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秀艷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龍江縣育才學校)
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往往存在著很大的誤區(qū),教師的主體地位明顯比學生高,而且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學生自主探究意識的培養(yǎng),學生在閱讀課上沒有太大的學習熱情。根據(jù)新課標的教學要求,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正確處理好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其自主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常言道:萬事開頭難,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也是一樣,教師設計精心的課堂導入,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還能啟發(fā)學生的閱讀思維,是學生語文閱讀能力提升的鋪墊。閱讀課堂導入的課堂效果可分為兩點:一是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二是啟發(fā)學生閱讀思維。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在語文閱讀課上應使用充滿童趣的語言進行課堂導入,同時借助多媒體為學生圖文并茂地展現(xiàn)課堂內容,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使學生在視覺和聽覺上都得到完美的體驗,這樣一種課堂導入方式能夠建立起教師與學生間的情感共鳴,為學生營造一個愉快、活躍的閱讀氛圍,充分調動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其語文閱讀的積極性,避免學生對閱讀產生厭倦心理、抵觸心理。相關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生在被強迫的環(huán)境下學習,對所學內容的吸收是很少的,而且保留時間也是短暫的。因此,教師進行精心的課堂導入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啟迪學生閱讀思維的關鍵性前提。
學生只要培養(yǎng)起了對閱讀的興趣,就會認為閱讀是一件樂事,主動閱讀更多的書,釋放自身更多的潛能。這樣日積月累,便會獲取更豐富的閱讀知識,語文閱讀能力也會取得顯著提升。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階段入手:一是教學前,教師引導學生對課堂內容進行猜測和預想,可以為學生提供幾個課堂問題,比如,“看到這個題目你們想到了什么?”“大家有沒有見過或者參加過賽龍舟呢?同學們可以根據(jù)自己的親身體驗,猜一猜這篇《賽龍舟》會描寫哪些場景?”這一類的問題,讓學生在疑問中產生探索的欲望。二是在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圍繞文本內容不斷地提出話題,讓學生跟著教師的思路走。學生懷著某種愿望去聽課,當其達到某種愿望后便會獲得愉快的閱讀體驗。三是教學后,在閱讀教學結束后,教師還應延伸課堂知識,拓展課堂內容,激發(fā)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這樣,學生就會對閱讀保有持久的興趣,讓閱讀成為一種習慣。
由于小學生的心智發(fā)展還不夠成熟,不能很好地理解文本內容,教師應教會學生運用科學的閱讀方法,引導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避免產生閱讀誤區(qū),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教師可以采用以下兩種方法:一是在初讀文章時,教會學生粗讀法,讓學生快速找到文中關鍵詞,把握文章大意;二是在細讀文章時,主要講解文章敘述層次和語言運用。比如,我在講《趵突泉》(教科版小學語文三年級下冊)一文時,先讓學生快速閱讀文本,并讓學生說出該文章的大致脈絡,學生在粗讀文章之后,了解到本文主要講述了趵突泉的重要性、趵突泉的內部結構、趵突泉的大泉眼三個部分。之后再讓學生將文中不懂的地方標注出來,我在講解文章時再指導學生細讀文本,并讓學生思考作者是從哪些方面闡述大泉眼的?運用了哪些寫作手法?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閱讀的習慣,還提升了學生的閱讀探究能力。
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也會激發(fā)學生的寫作欲望,這對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義,學生由讀到寫是自身能力升華的一個過程。小學階段培養(yǎng)學生仿寫句子和段落的能力,可以為學生寫作能力的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礎。學生的寫作能力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深入了解新課標的教學要求,認真鉆研教材,根據(jù)學生的性格特點,創(chuàng)設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寫作興趣,捕捉到每一個鍛煉學生寫作能力的契機,讓學生真正做到讀寫結合,從而更好地激發(fā)學生的閱讀欲望,提高其語文綜合水平。
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環(huán)節(jié),語文閱讀教學質量的提高,不僅可以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及寫作水平。小學語文教師在提高學生閱讀能力上,最大的關注點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學生只有對閱讀持有極大的興趣,才能愿意閱讀、快樂閱讀,真正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李俐心,王智麗.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最優(yōu)化策略[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08(11).
[2]陳小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存在的誤區(qū)及策略初探[J].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