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愛蓮
(寧夏銀川西夏區(qū)華西希望小學)
小學是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品德與社會教學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所以,教師應該提起對品德與社會教學的重視,筆者就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有效地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和充分使用多媒體設備,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進行闡述。
品德與社會本就是一門源于生活的學科,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切斷了生活與教學之間的聯系,這樣不能讓學生了解教學內容,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這樣能夠讓學生將品德社會中學到的知識與生活有效地聯系起來。例如,教師在教學《生活中的快樂》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對學生說:“我們都有感到傷心和快樂的時候,下面老師給大家說一件老師覺得十分快樂的事情,在春天的時候和家人一起去踏春,感受大自然發(fā)生的悄然的變化,這就是我認為的生活中的快樂,下面請同學們說一說自己在生活中感到快樂的事情?!边@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對生活中的內容進行回憶的方式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良好的生活情境,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提高思想品德教學的有效性。有的學生說:“我認為生活中的快樂就是一家人能夠坐在一起說說笑笑。”還有的學生說:“我認為生活中的快樂就是能夠在取得好成績之后獲得父母的表揚”,這樣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加深了對《生活中的快樂》有關內容的理解。這時教師對學生說:“剛剛同學們說得都很好,下面請同學們想一下我們在生活中是不是只有快樂?!睂W生異口同聲地回答說:“不是,還會有煩惱?!边@時教師對學生說:“那當我們有煩惱的時候應該怎么辦呢?”學生積極就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討論,有的學生說:“我們應該善用其他方式排解我們的煩惱,比如說聽聽音樂等等。”還有的學生說:“我們應該懂得發(fā)泄自身的煩惱,比如說跑步等等?!边@樣學生能夠在對生活進行回憶的過程中更加全面地了解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闡述自己對生活中某些問題的看法的方式充分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將生活化的教學方法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
學生處于小學階段表現出來的突出特點就是能夠對圖片等內容產生直觀的印象,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抓住這樣的特點,在教學中有效地使用多媒體設備。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在開展品德與社會的時候就應該積極使用多媒體設備,這樣不僅能夠給學生帶來直觀的印象,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教師在教學《我們的國粹》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向學生展示京劇的有關內容,并向學生展示臉譜的有關內容,這時教師對學生說:“同學們知道圖片中的內容是什么嗎?”學生異口同聲地回答說:“知道,這是臉譜?!边@樣的教學方法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臉譜產生了直觀的印象。這時教師對學生說:“剛剛同學們說得都很好,我們在生活中會在什么時候看到這些臉譜呢?”學生一積極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我們在看京劇的時候就能看到這些臉譜了?!苯處熜χf:“這位同學說得很好,下面老師給同學們介紹一下京劇的有關內容,京劇中的行當有生旦凈末丑,同學們可能對末和丑不太了解?!边@時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末和丑的圖片內容,并對學生說:“末一般是京劇當中的引戲者?!苯處熡植シ帕艘粡埑蟮膱D片,并對學生說:“同學們觀看這樣圖片,并說一說這些圖片有什么特點?!睂W生仔細觀看圖片內容,在觀看之后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有的學生說:“這些圖片中的人物臉譜都十分搞笑。”還有的學生說:“他們的臉譜都十分夸張。”這時教師對學生說:“剛剛同學們說得都很好,丑在戲劇中的作用就是夸張逗笑的?!边@樣學生加深了對《我們的國粹》有關內容的理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觀看臉譜圖片的方式有效地使用多媒體設備,將多媒體設備與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
總之,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有效地使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和充分使用多媒體設備,提高學生認識能力的方式積極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這樣能夠在傳統(tǒng)的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中注入新鮮的血液,這樣能夠有效地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讓學生在品德與社會的學習中能夠真正的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孫麗萍.小學低年級品德與社會學科中人文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D].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13.
[2]徐捷.家庭教養(yǎng)方式對小學生人文素養(yǎng)形成的影響及思考[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