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烏魯木齊市盲人學校 新疆烏魯木齊 830001)
這個信息轟炸的時代,計算機學科飛速發(fā)展,教師也被各種各樣的技術所吸引,所謂的競爭也不僅僅是教學質量的好壞,而與教師所掌握技術的多少密切相關。為了追求業(yè)績,讓學生在競爭中一馬當先,學校也會用盡各種辦法,努力追上別人的腳步,不關注教學的質量,因此在這個過程中,過度的激進帶來的后果必定會暴露出來。
教師是一個智慧的團體,他們有一定的知識沉淀,具有很快接受信息、理解信息的能力,當面對新技術帶來的挑戰(zhàn)時,他們能快速的接受,但學生則不同,對學生而言,知識儲備不足,雖然也接受了幾年教育,但是沒有在生活中經(jīng)歷風吹雨打,當接觸到有技術含量的新生事物時,很難接受,會覺得荊棘載途,經(jīng)過幾年之后,日積月累,他們會跟不上社會的腳步。
發(fā)生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不可否認,教師并沒有被這個浮躁的社會物化,他們還是兢兢業(yè)業(yè),認真準備自己的每一節(jié)課,希望自己講課生動,淺顯易懂,能帶給學生更大的啟發(fā)。但是幾乎每一個課程都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入門時就似懂非懂,動手實踐更是不行。比如在講解C++這個編程語言時,這是一個作為信息學院的學生必備的基礎知識,老師在講課時一定會反復講授,而大學生都有一定的數(shù)學基礎,但仍弄不懂計算機語言中的數(shù)據(jù)類型,即使入了門,也是只能進行一些機械的操作。這篇文章就是想通過盲人摸象這個故事給教學帶來一些新的思維方式。
所謂盲人摸象,說的是當幾個盲人同時摸一頭大象時,得到的結論卻不盡相同。有的盲人摸到身子便說大象像一堵墻,有的摸到腿便說大象像一根柱子。這就是盲人摸象的故事,小學課程上就有,但是學過是真的,你真正理解嗎,這篇文章便是從另一個視角去理解的。那么大象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這些盲人都說錯了嗎?并沒有。在這個物質的社會,真誠顯得尤為可貴,對于第一個摸象的人,他感受到的就是大象像一堵墻,雖然別人都不承認,但他能說出來,便是真誠,因為大象對他來說就是一堵墻。然而我們這些視線清楚的人看到的大象就是完整真實的嗎?每一個細節(jié)我們都能觀察到嗎?并不是,我們可能只是在外型上比他們接近一些而已。
那些在他們的視線里是真的事物,在我們眼里卻是錯的。那我們看到的這些東西呢,是不是在另一個領域也是錯的呢。現(xiàn)在我們不在這個奇怪的圈子里繼續(xù)爭論,回歸事件本身,用認識的角度回顧一下。也就是說,每一個人都有自己觀察世界的角度,我們對世間的一切給出一個結論時都是有一定依據(jù)的,不能糾結這個觀點的對錯。
現(xiàn)在運用上面對盲人摸象的新解釋,回到前面糾結的問題。還是說數(shù)據(jù)類型,老師們在講授時是以計算機的觀點,因為已經(jīng)有了一些數(shù)學基礎,那么把數(shù)據(jù)類型和數(shù)學相結合,對于教師而言,理解便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是對學生卻不一樣,因為所謂的計算機的入門,就是像機器來學習他的思維方式,把人腦中的思維變成可以編程的語言,這件事情是需要日積月累的,在沒有一定的知識儲備的支持下,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始終抓不住關鍵,那么學生就會一直處在跟計算機思維作斗爭的階段,進而覺得學習計算機編程乏味無聊,失去了興趣。
那么下面就來研究一下教與學中的差距產(chǎn)生的原因,先從教材的角度分析,每一本教材的編寫都需要有經(jīng)驗的作者千錘百煉,在編寫教材時,作者的出發(fā)點都是怎樣讓學生獲取更好的獲取知識,把那些晦澀難懂的知識點變得淺顯易懂,于是那些知識的本質來源都被刪掉了,留下的都是經(jīng)過仔細斟酌之后的結果。他們是從編寫教程的角度出發(fā)的,因此是一個正確的做法。那么再者就是教授,教師是在數(shù)據(jù)類型的概念已經(jīng)存在了的基礎上講授的,講授的內(nèi)容就是如何使用。那么如果他在講授的時候可以回憶一下當時自己學這個概念使得心路歷程,在教授學生,從自己的角度出發(fā),那么教學的效果可能就事倍功半了。所以,把這些問題的答案按照盲人摸象的思維去思考。對于計算機,他想要表達的信息都是用1和0來表示的,面對突如其來的二進制流我們怎樣理解呢?其實關鍵就在于理解視角,就像是大象,他就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物,理解視角不同,我們得到的結果便不同。
由此我們便可以得到,對一件事物的認識程度是由所處的觀察視角決定的,不同的視角觀察到的方面不同。學會從實際的效果作為觀察點,就像對盲人摸象的新釋義一樣,他跟原來的計算機教學思維完全不同,這種思維的轉換是需要一定時間的,一旦這種思想被徹底接受,將帶來巨大的效果。
教課的過程是一個完整的體系,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每一位老師都是從某一個環(huán)節(jié)入手,先了解學生基本的掌握情況,然后根據(jù)教學目標著中對某一部分重點講解,盡力讓學生理解每一步講授的內(nèi)容,為后邊所學的內(nèi)容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到最后就會發(fā)現(xiàn),結果并不如所想的那樣,因為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沒有找到一個正確的切入點。就像老師教授計算機編程語言時,學生對一些基礎的概念掌握的都不清楚,即使后邊在反復強調,也是徒勞。最后學生只能記住一些最表面的內(nèi)容,并不理解。所以教師在教授時要學著站在學生的角度上,想象著當時自己最初接觸這些概念時的心情,從最基本的方面入手,積極的轉換思維,方能達到很好的效果。
這篇文章就是根據(jù)簡單的盲人摸象的故事,從另一個方面理解其含義,引導教師積極轉變教學思維,通過一個新的思維模式來研究計算機的教學中一直存在的一些問題,而且經(jīng)過實踐教學可以知道,這種教學對幫助學生轉變思維方式效果明顯。
[1]呂鳳翥.C++語言基礎教程[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7年02版.
[2]張晨曦,王志英,張春元等.計算機體系結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