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中衛(wèi)市第一中學 李新春
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自2015年進入高考語文試卷,這一新的作文命題形式是在一般性材料作文的基礎上的創(chuàng)新,最大限度地避免了“話題作文是個筐,什么垃圾都能裝”的弊端,也克服了一般性材料作文易套作嫁接,易內(nèi)容空泛的不足,充分體現(xiàn)了“打假”“求真”的考察意圖,更有利于考察考生的思辨能力,提高作文的思維含金量,更有利于考察考生真實的寫作水平,充分體現(xiàn)了高考的公平原則。
如何把握這一新的作文命題,寫好任務驅動型作文,這是廣大高中語文教師以及高三同學最為關注的事情。筆者認為寫作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采用議論文體比較適宜,寫作時需要完成一個任務,把握三條原則,熟悉一種體式。
且看前幾年高考全國卷作文題目及要求,2015年全國新課標I卷作文題目所給材料“女兒舉報父親”,要求“對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2015年全國新課標Ⅱ作文題目材料“當代風采人物評選”,要求“這三人中,你認為誰更具風采?”;2016年全國新課標I卷作文題目漫畫“分數(shù)與獎懲”;2016年全國新課標Ⅱ卷作文題目材料“語文素養(yǎng)提升的三條途徑”,要求“請根據(jù)材料,從自己語文學習的體會出發(fā),比較上述三條途徑,闡述你的看法和理由”。這四個作文題目中有三個都明確提出了寫作的任務要求,即使是漫畫作文,其實也隱含著“你怎么看?”的意思。因此,寫作這類作文必須完成所給任務,即明確自己的看法,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切不可模棱兩可含糊其辭。
表明自己對事情的看法后,就要展開議論,論述為什么持這種看法。論述時必須把握“就事論事,就事說理,拓展深化”的原則。
“就事論事”中的“事”首先應該指的是題目材料所敘之事,而非其他事情。先要把這件事情的是非曲直講清楚說明白,然后才能論及其他事情。那種直接拋開題目所提供的材料另起爐灶的寫法,不被大多數(shù)老師認可。
“就事說理”中的“理”指材料中所蘊含的道理。這道理也許是一條,也許是幾條,但不管多少條,必須切合材料,不能牽強附會,更不能強詞奪理,它應該是由材料生發(fā)出的,而不是強硬地粘貼上去的。這“理”,體現(xiàn)寫作者對事物的認知水平和分析能力,體現(xiàn)寫作者的三觀,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拓展深化”的“拓展”指通過相似聯(lián)想或相反聯(lián)想由此及彼拓展寫作的范圍,橫向思維,展示思維的寬度;“深化”指對主題思想的挖掘或升華,縱向思維,展示思維的深度。
落實這三條原則不是分步驟進行,而是同步實現(xiàn)。
寫一般性的材料作文,“引—析—提—聯(lián)—結”五步走的體式最為適合,它最勻稱、均衡,思維嚴密,也易于學生掌握。但寫作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須對這種體式進行改造,否則文章結構就會過于繁復。筆者認為可演變?yōu)椤耙怼h—結”四個環(huán)節(jié)。
“引”即轉述題目所給材料?!按状蚰膬核幔}打哪兒咸”,寫作緣起需要交待。這樣的開頭比較自然,易于操作,便于展開下文。轉述必須高度概括,抓住要害,為下一環(huán)節(jié)“表”做好鋪墊;切忌原文照搬湊字數(shù),否則就會顯得拖沓冗長。
“表”即表明對材料事件的態(tài)度和看法,完成任務。態(tài)度看法一定要明確,切不可模棱兩可含糊其辭,單刀直入遠勝隱晦曲折。
“議”即展開議論,是對所持態(tài)度看法的支撐,是文章的主體部分。就事論事,可從不同角度分析材料,運用橫向思維展開聯(lián)想就事說理;也可從一個角度縱向挖掘出事情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就事說理。
“結”即收束文章。這一部分寫法靈活多樣,可以回扣材料,重申觀點,升華主題,語言表達盡量彰顯文采。
《說尺子》是廣大師生一致認可的一篇高分作文。這篇作文完成了題目所給任務;較好地體現(xiàn)了“就事論事,就事說理,拓展深化”的原則,“引”“議”“結”三個環(huán)節(jié)的處理非常成功。這種類型的作文難度相對較低,易于借鑒。教師指導起來有章可循,行之有效。
文章展開議論時舉了現(xiàn)實生活中的四個典型事例,每一事例之后得出一條結論。
“慣性,使我們的尺子變得富有彈性,卻無法丈量出愛的深遠”;“惰性,使我們的尺子帶了偏見,就再也無法凝聚眾人的力量”;“薄情,讓我們的尺子扭曲,冷了多少善良的心”;“冷漠,讓我們的尺子訇然寸斷,留下無盡的遺憾”。
這樣的議論立足當下社會現(xiàn)象,為澄清認識,解決問題而展開,具有極強的現(xiàn)實意義,具有很高的思維含金量,絕非那些古今中外旁征博引為文而寫的華而不實的作文所能比。
盡管寫作是創(chuàng)造性的活動,提倡百花齊放,鼓勵創(chuàng)新,反對固定的套路模式,但考場之上只有少數(shù)優(yōu)秀者能夠精心構思、巧妙布局,很多考生幾乎是條件反射式的習慣性寫作,如果沒有練就一定的招數(shù),很難完成一篇體現(xiàn)自己最佳水平的作文。解決問題的關鍵還在教師平時的寫作指導,空泛地談寫作理論效果甚微,多頭堵截又容易挫傷同學們寫作文的信心,所以很有必要引導同學們掌握一種簡便易行的寫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