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江陰市周莊實驗小學(214400)
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不僅可以有效保證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的數(shù)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對此,教師應結(jié)合教學實際情況,把握好教學中的關鍵點,有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
開放性的教學環(huán)境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具有積極作用,教師在教學中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促使學生從多個角度進行思考,引導學生進行交流和溝通。
例如,教學“混合運算”時,為了創(chuàng)造開放式的教學環(huán)境,教師在上課前就布置了相關的任務,讓學生帶著教師布置的任務預習課本上的知識。在課堂上,教師提問:“每一輛自行車有2個輪子,每一輛三輪車有3個輪子,每一輛小汽車有4個輪子。請同學們根據(jù)我給出的條件提出問題,我將請部分同學上講臺展示你們的成果。”有學生提問:“2輛小汽車和2輛自行車,一共有幾個輪子?”問題一提出,其他學生就紛紛給出了答案,列出的計算式子有 2×4+2×2=12;(2+4)×2=12;4+4+2+2=12等。這時,教師可讓出題的學生當小老師,分析解法是否正確,并說明理由。
在開放式的課堂中,教師只需要扮演引導者和參與者的角色,控制好課堂教學的走向,通過鼓勵學生交流和溝通,積極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從而有效提升教學效果。
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在課堂教學中構建生動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情景中進行學習。這樣不僅利于學生快速掌握相應的知識,還可以使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使課堂教學效率有所提高。
例如,教學“元、角、分”時,由于學生在生活中已經(jīng)有了“元、角、分”的相關認識,故教師可設計在商店購買商品的情境:讓學生分別扮演顧客和售貨員,通過購買商品認識“元、角、分”。在學生進行角色扮演的過程中,教師提問:“購買3本練習本,一本練習本10角錢,一共需支付多少錢?”有的學生說3元,有的學生說30角。教師提問:“為什么會有兩種不同的答案?究竟哪一種是正確的?我們一起來學習‘元、角、分’,從中就可找到答案?!?/p>
教學情景的創(chuàng)設很好地將生活與學習聯(lián)系起來,學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學習輕松,學習興趣自然也會得到激發(fā),學生運用數(shù)學知識的能力也會有所提高。
把握教學的核心問題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教師對核心內(nèi)容進行分析和解讀,進行針對性設計,就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所學內(nèi)容。
例如,教學“多邊形面積”時,通過分析教學中的關鍵,可確定核心問題為平行四邊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三角形面積的計算公式、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以梯形面積計算公式為例,教師可以運用下列問題引導學生學習。
(1)如果對上面的梯形進行分割,可以將梯形分割成哪些圖形?
(2)利用分割之后的梯形可以組成哪些圖形?
(3)組成的圖形和梯形之間有什么關系?
(4)如何推導出梯形的計算公式?
教師通過問題一步步引導學生探索和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核心問題,學生通過對梯形進行分割、組合、移動,推導出梯形面積的計算公式,快速掌握新知。
可見,教師有針對性地引導學生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來把握課堂教學的核心問題,對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有促進作用。這個過程不僅加深了學生對核心問題的理解,同時有效提高了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能力,在對核心問題的探究中,學生的數(shù)學綜合能力也同樣得到發(fā)展。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核心就是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可采取多種教學方法,有針對性地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促使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素養(yǎng),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