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艷+虎菊紅
【摘要】隨著我國教育的不斷改革,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已經不能適應新的社會發(fā)展要求。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涌進,豐富了教學方法,實現了視覺和聽覺的協(xié)調性。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進行教學,不僅豐富了教學方法,還能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所以,本文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整合,以語文學習為載體,把信息技術作為學習工具和方法滲透到語文教學中。本文對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做了一些初步探索。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教學;整合嘗試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主要是以信息技術為介質,以教育理論為指導,根據語文教學規(guī)律再進行語文教學的改革。這樣不僅可以在教學過程中能讓學生學習和使用計算機,還能將教學內容呈現不同的教學模式。讓信息技術成為學生真正認可的教學和探學的學習工具,逐步培養(yǎng)學生信息意識,以及不斷提高他們的主動學習、探索知識的能力,也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有了信息技術,學生不論是在溫習功課還是在課后練習中,如果遇到任何難題就可以隨時利用信息技術查閱資料,翻看書籍,盡快找到解決方案。也不用像以前一樣遇到難題都做好標記,等下次上課時咨詢老師,這樣不僅省去了學生的等待時間也省去了教師的課堂時間。所以,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整合確實給課堂教學帶來很大的益處。具體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注入活力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無論做任何事情,都要先有興趣,一旦有了興趣,萬事就成功了一半。學生的任何思維活動都是建立在興趣和情感基礎上的。所以說,要想讓學生進行自主式的學習,首先就要喚起他們的學習興趣,把他們帶到學習的境界當中。小學語文的課本提供的只是一些簡單的畫面,對于學生來說并不那么生動有趣,很難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但是在信息技術的參與下就截然不同。在信息技術的展示下,可以出現生動有趣的動畫和一些精彩的小視頻。在學生面前展現的是栩栩如生的畫面,無論是從視覺上還是聽覺上都能給學生帶來巨大的沖擊性。信息技術教學不僅能讓學生對知識理解透徹,還能加強學生的記憶和理解能力。更能啟發(fā)學生對知識進行分析、總結,增強發(fā)散思維能力。也給我們課堂教學帶來了無限生機和活力。也把學生的興趣激發(fā)了出來。
在語文教學中,合理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不僅能夠很快讓學生突破重點和難點,還可以讓學生產生探索的欲望,從而使他們輕松自如地參與到學習中,體驗學習的興趣。
二、拓展視野,增長知識
小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見識都比較少,尤其是對教學內容涉及的一些事物和現象都無法看到。隨著網絡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和不斷普及,給教師和學生帶來了很大的學習資源。而且信息技術的發(fā)展讓學生不再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師生可以隨時隨地地查閱學習資料和翻閱想讀的書籍。學生在學習某一篇課文時,如果遇到不懂的知識可以在網上進行資料搜索和解析,他們通過在網上的解答再進行小組內的討論。這樣不僅可以獲得大量的知識信息,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通過網絡渠道的學習不僅拓展了視野,也增長了見識。
三、啟迪思維,利于創(chuàng)新
傳統(tǒng)的課堂教學是以教師為中心的“傳授式教學”。從頭到尾都是教師一人在講,學生只是機械地聽,采用的教學方式都是“填鴨式”教學。這樣的課堂氣氛不免讓學生感到沉悶、乏味無趣。久而久之學生就會出現厭學的現象。隨著網絡技術和語文教學的整 合,徹底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現代信息技術是集視頻、動畫、音樂為一體的。在引起學生興趣、創(chuàng)造多種有效教學模式和創(chuàng)設 情境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作為輔助教學手段,省去了教師板書的時間,信息技術的課程圖文并茂更能給學生營造一個五彩繽紛、生動有趣的課堂。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還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
四、突破難點,抓住重點
學生在學習不同章節(jié)的時候都會遇到重點和難點。那么作為教師應該怎樣引導學生去攻破重點和難點呢?這就需要教師巧妙地利用信息技術。計算機技術引進課堂可以將所學的內容進行動態(tài)的演示。不再像傳統(tǒng)的教學只是通過教師的板書來展示。動態(tài)演示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加強了學生的理解能力和消化知識的速度。這樣教師來講解重點和難點的時候就容易了很多。另外教師在遇到重點和難點的時候,可以將這些內容制作成幻燈片,根據課堂所講和學生互相討論的結果,教師歸納總結使用幻燈片,這樣更有利于學生加強記憶,并能徹底地攻破重點和難點,也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打下良好的基礎。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的教學整合確實給教學帶來了很大的優(yōu)勢。不僅拓展了教學內容、豐富了教學手段,也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這種有效整合,不僅體現了資源的共享、更能滿足不同學習中的需求,對優(yōu)化語文課堂教學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王玉芬.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整合[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2(2).
[2]白立霞.信息技術與語文教學整合[J]. 文學教育,2011(11).
[3]彭玉敏.信息技術讓語文教學更具魅力[J]. 學周刊,2012(2).
[4] 鐘啟泉.我們的中小學生需要怎樣的語文素養(yǎng)[J].課程·教材·教法,2002(4).
[5] 李景陽.語文教學論[M]. 西安:陜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3.
[6]王富仁.情感培養(yǎng):語文教育的核心——兼談“大語文” 與“小語文”的區(qū)別[J].語文建設,2002(5).
[7] 饒杰騰.語文學科教育學[M]. 北京: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00.
[8] 鐘啟泉.我們的中小學生需要怎樣的語文素養(yǎng)[J]. 課程·教材·教法,2002(4).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