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遵義市余慶中學 貴州遵義 564400)
詩歌教學能夠使高中語文的人文特征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但是從目前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師主導的課堂,很難使學生深入的感悟詩歌的內(nèi)容,使學生的想象空間與分析能力受到了極大的制約。過于機械化的教學模式,對高中語文教師詩歌教學水平也有極大的阻礙。文中結(jié)合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現(xiàn)狀,根據(jù)新課標的要求對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有效策略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高中語文教師在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引導學生進行詩歌的朗讀,在詩歌朗讀的過程中,應當具備一定的氣氛與感情,使無聲的文字變得更加的生動。高中語文詩歌朗讀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個體朗讀、集體朗讀以及配樂朗讀,還包括品讀、精讀與泛讀。在進行詩歌品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與詩人進行心與心的交流,與作者進行情感溝通,把握詩歌中隱藏的真理,感受詩歌的魅力。筆者在進行《蜀道難》的教學過程中,主要通過三個環(huán)節(jié)來引導學生朗讀。其一,朗讀入詩。筆者通過錄音以及f l ash動畫的形式,結(jié)合聽覺與視覺,在課堂當中構(gòu)建詩歌的良好意向,使無聲的文字變得更加的具象化與生動化,使學生深入的感悟詩歌的內(nèi)涵。在學生朗讀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在語調(diào)、節(jié)奏等方面進行指導。在這一階段,筆者引導學生找出詩歌當中的重點語句,把握詩歌整體的總剛領(lǐng)。其二,朗讀入情。教師應當在高中語文課堂上鼓勵學生自由的進行詩歌朗讀,體悟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并且與詩歌中的字詞語句相結(jié)合。學生在這一階段能夠?qū)υ姼钃碛凶约邯毺氐母形?。其三,品讀入韻味。通常以小組的形式來進行,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合作學習,摘取詩歌中的兩到三句話進行討論與朗讀,鼓勵學生積極踴躍的發(fā)言。在進行這一環(huán)節(jié)中,學生能夠使自身的朗讀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要通過由淺入深的方式來進行《蜀道難》的朗讀,這樣不但能夠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參與感,而且能夠使詩歌教學的有效率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新課改要求教師應當將學生當做課堂教學的主體。在進行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對學生的學習需求與差異性予以高度的關(guān)注,提升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當中學習詩歌。但是詩歌教學也不能過分自主,否則就會使學生的想象力不著邊際,歪曲了詩歌當中表達的真實含義,很難實現(xiàn)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真正目的。因此,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通過設(shè)問的方式引導學生去品讀詩歌。
教師在設(shè)問的過程中應當站在提升學生學習熱情的角度來進行。在《念奴嬌·赤壁懷古》這篇詩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這樣提問:誰在笑?笑的是誰?在哪里笑?為什么笑?到底是怎樣的笑?教師在提問的過程中,應當緊扣細節(jié)。在學習《大堰河!我的保姆》這篇詩歌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這樣的問題:為什么作者看到了雪想起了大堰河?為什么呈現(xiàn)給你的是黃土下的紫色靈魂?教師應當鼓勵學生大膽質(zhì)疑,與教師進行深入的交流探討?!队晗铩樊斨袨槭裁炊∠慊ㄒ粯拥墓媚镲h過,而不是走過呢?《再別康橋》這首詩歌為什么是輕輕的走呢?教師應當精心的進行問題的設(shè)置,使學生能夠?qū)W有所得、學有所思。
新課標要求高中語文教師應當善用教材這種教學工具。因此,在高中語文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充分的開發(fā)課程資源,拓展語文知識的應用領(lǐng)域,對詩歌知識進行拓展遷移,也就是對學生的詩歌創(chuàng)作予以高度重視。部分高中教師認為鼓勵學生寫詩會導致學生寫大量的愛情詩。筆者認為這種擔心是多余的,因為高中語文教材當中有大量描繪美好愛情的詩歌。教師應當對學生的情感進行積極的引導,培養(yǎng)學生正確的愛情觀。教師應當將詩歌寫作技巧傳授給學生,包括詩歌的情感表達、意向等。詩歌的創(chuàng)作形式多種多樣,包括改寫、仿寫、自由創(chuàng)作等。比如作家瓊瑤借鑒《蒹葭》創(chuàng)作出了“在水一方”的歌詞。在進行《詩經(jīng)·子衿》這首詩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這首詩歌改編成一首歌詞。由于這種改編方式開放性較大,學生改編的歌詞充滿了個性化的色彩與情趣:“我難以抑制自己的內(nèi)心,腦海中滿是你蒼青色的衣襟”,“你青色的衣襟撫亂了我躁動不安的心”,“那揮之不去的青色衣領(lǐng),總在我的心間徘徊”。學生在詩歌改編的過程中,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入的體會詩歌的魅力,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詩歌的鑒賞水平,并且能夠使學生的創(chuàng)作能力得到極大的改善,保證學生在高中語文詩歌學習的過程中逐漸具備實踐操作能力、協(xié)作探究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能力。這樣也能夠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愛情觀念,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在詩歌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當樹立以教材為中心的態(tài)度,應當積極的與學生交流合作,深入的解讀詩歌的內(nèi)容,拓寬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詩歌的學習水平。
總而言之,想要使高中詩歌教學效率得到有效的改善,高中語文教師應當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將課堂教學時間交還給學生,構(gòu)建生動精彩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鍛煉學生詩歌的敏感神經(jīng),引導學生體會到詩歌的美好。這樣不但能夠使高中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并且能夠使學生更加的熱愛生活,在精神層面上得到更大的提升。
[1]王文韜.新課改背景下高中語文詩歌審美性教學[J].學園,2017(35):82-83.
[2]游秀玲.文本細讀在高中語文現(xiàn)代詩歌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語文,2017(12):35-36.
[3]狄卓,陳樹生.高中語文古代詩歌教學中的審美教育[J].語文學刊,2016(0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