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麗紅
(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東明中學,內蒙古 通遼)
國家是我們生活的家園,是我們無時無刻都需要熱愛和捍衛(wèi)的地方。熱愛國家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在學生的成長過程當中,我們也應該時刻給學生灌輸這一思想,那么在音樂課堂中我們應該如何灌輸呢?
曾經(jīng),我們的國家經(jīng)受過許多苦難。在戰(zhàn)火硝煙中涌現(xiàn)出了許多旋律優(yōu)美的歌曲,這些歌曲慷慨激昂,讓人聽后斗志昂揚,在那一段困難的時期鼓舞著我們奮勇前進。其實每一段歌曲的誕生都有一定的故事背景,詞曲作者在經(jīng)歷特定的歷史環(huán)境之后,身臨其境,有感而發(fā),然后才會迸發(fā)出那激昂的旋律。所以,在音樂課程當中,我們可以多選擇一些具有愛國主義情懷的歌曲,可以選擇一些能讓人產(chǎn)生民族自豪感的歌曲來給學生講解。當學生聽過老師的講解之后也會產(chǎn)生激動和自豪的情緒。這時,老師要趁熱打鐵,給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灌輸。例如,《義勇軍進行曲》,我們可以給學生講解這首歌曲的歷史,它最開始是電影《風云兒女》的主題曲,隨后,這首歌被傳唱,1949年9月27日,在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決議,在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歌未正式制定前,以《義勇軍進行曲》為國歌。2004年3月,第十屆全國人民華表大會第二次會議通過《憲法(修正案)》規(guī)定:《義勇軍進行曲》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以法律的形式確立。這首歌曲產(chǎn)生于戰(zhàn)爭年代。在當時,極大地鼓舞了全國群眾,在社會中有著強烈的反響,為我們的前進指明了方向。當學生聽到這樣的講解之時一定會聯(lián)想到那個戰(zhàn)火紛飛的年代,再對比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就會得知現(xiàn)在的生活來之不易,這時他們就會感謝祖國、熱愛祖國。
我們中國有著非常豐富的音樂文化,自古以來,我們就形成了宮、商、角、徵、羽五種調式。古代留下來的典籍都記錄著中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利用古詞寫新曲的歌曲《水調歌頭》也有很多。教師在上音樂課時,可以挑選一些這樣的歌曲來給學生展示。在教習歌曲的同時,告訴學生我們有非常豐富的古代音樂文化。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音樂典籍非常之多,告訴學生,我們國家、我們中華民族是多么的偉大。
中國地大物博,幅員遼闊,每個地方的風土人情都不一樣,每個地方產(chǎn)生的原著音樂也不盡相同,像江蘇地區(qū)的《茉莉花》,旋律優(yōu)美,曲調豐富,廣為傳唱。東北地區(qū)的二人轉,蒙古族的呼麥等,可以讓學生感到中國的地方音樂具有非常深厚的底蘊,我們常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這就是最好的詮釋。當我們把每個地區(qū)的特色音樂在課堂中逐一給學生展現(xiàn)出來時,學生的愛國情懷一定會油然而生。
我們國家不僅擁有非常優(yōu)秀的古代音樂文化,現(xiàn)代的很多流行歌曲也都滲透著豐富的愛國情懷。并且,初中生是非常喜歡追趕潮流的,因此,從這個方向入手,會讓學生更加容易接受,也更加愿意接受。例如,孫楠演唱的《紅旗飄飄》,歌詞中有:“五星紅旗,你是我的驕傲,五星紅旗,我為你自豪,為你歡呼,我為你祝福,你的名字比我生命都重要?!边@首歌詞,譜寫得慷慨激昂,讀起來就讓人感到熱血沸騰,節(jié)奏也非常歡快,非常鼓舞人心。還有屠洪剛演唱的《精忠報國》,整個歌詞都彰顯著中國的大國風采,我們可以多多教習這種歌曲,讓學生在唱的過程中體會大國情懷,而且歌詞朗朗上口,學生也容易學習。
愛國情懷的培養(yǎng)并非朝夕之功,我們在音樂課堂當中要盡心盡力地做。因為祖國只有一個,家只有一個。人民只有愛祖國、愛家,那么全社會才會展現(xiàn)出生龍活虎的氣象。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操,是我們教育的責任。其實不僅僅是音樂課,所有課程都應該給學生灌輸這種愛國思想,當學生的思想與國家的命運牢牢捆綁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國家的命運才真正掌握在自己的手中,我們的教育也才真正做到盡善盡美。而音樂教育也才真正做到了寓教于樂。我想,經(jīng)過我們這些一線教育工作者的不斷努力,一定可以完成這個宏大的目標,讓學生從音樂課堂起,去愛祖國、愛人民、愛家鄉(xiāng)、愛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