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淮安市徐楊中學 陸仁云
所謂的讓學引思就是要體現學生的思維主動性,教師發(fā)揮自身的引導性作用,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效率,使學生的思維活動與課堂知識的傳授進度相一致,進行針對性的引導,并使學生進行嚴謹的思考和探討,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真正將“讓學引思”這一教學目標落實到實踐中,使學生明確英語知識學習的重要性,讓他們的思維動起來,從而激發(fā)他們學習的主動性。
初中英語教學改革已經成為必然趨勢,在此過程中,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引導學生融入到課堂氛圍之中,學會主動發(fā)現問題。比如,英語文章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就應對文本的內容初步了解,總結其中存在的問題,并對問題進行歸類,主動吸取教訓,可以從語法或是詞匯教學等許多層面,總結問題,基于不能理解的知識點進行重點分析和探討,借此引導學生從中明確文章中的主題思想和深層含義,使得學習活動在課堂中發(fā)揮作用。
譬如:在學習home這個單詞的時候,學生感覺是一團迷霧,不知home到底做什么詞性來使用的,如:M y home isa beautiful place;這個句子中home就是作為名詞來使用的,而下面的句子let’s go home together!這個句子中home就是一個副詞,這一過程中,可以通過學生相互討論,找出問題兩個句子的區(qū)別,最后教師總結出規(guī)律,home前不使用任何修飾語則做副詞使用,而home前有修飾語則是作為名詞使用。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通過學生之間的互動,可以發(fā)現問題之所在,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做到引導和點評總結,做好教學內容以及結構的設計工作,構建開放性課堂。
英語是一門語言交流的工具,學習英語主要是為了在實際生活中與人交流,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強化學生語言表達能力,最終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白寣W”理念也體現在學生理解語言知識點這一層面,使得學生對知識全面認知,從而有效地掌握知識。
例如,英語考試中常出現同義句轉化這樣的試題,這就是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句式表達方式應用能力的測試,這對于學生能力要求較高,要求學生要完成大量習題并且在掌握語法知識基礎上方能做到游刃有余。如,She got to china in 1980,同義句是She reached china in 1980,還有一種句式就是用現在完成時來表述到達中國多少年的表述方式。句型應用這部分知識的教學環(huán)節(jié),教師可在強化實踐訓練的基礎上,從感性層面調動學生參與訓練的積極性,充分感悟并體會句型的具體含義,最終學生可靈活運用不同的句型。
所謂的“引思”指的就是引導學生探討和分析,掌握文中潛在的知識點,強化學生的理解深度,拓展知識的廣度。英語的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一直是學生老大難的問題,在此過程中,引思的過程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在此過程中應該體現教師的絕對的主導作用,例如,針對英語閱讀訓練“引思”就是要加強學生對于文章內容的理解,將具有一定關聯的主題語句吸收和牢記,借助“引思”的方式,強化對于閱讀知識的掌握,教師在此過程中,運用科學的引導方式,主要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
1.“引思”教學理念并非要求教師講,學生聽并且思考,思考短文的語境和一些關鍵詞的提示,從而高效地把握文章的主旨,比如趕6:00火車的閱讀理解,文章的邏輯思維就是主人公要趕火車,選擇的賓館肯定是選在火車站附近,而且起床的時間必須是在六點之前等,這樣的文章重點是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和英語思維,在此過程中,還可間接地提高學生應用英語的能力,高效地利用英語語言知識。
2.結合文章中的內容和要求,提出切合實際的問題,在學生對閱讀內容閱讀的環(huán)節(jié),深入到他們的頭腦中,不斷地思考和分析,使學生對于閱讀內容的理解和掌握得到相應的升華,這一“引思”方式,可以起到開闊思維的效果,與此同時,使學生學會運用語言知識獨立進行寫作訓練。
英語閱讀理解部分知識所涉及的語法以及詞匯量較多,這就致使許多學生面對這些知識時一頭霧水。此時,教師可體現自身的智慧,運用情景創(chuàng)設的方式,進行智慧的“引思”。例如,針對閱讀訓練“Sau Paulo Fire”,這是一篇有關于火災的英語閱讀,教師在教授學生相關知識的同時,也要將火災防范的知識滲透到學生的頭腦中,而后安排兩名或是幾名同學設置相關的問題,而后由其他同學進行解答,可通過肢體動作的表達形式予以回答,這樣的教學方式,對于學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文章中的知識具有促進作用,還能有效地增強學生的記憶力,訓練學生的思維力。
綜上所述,在“讓學引思”的教學環(huán)境下,初中英語教師在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應當合理的、妥善的處理“讓學”和“引思”兩者之間的關系,結合英語教材中的教學需求,參照教學目標,對教材中的內容予以消化,并引導學生理解知識,激發(fā)他們的學習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