三班的老師和孩子們在美術活動中探討了對比色,孩子們非常感興趣。因而原先設定用黃色和綠色進行配色的方案,在和孩子們的商討過程中調整成了粉紅色和粉綠色的對比。(第一次效果圖色彩標注:1.“生命的奧秘”標題:黃色+白色。2.自上而下:第一排綠色、第二排黃色、第三排綠色、第四排黃色。調整后實景圖色彩標注:1.“生命的奧秘”標題:粉紅色+粉綠色+白色。2.自上而下:第一排粉紅色、第二排粉綠色、第三排粉紅色、第四排粉綠色。)
(第一次效果圖) (調整后的對比配色實景圖)
把具有某種相同性質的色彩搭配在一起,讓墻面看起來更豐富,小三班的孩子們和老師選擇了這樣的配色方法。孩子們在老師提供的色卡中選擇了黃色和紅色,老師在和孩子們商量后加入了藍色,最后呈現出的主題墻面童趣盎然。(實景圖色彩標注:1.底色:淺咖色軟木板。2.標題:白色+藍色+黃色+粉紅色。3.三個人自左至右分別為:藍色+白色、黃色+白色、粉紅色+白色。)
(色調配色實景圖)
小二班的孩子們選擇了很多顏色的色卡:紅、黃、橙、綠、藍、灰……老師有針對性的進行了篩選和配色,盡量保留了孩子們喜歡的顏色,讓墻面看起來色彩熱烈而不零亂瑣碎。(實景圖色彩標注:1.“真好玩”標題:灰色+土黃色。2.底色:牛皮紙。3.四排火車自上而下:第一排土黃色+橙色+白色、第二排淺黃色+檸檬黃色+白色、第三排淺綠色+草綠色+深綠色+白色、第四排淺藍色+深藍色+白色。)
(多色搭配實景圖)
老師在做配色工作的同時也要考慮配色與主題的風格統(tǒng)一,例如大二班的主題“我們的大中國”,該用什么顏色最能表現我們的大中國呢?孩子們在老師的提問下堅定地選擇了大紅色突出民族風,又選擇了小面積的白色作為點綴,可以說白色是所有顏色的好朋友。為了讓墻面看起來風格與主題更統(tǒng)一,他們利用了扇形和卷軸這些具有中國元素的版塊呈現在了墻面上。
環(huán)境是幼兒園的隱性教育之一,是幼兒園園所文化的體現。我園在墻面布置中,會用到顏色豐富的卡紙,也會使用其他廢舊材料進行環(huán)創(chuàng),例如麻繩、稻草、蚌殼等,使幼兒園環(huán)境創(chuàng)設的材料多元化,更加具有生態(tài)性和開放性。讓我們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適度的空間環(huán)境,讓他們在這個空間環(huán)境里舒適、快樂地學習和生活,借以不斷地豐富知識、陶冶情操,培養(yǎng)審美能力與想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