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長春市九臺區(qū)莽卡滿族中心學校 吉林長春 130000)
在現代教學目標中通常強調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這三方面并不是簡單的并列關系,而是相互滲透、彼此融合。而語文教學則是培養(yǎng)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一大途徑,基于這樣的背景,小學語文教學如何進行情感教育是值得我們思索和探討的。
所謂情感,是指“客體事物在人們心理和態(tài)度上產生的反映”。情感是人類特有的,情感是經常用來描述具有穩(wěn)定而深刻社會含義的高級感情。我們可以看出情感是一個主觀體驗,存在于人的心里范疇,但它不僅存在于人的思想意識當中,也支配著人的實踐活動,對人的行為也有著重大的作用。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既是一種教學模式,又是一種教學策略。情感教育是指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認知、和諧融洽的教學氛圍,充分發(fā)揮情感因素的積極作用,通過情感交流來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促使他們建立獨立、健全的人格以及優(yōu)秀的品德。無獨有偶,新課程改革也對學生的人格和學生的品格的建成提出要求。所以,情感教育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
情感教育作為語文教學過程中的關鍵部分,為了更加深刻地、徹底地理解情感教育的內涵,我們有必要了解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特征。楊本崗在《中學生情感教育的研究》這篇論文中指出:情感教育具有科學性和價值性、適應性和發(fā)展性;另一些學者提出情感教育具有趣味性、實用性和科學性的觀點;在前人的基礎上《情感教育第 D 卷》中進一步提出:情感教育具有興趣性、成功性、審美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術界對情感教育的特征也眾說紛紜,不論是哪一種都有自己合理性,經過對各種觀點的分析綜合,得出: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具有情境性、審美性和廣泛性的特征。
目前我國小學教育大多還停留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上,所謂傳統(tǒng)教學模式即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老師通過系統(tǒng)的、細致的教授理論知識使學生掌握知識點。這種教學模式大多是老師站在講臺上講解而學生在下面被動的接受,很顯然這種毫無生機、枯燥無味的教學方式已然滿足不了學生的情感需求,不適應時代的發(fā)展,實現不了現代教育的目標。要想打破僵局讓小學生通過學習課文體驗到其中的情感,教師首要任務就是要活躍教學氣氛,讓小學生自由馳騁在老師營造的愉悅氛圍,盡情體會課文的情感。在教學中活躍課堂氣氛的方式非常多,在此,筆者列舉兩個常用的方式。
多媒體教學。具體來說,教師應充分把握小學生熱愛動畫片以及愛玩游戲的特征,將語文知識以及要表達的情感融合到動畫以及游戲中去,設計符合小學生情感認知的課件,讓小學生在游戲中學習語文,在快樂的同時觸發(fā)情感,從而在老師營造的輕松學習氛圍中把握課文的內涵,理解其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表演教學。這里的表演教學是指讓小學生參與老師設計的課堂表演活動,扮演話劇、小品或課文中的角色。比如小學課文《龜兔賽跑》,教師就可以準備相應的道具,組織小學生分別扮演烏龜和白兔等角色,來演繹文中情節(jié),讓學生體驗表演的樂趣,更使他們切身體會故事的寓意。而話劇和小品在一定程度上更具有情感色彩,更富有表現力,小學語文教師通過恰當的故事選擇,或是讓小學生在自己能力范圍內進行簡單的故事設計與編排,并將這些小品或是話劇表演出來,這樣不僅可以使課堂妙趣橫生同時也鍛煉了小學生的表達能力以及膽量,更能通過表演的過程對小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觸發(fā)學生對故事的思考以及情感的體會。
在學習過程中興趣至關重要,只有產生興趣才能迸發(fā)無限潛力。所以,小學語文情感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注重小學生情感興趣的培養(yǎng)。但是據統(tǒng)計,絕大部分小學生并沒有這方面的興趣,這其中主要的是小學生好動貪玩、心智發(fā)育不完全等因素造成的,這也導致他們并不會像成年人一樣去仔細體味文章的情感以及寓意。所以,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興趣,教師需要充分了解小學生的興趣愛好。在此特別說明,教師調查學生的興趣愛好時做到全方位了解,不能以偏概全,以特殊代替大眾,否則會影響效果。在知悉了學生的興趣愛好后教師要綜合考慮多方面因素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的愛好和情感教學目標有機結合,力求最大限度的激發(fā)小學生的情感學習興趣,并在教學過程中不斷修正、改善教學計劃以適應變化。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小學語文教學有效進行情感教育的基礎,通過改善師生關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小學生對情感的體驗,有利于情感教育的進展,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重視師生關系的培養(yǎng)與建立。在此筆者給出以下兩點建議。第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尊重小學生,做到不隨意打罵、嘲笑、譏諷學生。因為這些行為均會給小學生幼小的心靈造成不可抹滅的傷害,同時也是對師生關系的嚴重破壞。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做到公平公正,不偏不倚,不以成績好壞評判學生,對學生給予幫助與鼓勵,而絕非嘲笑與譏諷。教師要懂得一切的和諧的師生關系都是基于平等的,只有相互尊重、關愛才是通向美好關系的橋梁。第二,教師不僅要在學習上多關心小學生,在生活中同樣需要關懷他們,及時發(fā)現他們的問題及需求,在合理的范圍中滿足他們的要求、解決他們的問題,因為小學生心智不成熟,需要大人的呵護與幫助,這樣也可以讓小學生感受到關懷對老師的好感倍增,優(yōu)化師生情感。
總之,語文本身就富有情感,而情感教育作為語文教學活動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學生的情感教育的優(yōu)劣對其本身的未來發(fā)展的好壞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將情感教育落到實處才能培養(yǎng)出符合新時代要求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