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鹽城市張莊小學(224000)
詞串,即將詞語串聯(lián)在一起。巧用詞串導學,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還可以發(fā)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語言概括和表達能力。
分類串聯(lián)詞語是理解和積累詞語的有效方法。在詞語教學中,教師若單純地以機械、呆板、零散的方式進行教學,不便于學生有效地理解、記憶、表達以及運用詞匯,而巧妙地將詞語進行合理分類,構(gòu)筑詞串,可以幫助學生建立有序的知識體系,深化學生對詞語的理解。
比如,教學蘇教版三年級下冊《趕海》一課時,筆者是這樣展開詞語教學的:首先,出示分類詞語“捉、撈、撿、摸、抓、捏”等。然后詢問學生:“同學們,請仔細讀一讀這組詞,并說一說你們有何發(fā)現(xiàn)?”學生有的說:“這些詞都帶有提手旁”,有的說:“這些詞都是表示人的動作的詞?!边€有的說:“這些詞都是左右結(jié)構(gòu)的詞?!惫P者繼續(xù)追問:“同學們說得非常對。所以,這些詞在寫的時候我們必須注意什么呢?”學生齊聲說:“寫的時候要注意左邊窄右邊寬?!惫P者再次出示“螃蟹、海魚、貝殼、海星、大蝦”等名詞,讓學生再次讀一讀,說一說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有學生說道:“老師,這些詞都是一些名詞。它們有的生活在海里,有的生活在沙灘上?!苯又P者讓學生將這些名詞與上面出示的動詞聯(lián)系起來,邊說邊做動作,化抽象為具體,使之成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學生有的說“捉螃蟹”,有的說“撈海魚”,有的說“摸海星”和“抓海星”,還有的說“捏大蝦”……這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詞語的理解和記憶,而且點燃了他們的學習激情。
在語文教材課文中,有些重點詞語是感知意境、把握形象、體會情感的突破點。在教學時,教師若能將課文中的重點詞語組合在一起,引導學生擴展情境、想象補白,那么,既可以使學生身臨其境,加深他們對詞語的理解,又可以引發(fā)學生的情感共鳴,引導他們深入學習。
例如,教學蘇教版四年級下冊《天鵝的故事》時,筆者首先出示了三個詞語“寒潮降臨、北風呼嘯、冰封湖面”。然后,讓學生讀一讀,邊讀邊想:“看到這三個詞語,你腦海中浮現(xiàn)了什么情景?用簡單的語言將自己腦海中的場景描繪出來?!庇袑W生說:“我腦海中浮現(xiàn)的是寒冷的冬天,凜冽的寒風卷著鵝毛大雪漫天飛舞,湖面被冰封住,湖邊光禿禿的樹丫和稀疏的枯草被吹得東倒西歪,瑟瑟發(fā)抖。”有學生說:“我腦海中浮現(xiàn)的是嚴寒的冬天,天空異常陰沉,呼嘯的北風在肆無忌憚地吹著、拍打著、翻卷著,光禿禿的樹枝被刮得搖曳不定,無精打采地瑟縮著腰肢。一切都顯得那么蒼白無力?!庇袑W生說:“我腦海中出現(xiàn)的是肆虐的雪花,紛紛揚揚地飄落下來,四處罩著白茫茫的積雪,冷颼颼的風呼呼地刮著,寒冷極了。”還有學生說:“我仿佛看到湖面結(jié)了一層厚厚的冰,晶瑩透亮,像一面寶鏡?!本瓦@樣,在教師的啟發(fā)引導下,在情境的擴展想象中,學生讀的不再是一個個詞語,而是一幅幅生動鮮活的畫面。這不僅深化了學生對詞語的理解,而且豐富了學生的想象力,訓練了他們的思維和遣詞造句能力。
在小學語文詞語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巧妙地利用詞串,為學生搭建起理解感悟的臺階,引領(lǐng)學生再現(xiàn)表達、拓展說話、總結(jié)概括,從而不斷地深化學生對課文的理解,提高他們語言組織、概括以及表達的能力。
譬如,學習蘇教版四年下冊《生命的壯歌》中的“蟻國英雄”這則故事時,首先,在初步感知的基礎(chǔ)上,筆者出示詞語“螞蟻被大火包圍、情況萬分危急、肆虐熱浪、火舌舐動、爆裂的聲響、葬身火海、束手待斃、不松動分毫、肝膽俱裂”。然后,筆者讓學生將這些詞語組成一段簡單的話語來概括文本大意。
生1:面對肆虐的大火,螞蟻們沒有束手待斃,而是迅速地扭成一團,向著河岸的方向突圍。它們緊緊地抱在一起,至死也不松動分毫,最終內(nèi)層蟻團突圍成功,譜寫了一曲生命的壯歌。
生2:有一天,由于游客的不慎,臨河的一片草叢起火了?;饎萋拥梅浅Q杆?。很快地,一群螞蟻被火包圍了,眼看著它們要全部葬身火海。情況萬分危急之時,螞蟻們迅速地扭成一團,在火舌舐動的草叢間毫不松懈地滾動著,空氣中夾雜著螞蟻被焚燒而發(fā)出的焦臭氣味,并不斷發(fā)出爆裂的聲響,它們被燒得肝膽俱裂。最終,內(nèi)層蟻團沖進了河里,獲救了。
總之,在平時的詞語教學中,教師不妨嘗試著運用詞串導學法,立足實際,精心挑選,靈活滲透,從而提高詞語教學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