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商城實驗學校幼兒園 王 芳
繪本閱讀,是以色彩豐富的圖畫形式為主,付諸于口語表述,滿足幼兒閱讀形式的一種圖畫書。繪本是幼兒啟蒙讀物,對于提升幼兒早期閱讀經驗有著很好的示范作用,是幼兒閱讀意識初步覺醒時期的讀物,可以起到培養(yǎng)幼兒的觀察力和邏輯思維推理的能力,是幼兒走向自主閱讀的必要讀物。因此,在幼兒教學過程中被廣泛應用。
對于幼兒階段孩子來說,繪本是主要的閱讀素材,其精美的畫面和故事場景構成了豐富的故事內容,激發(fā)幼兒的空間性想象力,以欣賞畫面故事促進閱讀理解。具體實施過程中在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第一,激活思維想象力,塑造審美。色彩豐富的畫面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讓幼兒在視覺中體驗新鮮感,激發(fā)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在閱讀繪本當中,感受繪畫的美感,提高審美素養(yǎng)。第二,豐富閱讀語言,開拓視野。繪本由于內容種類的多樣性,提供了了解世界的素材,讓幼兒在小小的心靈中感知世界的無窮奧妙,以此滿足好奇心。繪本內容中語言的運用多是幽默而樸實的,簡單易懂,在閱讀繪本中積累語言素材。第三,豐富情感,開發(fā)智力。繪本中閱讀小故事,故事多是滲透著人物內心的情感,樂觀、分享、關愛他人,積極向上等等,這些潛在的精神通過閱讀傳遞給孩子們,豐富情感,在閱讀中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
1.創(chuàng)立閱讀環(huán)境。
閱讀環(huán)境是繪本閱讀的資源支持,幼兒的閱讀環(huán)境指的是閱讀機會和場所,繪本閱讀應該付諸于幼兒的生活細節(jié),教師要根據幼兒的認知能力,為幼兒提供適合幼兒特點的繪本,放在幼兒閱覽室內、班級的圖書袋或游戲場地中,這些場合,是幼兒生活經常涉足的地方,教師要引導幼兒走向自主閱讀,通過推薦生動活潑的繪本內容,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使幼兒在這些閱讀環(huán)境中愛上了繪本閱讀,對繪本內容進行認識、感知、體驗、探究,在繪本閱讀世界里徜徉。教師可以在每個閱讀日,向幼兒推薦新的圖書,并向幼兒繪聲繪色描繪圖書的內容和特點,以此來激發(fā)幼兒的閱讀興趣。
2.培養(yǎng)閱讀體驗。
中國古代前秦時期的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推動人創(chuàng)新思維的最好老師,培養(yǎng)幼兒愉悅的閱讀體驗,是幼兒教師必須掌握的重要教學手段,在教學過程中要立足于師生互動,和諧交流,在幼兒編故事和講故事的時候,教師要耐心傾聽,時而和幼兒激情互動,使幼兒有被重視的感覺,增強幼兒自我形象意識,有效互動可以使幼兒對于講故事的行為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愛上繪本當中的生動豐富的故事情節(jié),以此來培養(yǎng)幼兒的閱讀興趣;除了集體互動閱讀空間,教師還應該為幼兒提供個人閱讀時間,在幼兒個人閱讀時間內,教師采用間接指導和配合的方法,使幼兒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增強閱讀興趣,提升閱讀欲望,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3.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促進幼兒閱讀效果。
幼兒園繪本閱讀的教學方法是否有效應以考量幼兒是否主動積極思考為依據,在教學中,教師要采用多元化教學方法吸引幼兒注意力,考慮幼兒年齡段有意注意時間短的特點,教師選取閱讀內容新穎有趣的素材,喜歡模仿新鮮事物是幼兒的天性,教師可以專注這點特征,有意識地讓幼兒模仿閱讀故事中的感染力較強和重復性較高的句子,以此積累詞匯。教學中針對不同特點的幼兒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如:對于好奇心和表現力較強的幼兒,教師要多鼓勵幼兒將繪本中的故事情節(jié)用肢體動作進行表演,發(fā)揮想象力,創(chuàng)造故事內容,在快樂的氛圍中感受繪本內容。繪本閱讀教學中要采取循序漸進的方式,層層深入引導,考慮到有理解能力較低的現狀,教師在提問中對問題的設置要具有梯度,逐步進入繪本內容的理解。引導幼兒閱讀理解繪本通常分為三步:第一步,觀察。幼兒通過觀察繪本中畫面的內容,嘗試語言描繪繪本畫面;第二步,想象力。按照繪本頁數的順序,引導幼兒在理解的接觸上,大膽想象,思考畫面之間相互的聯系,塑造閱讀的科學方法;第三步,分析繪本故事前后的因果關系,培養(yǎng)幼兒推理故事情節(jié)的能力,猜測故事發(fā)展結果,培養(yǎng)獨立思考及想象創(chuàng)造力。
繪本閱讀,立足于培養(yǎng)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幼兒的健康成長奠定了基礎。繪本作為現代的一種新式幼兒故事讀本,它精致優(yōu)美的畫面充分迎合了幼兒的閱讀需求,精煉的文字和圖畫豐富了幼兒的想象力。幼兒教師應該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因材施教,在幼兒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不斷完善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
[1]劉江艷.幼兒園繪本教學的價值與實施策略[J].學前教學研究,2015(07).
[2]王宇.探究幼兒園繪本教學實施策略[J].中國教育,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