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語文具有極高的應用價值,在學生的終身成長和進步中發(fā)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新課程中對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從初中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現(xiàn)狀出發(fā),詳細探討了新課程下培養(yǎng)初中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方法。
【關鍵詞】語文應用能力;初中語文教學;新課程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一、初中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現(xiàn)狀分析
語文應用能力主要指的是學生的聽和理解能力、口頭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簡言之就是聽、說、讀、寫方面的能力。語文應用能力對學生的學習、工作乃至終身發(fā)展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初中語文教學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表現(xiàn)出功利性較強的特點,教師注重分析講解文本內(nèi)容,忽視對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加之各類考試和練習也占據(jù)了教師和學生的大部分時間,初中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普遍不高。具體表現(xiàn)有,學生缺乏邊聽邊想的鍛煉,在課堂上不能快速集中注意力,準確聽出老師要表達的深意;語言表達能力不足,詞不達意、啰唆重復、邏輯混亂。在閱讀方面,學生的閱讀面較窄,且缺乏良好的概括能力;在書面表達方面,空洞無物、無話可說、流水賬似的作文現(xiàn)象較為普遍,學生的書寫不合規(guī)范,錯別字多,詞句不通順,語言表意不明確。新課程中對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教學的模式及方法仍較為單一陳舊,教師在講授時慣用一次性灌輸?shù)姆绞剑鲆暳藢W生個體的發(fā)展及語文應用能力的培養(yǎng),這是導致當前初中學生語文應用能力不高的重要原因。
二、新課程下培養(yǎng)初中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方法
(一)對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
聽說能力是初中語文應用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們通過“聽”獲取信息,并借由“說”傳達信息,從而實現(xiàn)有效交際。由于語言本身是稍縱即逝的,因而需要人們快速地接收、儲存、分析并輸出信息,從而實現(xiàn)有效交流,初中語文教師應有意識地強化聽說訓練,以此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理解力和表達力,促進學生的智力和思維發(fā)展。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需要及聽說基本知識,安排相應的聽說訓練。例如指導學生復述課文、課堂聽講、回答問題,或是敘事某一具體事件、講述故事、說明事物、發(fā)表議論,或者是發(fā)表演講、致辭,等等。在初中語文教材中,不乏諸多此類關于聽說知識的訓練點,教師可以此為據(jù),循序漸進、針對性地開展聽說訓練,同時給學生傳授基本的聽說知識、形式和技巧,指導學生有效運用聽說知識、形式和技巧去提升聽說能力。另一方面,在講讀課中,教師可事先精心設計,通過巧妙設問、師生問答、錄音聽寫、朗讀背誦、口述討論、啟發(fā)思考等形式有意識地開展聽說訓練,不同課文內(nèi)容各有側(cè)重,每課一練,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聽說熱情及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應用能力。此外,教師還可組織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諸如朗讀比賽、演講比賽、辯論會、故事表演、課本劇表演、新聞發(fā)布會、小記者現(xiàn)場采訪等,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初中學生練習聽說的熱情,拓展聽說訓練的深度和廣度,提高聽說訓練的成效。
(二)對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
閱讀是學生汲取知識、提升認識、豐富情感、發(fā)展思維的重要渠道,也是學生進行書面表達的有效前提,針對當前初中學生閱讀面窄、概括能力不佳等問題,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從幾個方面著手,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一是有效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結(jié)合教學內(nèi)容及學生實際,為學生推薦適合學生的課外讀物,例如學習《賣火柴的小女孩》,可推薦《安徒生童話》;學習了《孔乙己》,可推薦《阿Q正傳》。通過與課文相關的延伸式閱讀,不僅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鞏固課文知識,而且大大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及語文素養(yǎng),提高學生的發(fā)散思維能力。二是加強閱讀指導,傳授閱讀方法,從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閱讀的能力。閱讀的方法可分為速讀、跳讀、略讀、精讀等,不同的方法對閱讀的要求也各有側(cè)重,通過速讀能獲取盡可能多的信息,跳讀、略讀則是在節(jié)約時間的基礎上,僅讀自己需要的信息,以及關鍵段、重點句,精讀則要進行逐字逐句、由表及里地閱讀,同時做好圈點、批注、勾畫等,以提升閱讀的深度,理解文章精髓。三是尊重學生個體,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在閱讀中思考、發(fā)現(xiàn)、感悟、獲得成長。通過初步閱讀,感知文章整體,再次閱讀,提出問題,啟發(fā)思維,并根據(jù)問題進行重點研讀,以解決問題,最后再回顧閱讀,升華情感,領悟思想,獲得語感及審美。
(三)對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
新課程倡導初中學生運用自己的感官來感知豐富多彩的生活,寫出思想健康、個性化的創(chuàng)新文章,而書面表達能力屬于綜合運用語言的范疇,是考查學生語文應用能力的重要方面。書面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持之以恒地開展。首先,重視語文基本功的訓練,指導學生在書寫的過程中做到工整規(guī)范,養(yǎng)成認真、嚴謹、整潔、仔細的習慣,并在平時多做組詞成句、遣詞造句、組句成段的相關練習,以提高學生的書面表達基本功,為寫作奠定基礎。其次,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認識教材,分析典型文章,開展模仿性寫作訓練,鼓勵學生模仿范文的精巧構思,從模仿開始,設計寫作框架,講述現(xiàn)實生活的情與趣,不斷開啟創(chuàng)造性思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書面表達能力。再次,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jù)不同層次的學生有針對性地開展練習,允許學生選擇自己喜愛的方式進行書面表達,積極引導走進生活、認識生活、感受生活,并充分聯(lián)想和想象,有效表達出自己的心聲、獨特的見解和情感。
作者簡介:梁瑛,女,1971 年生,云南蒙自人,本科學歷,中學高級教師,主要研究方向:初中語文教學。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