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依安縣實驗小學 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500)
小學數學不同于大眾數學和中學數學,它不是以考試和鉆研、深度探討為目的。它是以六到十二歲的小朋友為主要對象,通過對一些基本運算法則的了解和數學思維的培養(yǎng),與生活緊密結合的輕松教學,老師起到主導作用,但目標還是以學生為主的教學。[1]
小學數學學習的內容都是經過歷史的長河而沉淀下來的、在數學知識系統(tǒng)中一些最為基礎且最具有教育價值的基本內容。經過教材編寫者的加工,大部分內容已經轉化為適合小學生學習的、形象生動的數學知識,但是,由于數學這一學科本身的特性,仍然保留了高度的抽象性和嚴格的縝密性。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統(tǒng)一是小學數學學習內容的最大特點。抽象性與形象性的統(tǒng)一結合反映了數學這一學科知識抽象性的特點與小學生邏輯思維形象性的矛盾對學習內容的嚴格制約性,體現(xiàn)了數學知識與求學心理素質發(fā)展水平之間的制約與適應的關系。[2]
小學數學學習內容抽象性和形象性的特點對小學數學的教學有著很強的制約性,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抽象的理論知識,還要加強與直觀形象的實踐活動相結合。要處理好抽象與形象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關系,就應該處理好以下兩方面的問題。
第一,小學數學教學內容既要生動直觀又要突出數學的本質。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一方面要盡可能地將教學內容用直觀的方式去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獲得基礎的數學知識;另一方面,教師在進行教學時也要突出數學這一學科的本質特點,強調數學知識的邏輯性和抽象性,避免因對教學內容過度直觀化而導致數學知識科學性的丟失,要從根本上促進小學生的數學思考。
第二,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對數學知識實質性的理解。在對小學生授課時,教師要在結合具體實例的基礎上進行抽象數學概念和定理知識的傳授,幫助學生理解內容的實質,不要急于將所學的數學知識公式化、符號化,避免小學生對數學的學習陷入僵硬化的狀態(tài)。
小學數學學習內容具有抽象性、形象性統(tǒng)一的特點,教師根據這一特點備課,難免會出現(xiàn)二者難以統(tǒng)一的情況。教師教學時,不但要深刻理解教材上數學知識的抽象,也要兼顧到小學生數學邏輯能力的缺乏,努力把教材上抽象的數學概念采用具體的形象去呈現(xiàn)。小學數學課堂常用的方法有借用實物、圖畫影像、情景設置等,讓學生通過對實物載體或情景的體驗,深入理解抽象化的數學知識。此外,教師授課過程中,也要重視引導學生理解數學知識的實質,而不是一味地將數學知識符號化或公式化。具體可將教材內容結合實例,通過形象、比喻等方式,講解抽象概念、定理公式等,引導學生深入認知內容本質,就可避免學生數學學習變得僵硬化、刻板化。
小學數學學習的過程系統(tǒng)性、漸進性特點,不但要求教師系統(tǒng)地授予學生數學知識,幫助學生建立完整的數學知識體系,同時也要求教師能合理安排課時,使較多的授課內容與有限的課時不發(fā)生矛盾。教師指導學習時,務必考慮到學生接受的漸進性,讓學生所獲知識是遞進且充滿邏輯順序的。在教學中,要滿足這一特點,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1.對小學數學教材的內容順序有一個清晰的梳理。教材編者在編寫時,必然是充分考慮了小學生的認知程度及對事物的認識順序,因而教師在正式授課前,首先要對整本教材進行整體閱讀,按內容順序劃出難易點,并合理安排課時,能良性推進課程內容的教授,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程度。例如,正方形面積計算與多邊形面積計算。先認識了正方形,學習如何計算正方形面積后,才能推及到多邊形的認識以及面積計算。前者1個課時就能完成教學;后者則可能要花費更多的時間,進行鞏固練習。2.在系統(tǒng)理論指導的基礎上,合理設計教學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是有效的。小學數學教學可以看作一項系統(tǒng)設計、分散實施的工程,授課過程中,教師既要從整體上著眼學生數學技能、數學理論的全面發(fā)展,也要關注每節(jié)課、每次數學活動或者每個數學知識點學生學習的效果,處理好了工程中系統(tǒng)和分散的關系,才能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的高效化。
小學生學習數學時,其接受性、探索性的學習方式是相輔相成的[3]。教材上的數學概念、定理、定義、公式等抽象化知識,教師通過講解、演示讓學生接受,學生理解之后,教師可以適當設置一些延伸的內容,讓學生自主去探索。例如,上了“比例性質”這個內容之后,在課后讓學生在生活中找到一些實物進行測量,如爸爸的身高和“我”的身高比例;同一個時刻,竹竿長度和它的影子的比例。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實際上就是對課本上的知識學以致用,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精神,也強化了課堂學習效果,有一舉兩得之效。
小學數學的學習特點對教學過程有很大的影響,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嚴格按照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特點進行,只有這樣,才能培養(yǎng)小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和素養(yǎng),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