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愛珍
(福建省龍海市榜山中心小學)
隨著時代的不斷發(fā)展,“一本書,一支粉筆”已經滿足不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需求,在保證正常教學順利進行的前提下,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培養(yǎng)小學生閱讀教學在口語交際方面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必須勇于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沖破傳統(tǒng)教學觀念的重壓,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探索培養(yǎng)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方法,為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
說到小學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很多教師都認為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能力更應該注重學生日常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從他們的一言一行中去培養(yǎng)、規(guī)范。但是從新時期教學的角度來對待這個問題,其實在日常的語文閱讀課上就應該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很多老師都將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放在語文閱讀教學的首要位置上。
想要真正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水平,首先就需要教師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在過去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是擺在第一位的,教師注重的是自己在一堂課中的主體地位,閱讀課收到的效果并不十分好。比如在閱讀《歌唱二小放牛郎》這篇課文的時候,這本來是一篇童謠式的課文,學生閱讀起來朗朗上口,但是很多教師卻采用傳統(tǒng)的說教方式進行課文的閱讀,想使用這樣的方法來控制學生的思想跟著老師的思路走,這樣的教學方法,教學效率可能很高,但是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的能力并沒有得到開發(fā),尤其是小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并沒有挖掘。想要讓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就必須采用民主的思維方式來進行教學。在一堂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該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主體,讓學生充分表達,自由自在地徜徉在語文閱讀的海洋之中。比如讓喜歡朗誦的同學對課文進行朗誦,喜歡唱歌的同學也可以用演唱的方式來演繹《歌唱二小放牛郎》,采取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才能讓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得到充分的鍛煉。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始終都可以穿插進行口語交際能力的訓練,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堂中的每一分鐘,教材中的每一個小細節(jié)。這就要求教師在上課前認真研讀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用來設計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的內容,完成教學任務。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對課本內容進行重新組合排列,采用多種形式來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比如教材中的留白部分教師就可以充分利用起來,這些留白是可以讓學生充分想象的。比如在《小鷹學飛》這篇課文的時候,“小鷹一抬頭,只見白云上面,還有幾只鷹在盤旋呢?”這句話是課文的最后一句話,而這樣的結尾就是留白結尾,教師可以根據這句話進行提問,比如說“小鷹是不是可以真的飛上天空?”“小鷹是如何憑借自己的努力飛上天空的呢?”“飛上天空以后,小鷹看到了什么樣的情景呢?”教師可以根據課文的留白設計類似于上面的問題。通過這樣方式,學生在進行課文閱讀的時候就會邊閱讀邊思考,最后再根據自己的想象來回答上面的問題,就會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升。
除了可以利用課文留白的部分,教師還可以利用課本中關于評價的部分。在很多小學語文課本中都存在很多有爭論的元素,那這些元素就給了學生一個非常好的鍛煉口語交際能力的機會。比如在《蘑菇該獎勵給誰》這篇課文中,課文中只表達了小白兔和小黑兔獲得第一名的理由,但是對到底應該頒獎給誰并沒有定論。那老師就可以根據這一爭論點,讓學生自由發(fā)揮。
雙向溝通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非常重要的特征,基于這一點就要求口語交際教學應該貫穿語文教學的始終,小學語文教師應該努力讓課堂中的每一分鐘,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口語交際的機會。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的時候可以多動一番腦筋,讓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變成訓練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機會。比如在進行授課的過程中,教師不妨多設計幾個溝通交流的環(huán)節(jié),可以采用競賽的方式,也可以采用問答的方式,目的就是讓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在和諧的氛圍中,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升。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想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口語交際能力,就要先從轉變教師的觀念入手,然后再利用閱讀教學中的一些細節(jié)鍛煉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這樣才能讓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得到真正的重視,那這樣順其自然學生才會真正在日常生活中鍛煉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
參考文獻:
[1]蔣慧.芻議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口語交際能力的鍛煉[J].才智,2016(2):116.
[2]譚春秀.關于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與鍛煉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J].赤子(上中旬),2014(23):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