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齊燕
(甘肅省金昌市金川總校第二高級中學,甘肅 金昌)
高中數學教學中存在著許多問題,比如學生基礎知識技能參差不齊,與實際生活聯系不足和應用能力薄弱;常規(guī)問題的解決技能和創(chuàng)新自主思考能力的水平產生較大的失衡;局部問題理解相對于整體上的知識理解能力前者較強而后者較弱;學生容易忽視自身綜合素質的發(fā)展而單純的以提高成績?yōu)槟康膩韺W習等。這些問題的出現使學生成績易出現“兩極分化”的現象。本文就這些問題提出支架式教學,對高中數學函數教學有一定程度上的借鑒意義。相信支架式教學既能體現新課程改革下的理念、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又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教師的教學質量。
在高中數學函數課程中,支架式教學是一種以建構主義理論為基礎的教學方法,是一種以建構知識來引導方法的教學模式,是一種支架的搭建與撤銷不斷循環(huán)的教學模式。支架式教學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獨立思考、合作學習、評價與溝通四個階段來完成支架式教學,這四個階段就像腳手架上的一級級階梯,必須一步一步地往上走才能走得又穩(wěn)又快。支架式教學根據建構理論的邏輯層面知識和貼近學生學習情況來架構,創(chuàng)設有趣直觀又富有知識性的情境來化解函數的抽象性,以此來提高高中函數教學的學習效率和質量。
顧名思義,支架式教學就是通過搭建和撤銷支架,把課堂的主角逐步從教師轉向學生。所謂支架,可以比喻為一個搭“腳手架”的過程,一級一級的階梯逐步登頂,這一級一級的階梯就是創(chuàng)設情境、獨自思考、合作學習、評價與溝通這四個階段。教師在搭建支架的過程中,需要結合高中數學新課程標準的教學目標,結合高中數學的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來構建支架,構建合理的支架在表現形式上可以分為案例、問題、流程和圖表等形式??偠灾處熢诖罱ㄖЪ艿臅r候需要緊密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教學目標和學科特點來構造。下文就從人教a版高中數學“函數的單調性”一節(jié)來進行支架式教學的案例分析。
創(chuàng)設情境實際上是教師按照教學目標和內容、學科特點和學生實際情況,設置一定的情境引入學習內容,把學生帶入充滿疑問的知識海洋中,讓學生積極思考問題,如“函數的單調性”一課中,教師可以利用函數的性質來創(chuàng)設情境,利用多媒體設備和PPT來畫出函數曲線,結合函數圖象讓學生認識函數特征,引入函數單調性的概念,讓學生自主思考此函數是單調遞增還是單調遞減等,進而讓學生發(fā)現函數的最高點、最低點,為以后的教學做準備。這樣的教學有效地利用了多媒體圖像的直觀性來解決書本中晦澀的專業(yè)名詞的理解問題,之前學的函數性質就成為本節(jié)課“函數的單調性”學習的完美支架。
在創(chuàng)設“函數的單調性”一課的問題時,首先讓學生充分了解PPT中所展示的函數圖象f(x)=-x2,用定義和圖象法綜合分析這個函數的單調性。接著拋出難度增加的函數在正極的單調性之后擴展成的單調性證明。這樣由簡入繁的教學方法,設計前一個問題來為后一個問題做鋪墊的學習模式,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獨自思考的能力,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第一個簡單函數的單調性后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后一個函數的單調性如何證明。
隨著教師的指導時間慢慢減少,課堂上的大部分時間就留給了學生,教師在講解完第一個函數單調性問題后,這段時間就是學生合作學習的時間了。根據支架式教學理論,課堂的主角應該逐漸從教師轉向學生。教學目的也是讓學生今后能獨立思考完成任務,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可以借鑒他人的思維模式,思考不同的思考方式為解題帶來怎樣的效率。從而讓學生減少對教師的依賴。
本文探究的支架式教學是現代數學教學模式和傳統數學教學模式之間的溝通橋梁,是高中數學教育的支架,如何更快更高效地利用這個橋梁來提高教學質量。傳統教學中也包含了許多支架式教學的典范,這是高中函數數學運用支架式教學的基礎。讓支架式教學成為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信訪室,通過函數教學案例結合支架式教學的過程,引發(fā)高中數學變革的熱潮,完成高中數學教學的整體變革。這些都需要教師不斷結合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去勇于探索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