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臨沭縣臨沭街道中心小學(276700)
山東臨沭縣臨沭街道石門中學(276700) 糜相濤
自主性作文教學要求教師以學生的寫作為中心開展作文教學活動,教學中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讓學生無拘無束地把自己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寫出來,真正把學生作為作文的主人,讓學生在寫作中獲得樂趣,張揚自我,讓學生的個性之舟自由航行。
傳統(tǒng)的作文教學程序一般是:教師指導——學生作文——教師批改講評。這種教學程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壓抑了學生寫作的積極性,作文質量很難提高,寫出的文章幾乎都是一個樣,缺乏學生的個性表達。為此,在教學實踐中我試著打破常規(guī),采用先放膽讓學生自主寫作,然后討論指導,最后讓學生自主修改的做法。這樣做從教師的角度講,學生先自主寫作,真實地暴露了作文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為教師教學指導提供了各方面的信息,讓教師在講評與指導中能夠做到有的放矢。從學生角度講,先自主寫作,活躍思維,無拘無束,改變了過去不動腦筋一味模仿,跟著教師指定的條條框框轉的現象。使學生克服了依賴老師指導才能動手寫作的不良習慣,培養(yǎng)了獨立寫作的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從寫作的質量上看,由于沒有思想束縛,學生往往能寫出題材新、內容真、立意深的文章,改變了以往那種假、大、空的現象。比如以“__________,我為你點贊”為題,教師首先要引導學生打開記憶的閘門:想一想在你身邊有許許多多的人,有的做事認真,有的心地善良,有的勇敢堅強,其中哪一位給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請選擇其中一位敞開心扉,把自己最想描述的這個人展現給大家。然后再引導學生暢所欲言,選擇用具體事例夸夸這個人的某種品質,從而打開學生的習作思路。最后鼓勵學生大膽地表達出自己的想法,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認知水平,他們的作文一般都是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是在具體的情景中產生的。比如在寫校園的一處美景時,我?guī)ьI學生親自去觀察校園的花壇,使學生置身于其境,真實具體地感受花的形、色、味。再比如寫作一篇觀察日記,我讓學生先親自種一種某種植物或養(yǎng)一養(yǎng)某種小動物,輔導學生觀察他們的生長變化或生活習性等。這樣一來不僅豐富了學生的認知,增強了學生的習作儲備,還激發(fā)了學生的情感表達。
另外,教師還必須有意識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有利于表達的語言環(huán)境,幫助學生捕捉寫作時機。比如,針對學生上網這一現象,我組織了一次辯論會,讓每個學生談談對小學生上網這件事的看法及建議。辯論會上,學生們都能夠各抒己見,積極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學生學習興趣高漲。這樣,就在學生不吐不快的時候,順勢讓學生拿起筆來把自己的想法流于筆端。在習作中,大多數學生真實地表達自己的看法。學生在作文中學會了明辨是非,提高了自己認識問題的能力,同時,也學會了真實地表達感情。像這樣把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并堅持練習,學生的情感就會越來越豐富,語言表達也會越來越流暢,作文水平自然也會更上一層樓。
俗話說得好:“文章不厭百回改,好文章是修改出來的?!币虼?,在作文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充分發(fā)揮主體作用,讓學生參與作文批改評價過程,使他們在評改中有所啟發(fā)、有所體會,自覺地發(fā)現和改正自己習作中的錯別字、標點符號、語句不通等存在的問題或不足,養(yǎng)成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同時,教師還需注意處理好修改文章和提高認識能力的關系。比如,學生要判斷自己的作文中心是否正確,是否明確,就要重新感知那些事物,進一步分析所寫的內容,提高分析能力,從而發(fā)現問題,修改文章的中心。學生認識能力提高了,修改水平也會相應提高。
在作文批改評價上,教師要敢于打破以往的只有教師批閱,教師講評的模式,把評改的權力讓給學生,盡量讓學生多參與評改過程。不過特別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認識水平有限,在讓學生參與批改評價之初一定要教給他們評改的方式方法。這就要求教師在評改的方法上給學生指導,并且每次評改都提出具體標準要求。要想讓學生每一次評改都有依據,都能有所收獲,評改前教師就必須讓學生明確評改標準,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是這樣操作的:一是引導學生回看本次習作要求,明確評改重點;二是引導學生互批互改同學習作中的錯別字、標點符號,以及檢查語句是否通順;三是指導學生觀察別人的選材是否恰當,內容是否具體,感情是否真摯,這是評改中最重要的一部分,需要教師慢慢訓練。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對于不同年級參與評改的重點要有所不同,比如,對于三年級的學生,你要求他們參與評改選材是否恰當,內容是否具體,感情是否真摯這些方面就顯得很難了,可讓學生從最基本的最基礎的改起,如:互批互改同學習作的錯別字、標點符號、語句是否通順等。隨著年級升高,習作水平的提高,再循序漸進地指導訓練。
另外在評改的形式上也力求多樣化,如采用學生互評互改,師生同批同改,教師評學生改等形式,讓學生在互改互評中受到啟發(fā),發(fā)現別人的閃光點,看到自己的不足,再次完善自己的習作,最終達到借鑒提高,實現共贏。
教學實踐證明,在作文教學中體現學生的自主性,不僅提高了學生的作文水平,也歷練了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創(chuàng)造性,培養(yǎng)了自主作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