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光義
(山東省濱州市惠民縣第四實驗學校,山東 濱州)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在教授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教育工作者重視起來,從問題當中找到解決辦法,真正提高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與效率。
人教版的道德與法治教材被大部分學校所采用,內(nèi)容較為翔實,同時也符合廣大初中學生的心理特點和性格特征,但是其中理論性知識篇幅過長,特別是八、九年級的教材,內(nèi)容基本上是對我國基本法律法規(guī)的介紹,脫離了生活的實際,沒有教學生結合現(xiàn)實的情況如何運用法律的武器來保護自己。所以,需要教師在講授這部分內(nèi)容時,將體現(xiàn)道德與法治觀念的具體案例講授給學生,使學生能夠深入淺出地明白其中的道理。
新課改后,道德與法治內(nèi)容更加翔實豐富,但是教師采用的教學方法較為落后,沒有起到應有的教學效果。當前,在道德與法治教學實踐中教師普遍存在著以下幾個錯誤的教學方法。首先,在課堂上,教師仍然持有固有的教學方式,以播放幾組與課程相關的視頻和講授課件為主,對課程內(nèi)容的講述停留在表面上,并沒有深入地使學生理解,并且這種教學方式會使學生錯誤地認為道德與法治課程不是非常重要,從而不認真去學習。其次,僅僅是單純地講授法律知識,也是一種落后的教學方式,會使學生感到厭倦和產(chǎn)生抵觸心理,失去學習的興趣,不利于教學的開展。
學以致用,能將所學內(nèi)容運用到生活實際是此次新課標主要強調(diào)的教學方向。并且學生通過學習后,可以掌握法律法規(guī),將所學知識運用到日常生活當中,以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以及其他人的合法權益,可以增加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能夠激發(fā)學生繼續(xù)學習這門課程的興趣。教師在課堂上引領學生不要使用武力來解決問題,一旦發(fā)生糾紛,積極聯(lián)系學到的法律知識,應用到日常出現(xiàn)的生活問題。例如,當學生遇到假冒偽劣商品時,告訴學生把證據(jù)保留好,積極聯(lián)系商家要求賠償或者到相關的政府部門進行舉報,防止危害進一步擴大。此外,告訴學生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學生也不能逾越法律的底線,遵紀守法是每個公民必須遵守的準則,不能損害其他人的合法權益,同學間如果發(fā)生打架現(xiàn)象,情況嚴重的話,也可能承擔法律責任。這些日常生活的實例的講述,會使學生體會到法律的威嚴和如何實際運用到生活當中。
為了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程的動力,活躍課堂的氛圍,可以采用情景模擬的教學方法,使學生感受到這門課程的魅力與精髓;可以設置某一特殊場景,邀請幾名學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考查學生在這些場景下的表現(xiàn)。例如,在路邊由學生扮演的老者突然暈倒,周圍的其他學生是否去幫助這名老者,如果幫助可以設置第二個情景,由不同學生扮演司機,考查學生是否可以堵住運送老者的車輛。教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來進行點評,并給出正確的價值指引。通過模擬這些現(xiàn)實生活當中的情景,提升學生的道德境界和法律意識,真正掌握所學知識。同時也可以進行法律知識搶答賽、法律知識辯論賽等趣味活動,這會活躍課堂氣氛,學生學起來也輕松,提高學習效率。將厚重的法律知識巧妙記憶,靈活運用是最為關鍵的學習環(huán)節(jié)。
總而言之,一堂質(zhì)量飽滿而又興趣盎然的道德與法治課程,既需要合適的教學方式,又應當不脫離實際的教學內(nèi)容。教師在教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當中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幫助學生加強法治意識,養(yǎng)成遵守紀律、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的習慣,為未來的人生道路樹立好正確的指向標,爭做一批具有社會法治意識的有所作為的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