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 芳
(南昌師范附屬實驗小學 江西南昌 330038)
在素質教育盛行的今天,每一門學科都在為如何開展科學合理的素質教學探索著和努力著,而對小學語文這門學科來說,素質教學的開展所表達的意義是什么呢?我們都知道,語文是學生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它是一門基礎性極強的學科。小學語文不僅具有人文性,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知識性,而學生能否把語文學好主要體現(xiàn)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外在表現(xiàn),另一個是內在表現(xiàn),而外在表現(xiàn)主要是指知識的累加,內在表現(xiàn)指的是語文綜合素養(yǎng)。由此可見,小學語文素質教學實施最關鍵語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本文試從加強學生多種形式的說話訓練、通過語言表達力來進行培養(yǎng)、加強教學引導其正確方向 、激發(fā)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等方面來尋找小學語文教學中提高學生學科素養(yǎng)的有效途徑。[1]
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口語表達能力,應多形式、多渠道地進行訓練,如:交際游戲、合作性學習等讓學生在循序漸進的訓練過程中求得提高。教師可以用講述人、物、事的故事會、演講、小品、唱歌等形式的活動練習法;也可以用讓學生朗讀、背誦、復述課文內容的照本訓練法;還可以運用課前三分鐘的說話法;師生、同桌間的對話法、比賽法等,以大量的語言實踐活動和多樣的形式來加強說話訓練。讓學生成為活動的主體,教師成為活動的主導,一切以學生為中心。這樣一定能切實提高學生綜合運用的能力。語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yǎng)過程是由淺入深, 由簡到繁的逐步培養(yǎng)過程。書面表達是小學生學習并掌握語言的一項基本技能,它要求學生有扎實的語言基本功,具備一定的審題能力、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和評價能力等。[2]
語言表達能力是評價一個人語文水平高低的不可缺少的標準,能夠展現(xiàn)一個人的語文能力,當然也是小學語文培養(yǎng)中的關鍵性的力量。語言表達力包括口頭表達力和書面表達力兩個方面,就是要“說得好”“寫得好”?!罢f得好”是指能根據具體語境(語言情境)和任務要求,在與人進行口語交流、情感溝通的過程中,語音表述正確,意思表達準確,情感表達得體,能結合具體情境說出比較契合的話語?!皩懙煤谩笔侵冈跁姹磉_與交流中,能根據交流的需要,充分調動并運用自己已經獲得的言語活動經驗,寫得清楚、規(guī)范、生動,思想表達準確、深刻,并合乎特定的語言環(huán)境。語言表達力涵蓋內容、方法、習慣、情感態(tài)度等多個維度。[3]
教師進行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所擔負著角色是極其重要的,因而小學語文教師應重視自身的文學素養(yǎng)以及語文水平的提高,在自身語文水平和文學素養(yǎng)得以保證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正確以及科學的引導。文學是一門極其高深的藝術,教師要想使得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得以培養(yǎng),應給予足夠的時間,因為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實現(xiàn)的事,教師在課堂所給予的時間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加大力度對學生進行教學引導,讓學生去鑒賞和欣賞一定的文學作品,以此來使得學生對文字的興趣得到提升。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他是在學生累計一定的閱讀量之后產生的,如果學生進對文學進行一定的閱讀是很難產生讀文字的愛好,學生應在閱讀過程中不斷思考人生,不斷完善自身對文學作品的理解。
我們都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古語也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學生擁有了學習語文的興趣,就會自我產生內在推動力,主動地去學習語文,去吸收語文素養(yǎng),這比在教學中教師通過外界力量強迫學生學習強很多,而且強迫學生學習,不僅讓學生是去學習興趣,還可能會達到厭惡學習的極其不好的狀態(tài)。當然,培養(yǎng)和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有一定的方式,其中最好的最順利的方式就是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營造融洽氛圍。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僅僅是語文知識的溝通,也是心靈的溝通,因而,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向學生傳遞的比僅僅是知識,也是心靈的傳遞。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讓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學習,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吸收的知識,學科素養(yǎng)也會大大增強。
在語文素養(yǎng)的教學培養(yǎng)中,課內課外的學習都是非常重要的。作為教師,要積極探索,勇于創(chuàng)新,大膽地尋求科學的、正確的培養(yǎng)方法。任何知識的積累、學科素養(yǎng)的提高都不可能一蹴而就,作為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積極引導學生,感染學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感受語文的魅力,獲得良好的語文素養(yǎng),為其它學科的學習,及其全面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