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玉林市玉東新區(qū)玉東小學(537000)
梁 詩
語文教學的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對于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然而,在小學階段,很多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并不高,導致教學效率十分低下。我們有必要改變教學思路,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以提升小學語文教學的效率。
1.教學方法過于保守
在調(diào)查研究中我們發(fā)現(xiàn),當前很多小學所謂的語文教學,具體的實施方法都比較“粗糙”。一般都是教師在黑板或者相應的多媒體上將課文呈現(xiàn)出來,先將生字、生詞標注出來,然后讓學生進行課文的朗讀,最后是對課文中心思想的學習。這種方法雖然能夠幫助學生學習到課文中的知識,但是卻造成了學生被動學習習慣的養(yǎng)成,使他們逐漸失去了探索的主動性。
2.偏重文字講解,輕視情感融入
現(xiàn)階段,更多的語文教學將學習的重點落在了對課文內(nèi)容的感知、理解上,譬如“作者為什么要這樣寫”等單一的問題,將語文學習過多地放在了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及寫作技巧、表達方式的探討上,忽略了語文學習的真正目的——通過文字、文章了解作者內(nèi)心的設計,與作者對話。過度進行咬文嚼字和寫作技巧的學習,阻礙了學生學習思維的發(fā)展,使他們無法養(yǎng)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1.豐富教學模式,提升語文興趣
(1)多種教學模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自制力較差,如果一味地放任他們在游戲中學習,很多時候語文課堂就變成了學生玩耍的場所。久而久之,非但不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還會使他們對語文學習的理解產(chǎn)生偏差。而如果僅僅依靠單一的教學模式,時間久了小學生也會產(chǎn)生厭倦感。所以,教師應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語文S版二年級上冊課文《孟母斷織勸學》的學習中,教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在角色帶入的基礎上引導學生說說對于孟母和孟子的心情的理解。這樣,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學習,就會更加自主地思考,進而提升學習興趣。
(2)多種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天性都是活潑好動的,如果僅僅依靠單調(diào)的課文學習來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難度比較大。教師可以安排一些合理的學習活動來激發(fā)他們的天性,從而達到提升其語文學習興趣的目的。比如,可以在班內(nèi)定期組織“講故事”活動,每節(jié)語文課的前五分鐘,讓一個學生講述自己最近讀了哪些童話故事或者文章,把讀到的好詞佳句或者深刻道理與同學分享。這樣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能夠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主動思考,獲得分享的樂趣。
2.確立學生主體地位,提升有效信息量
很多時候,教師認為學生沒有足夠的能力進行自主思考,認為小學語文課堂就應是“教師教,學生聽”,從而使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大大降低。要想提升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效率,教師就應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給予學生足夠的自主性,增加學習課程所涵蓋的信息量。具體來說要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首先,作為小學語文教師,要對師生之間的關系進行重新定義。擯棄以往那種“師主生賓”的教育理念,將教師與學生的地位放在同一水平線上。具體來說,在小學語文教學實施過程中,可以留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nèi)ビ懻?、去實踐,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將結論寫出來。這樣可以保證學生更加積極地思考問題,并通過親身實踐去尋找答案。
其次,要重視鼓勵評價的運用。小學生正處在身心發(fā)展的關鍵階段,教師在課堂溝通過程中,不能采取過于嚴厲的評價語言,而要多采取一些鼓勵性的話語來推進語文教學。如多用一些 “你的想法很好”“你很善于思考”等語言來鼓勵學生,以增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
綜上所述,語文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工具學科,它可以培養(yǎng)人們貫穿一生的交流與溝通技能。所以說,做好小學語文教育工作,對人一生的發(fā)展有著非常重要的鋪墊作用。小學語文教師應不斷改進自身的教學觀念與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從而切實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效率。
[1] 田茂珍.基于快樂教育理念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探究[J].學周刊.2017(13).
[2] 王萍.微課讓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寓教于樂[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