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媚
(云南外事外語職業(yè)學院 云南昆明 651700)
中共中央宣傳部、教育部《關于進一步加強高等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隊伍建設的意見》 指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高等學校教師隊伍的一支重要力量,是黨的理論、路線、方針、政策的宣講者,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彼约訌娝颊n教師對馬列經典的學習對于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1]
在國家各項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民辦高職院校的教師隊伍在曲折發(fā)展中不斷地壯大。即便如此,與公辦院校相比,民辦高校思政課依然有自身明顯的劣勢,尤其體現(xiàn)在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上。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云南外事外語職業(yè)學院思政理論課教師的師資隊伍隸屬于學院的馬克思主義學院。云南外事外語職業(yè)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不僅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的主陣地,更是承擔著全院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工作。學院目前共計有思政理論課專職教師6人,兼職教師4人,其中兼職人員均是我校行政系統(tǒng)的人員,負責全院學生的思政理論課程的教學工作。其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群體具有類似特點:學歷總體不高,學歷成分復雜;年齡過于年輕化,剛畢業(yè)的應屆畢業(yè)生較多;涉及的專業(yè)門類多,思想政治教育類專業(yè)科班出身的并不多,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功不牢,有些教師甚至自身都懷疑馬克思主義理論的觀點,懷疑馬克思主義理論是空談的理論。這些問題的存在,充分凸顯了高校思政課青年教師加強馬列經典原著學習的重要性和緊迫性。[2]
哲學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哲學把整個實在界作為研究對象,揭示了整個世界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為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提供方法論的指導。馬列經典讀物是哲學特別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列經典主要涉及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毛澤東、鄧小平的有關著作、文章,內容突出馬克思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的基本原理。比如馬克思《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馬克思和恩格斯《共產黨宣言》、恩格斯《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毛澤東的《實踐論》、《關于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以及鄧小平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團結一致向前看》、習近平的《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等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這些著作中深刻的哲學思維,能使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提高哲學基本素養(yǎng),能加強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分析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社會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3]
新中國建立以來,特別是經過近四十年改革開放的快速發(fā)展,中國人民在馬克思主義理論的指導下,找到符合我國國情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取得了社會主義建設的巨大成就。但與此同時,在全球化、市場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各種文化相互交流、交鋒,各種思潮風起云涌、相互激蕩。這樣一方面為文化的發(fā)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另一方面也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了新的課題和挑戰(zhàn)。許多大學生難免會產生諸多思想上的迷惘和困惑,迫切需要予以思想觀念上的引導,這對于高職院校的思政理論課教師來說是一個很大的挑戰(zhàn)。
作為高校思政理論課教師,我們應該問問自己在多大程度上認識到了這些理論問題,有沒有搞清楚這些理論問題,這就客觀上要求教師增強理論鑒別力,必須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立場、觀點和方法,以此作為評價和鑒別的準繩。思政理論課教師必須深入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全面系統(tǒng)掌握馬克思主義理論武器,筑牢馬克思主義思想防線,提高對錯誤思想的鑒別能力和抵抗能力。通過研讀原著,可以看到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一些基本理論的闡釋上是如何提出問題,如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從中可以深刻把握其考察問題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從而有助于增強理論鑒別力。很多思想政治教育教師對馬列主義的理論鑒別能力不足,意識形態(tài)不強,思想政治意識不強,沒有培養(yǎng)鑒別能力強的思想政治教育老師大勢所趨。[4]
思想政治教育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表現(xiàn)方面是提高教師的自身科研創(chuàng)新能力,對于科研能力的提高,首先要樹立科研工作的意識,其次,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積累,重視馬克思列寧主義經典著作的學習,是高校思政課教師健康成長進步的需要,也是推進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發(fā)展的需要。
認真研讀馬列經典著作原著是思政課教師提高思想政治理論水平、講好思政課的基本途徑。學習和研究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決不是要將其變?yōu)榻浀湮谋镜目紦W、文獻學,應當在原著與現(xiàn)實之間架起一座橋梁,讓現(xiàn)實走進文本,讓文本走進現(xiàn)實,從總體上提高原著研究和現(xiàn)實問題研究的水平。面對新的歷史使命,我們民辦高職院校的思政理論課教師應當密切關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重大現(xiàn)實,加強理論聯(lián)系實際,自覺擔負起自己的社會責任,出色地完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務。[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