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少華 葉嬌
(1.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浮梁縣第三小學 江西景德鎮(zhèn) 333400;2.江西省景德鎮(zhèn)市浮梁縣莊灣學校 江西景德鎮(zhèn) 333400)
數學這一學科非常有利于促進學生思維的拓展。小學數學一直以來在整個小學教育中就占了很大的比重,在學生以及老師的心目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方式與新課標的要求不相符,若想要從整體上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水平,就應該先改變教學方式,采納新的生活化的教學方法,以此來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興趣,使得課堂效率有很大程度地提升,取得更好的課堂效果。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一門學問最需要的也應該是興趣。小學生正是處于好奇心最為強烈但理解能力較低的階段,而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方式中,教師只是根據教學大綱對課本知識進行機械化的講授,并未對所授內容進行形象化描述,這將致使學生應無法理解課堂知識而慢慢失去學習數學的興趣,最終不僅導致課堂教學毫無效果,還有可能降低整體數學教學水平。小學數學需要學生不斷進行思考,但在這種課堂教學的環(huán)境之下,學生的學習思維很難活躍起來,更別說與老師同步,因而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需要發(fā)生一定轉變。而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正好與傳統(tǒng)模式互補。教師應該將生活中生動有趣的情景帶入到課堂之中,用生活中學生感興趣的實例來講解課本中符號化的數學知識,增加學習數學的樂趣,提升學生的數學求知欲,降低學習數學的難度,真正做到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軸對稱圖形》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可以用多媒體動畫來展示蝴蝶和蜻蜓飛的動圖來激起學生興趣,讓學生覺得蝴蝶美并且想要自己畫蝴蝶,再引導學生嘗試用紙來折蝴蝶,在折的過程中引出對稱的概念,讓學生應用對稱的知識并感受對稱之美。
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不是依靠教師或者是學生某一方,而是需要師生雙方有效的課堂互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與學生的配合非常關鍵,有效的師生互動可以讓學生明白自己還有那些知識點沒有理解,讓教師明白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不足之處,并提出針對性的措施來指導學生學習。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改善師生間互動方式,教師可以在設置生活化教學時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了解到學生的想法,并將這些想法與自己的課堂教學相結合,而學生在數學課堂生活化教學過程中發(fā)現自己的想法被應用于教師的教學中時,可以很大限度的提升學生對數學課堂的熱情,學生也能夠主動地投入于數學課堂學習中。這樣可以充分地調動學生對數學課堂知識的學習興趣,也可以讓教師通過課堂的效應反饋來了解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情況,共同創(chuàng)建高效的數學課堂。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五年級上冊《找最小公倍數》這一課對“最小公倍數”概念的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報數,并且讓所報數位2和3的倍數的同學站起來,引導學生發(fā)現有同學是兩次站起來,以此引出公倍數這個課題,再從這些公倍數中找到最小的來引出最小公倍數的概念。
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聯系,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小學數學知識的使用比比皆是。大多數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對數學沒有興趣是因為不知道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有什么直接聯系,但是教師在生活化教學中可以展現出數學在生活中的實際用途,學生自然也會對數學有探索欲。當教師將日常生活中與數學有關的情境設立在課堂上時,不僅可以教授數學課堂知識,提升課堂教學效果,還可以讓學生認識到數學課堂知識對我們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有非常好的作用,在學生最為直觀地了解到數學知識對我們生活的幫助后,學生的聽課積極性也會顯著提升,就會想要去認識數學,探索數學。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上冊《認識鐘表》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可以讓學生從家里帶過來鐘表,通過對鐘表的認識,讓學生學會時間的計算,并且通過現場計算時間來認識到數學知識對生活的重要性,以此來激發(fā)學習興趣,并在課后將課堂知識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應用,以此來鞏固所學。以及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連加連減》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一個常見的場景,如在超市購物的場景,讓學生自己扮演收銀員角色,教師扮演購物的人,讓學生計算顧客購買商品的總價來更好的應用課堂知識,完成課堂教學。超市購物是一個在學生生活中非常常見的場景這個場景的設立讓學生有較強的融入感,還可以讓學生將數學課堂上的所學應用到實際的日常生活中。
在傳統(tǒng)的數學教學模式中,教師只是按照教學提綱來進行一板一眼地講授,在日復一日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也會對自己所講授的知識產生心理疲勞,但是生活化的數學教學方式能夠較大程度地提升教師授課的挑戰(zhàn)性,還可以激發(fā)教師的授課興趣。而教師講授興趣的提升對于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是很顯著的。例如,在北師大版小學數學一年級下冊第四單元《認識圖形》這一課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問“黑板的形狀,引導學生回答出長方形,教師再詢問學生所觀察到的長方形與其他圖形的不同之處,學生可以回答兩組邊的相等。在教師講完長方形后還可以讓學生找一下生活中還有那些長方形并讓學生畫出來,再在長方形的基礎上引出正方形的概念。這讓教師不只是將講授拘禁在黑板上畫畫圖,束縛住教師講課的范圍,而是可以極大限度的擴大講課的思維,找到一種讓自己覺得最好的授課方式,提升授課興趣。
生活化的授課作為一種先進的教學模式,已經在當下的小學數學課堂中廣泛的使用并得到較好的效果。而小學數學教師應當在課堂講授知識生活化過程中考慮小學生理解能力差,年齡偏小等問題,將教學方法與生活相聯系,讓學生可以更加容易地理解課堂知識,提升課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