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興國縣古龍崗鎮(zhèn)源頭教學點 邱合坤
復式教學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年級的學生集中在同一間教室,在同一個教師的合理調(diào)控下,同時進行直接教學或間接教學的一種教學模式。復式教學因其具有學生多、教學內(nèi)容多、課內(nèi)自動作業(yè)多及直接教學時間少等特點,對教師教學水平及課堂教學效率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正因為復式教學有著“三多一少”的特點,使得小學復式班語文課迎來了新困惑、新挑戰(zhàn)。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小學語文復式教學有效性問題日益凸顯。新時期,如何提高小學復式班語文課的課堂教學效率,是當前每位語文老師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復式教學要在一節(jié)課的時間里同時上完兩個或兩個以上年級的課,其與單式教學相比教學內(nèi)容多、教學難度也更高。因此,教師在進行復式教學時,一定要合理安排教學時間,精心規(guī)劃課堂教學流程,絕不能隨心所欲,否則課堂教學任務便難以完成。這就意味著復式教學前老師要精心備課,合理設計教學內(nèi)容,可以說精細化的課前備課是上好語文復式課的重要前提。課前,教師要對課本內(nèi)容進行仔細分析研究,認真將知識點歸納,梳理教學難點與重點,在此基礎(chǔ)上結(jié)合學生興趣喜好精心設計教學活動。首先,備課內(nèi)容要做到精煉、簡潔、環(huán)環(huán)緊扣,并將教學重點與難點突出。其次,要選擇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例如“動靜搭配”模式、“同動同靜”教學模式及合作交流探究模式等。最后,定好教學目標并合理安排好上課時間,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不忘復習舊知識。
直接教學時間少、學生自主學習時間多是復式教學的兩大特點,這樣一來不同年級學生在課堂上就難免會有“靜”與“動”之分。而處理好課堂上“動”與“靜”的關(guān)系,使“靜”有所獲,“動”有所得,又是上好復式班語文課的關(guān)鍵。例如在一、二年級復式課《四季》與《找春天》這一課時,可這樣合理搭配“動”與“靜”:首先,同靜5分鐘。一年級:自己默讀課文,說出課文有幾部分,畫出課文中的生字。同時提問“一年有幾個季節(jié)?每個季節(jié)各有什么特點?你們最喜歡哪個季節(jié)呢?”二年級:自己默讀課文,畫出課文段落,畫出課文中的生字。同時提問“同學們,你們喜歡春天嗎?看到春這個字你能想到哪些景象呢?”其次,同動15分鐘。一年級:現(xiàn)在請同學們說一下,第一幅圖上有什么,是哪一個季節(jié)?第二幅圖、第三幅圖、第四幅圖呢?第一節(jié)草芽為什么說自己是春天?第二節(jié)提到了夏天的哪些景色呢?分析完課文后將“對”“說”“圓”“夏”等11個生字出示在黑板上,一年級學生以拼音拼讀學習為主,二年級學生組詞。這樣不僅給一年級學生搭建了發(fā)揮學習潛能的平臺,還給二年級學生提供了二次學習鞏固的機會。二年級:用一年級的生字組詞語;讀一、二段,學習生字“脫、沖、奔”;讀4~7 自然段,體會排比句特點。學習“害羞、遮遮掩掩、躲躲藏藏”等詞語……再次,動靜結(jié)合10分鐘。一年級(動):指導學生挑選自己喜歡的季節(jié)讀給大家聽,讓學生總結(jié)春夏秋冬四季的美麗,并把不懂的生字、詞語提出來一起討論。二年級(靜):練習寫生字。然后將動靜對調(diào)讓一年級學生練習寫生字,二年級學生熟讀課文并討論。最后,同動10分鐘。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摘蘋果游戲,認識生字,鞏固學習內(nèi)容。然后,組織學生自主學習、相互探討,讓高年級學生解答低年級學生疑惑,也讓低年級學生監(jiān)督高年級學生可能存在的錯誤,提高課堂效率,使二者共同受益。
復式課堂學生人數(shù)較多,且學生學習能力也大不相同,這更增加了復式教學的難度。因此,語文教師在進行復式教學時要著意培養(yǎng)課堂小助手,讓這些小助手起帶頭模范作用,激發(fā)其他學生對學習的興趣。這樣一來,不僅教師會教得輕松很多,而且課堂效率也會大大提升。小助手最好從高年級成績好、組織及自控能力強的學生中挑選。因為,高年級學生在低年級學生面前會有一種本能的威信感,他們會注重自己的言行舉止,從而起到榜樣作用。
一、二年級學生年齡都較小,活潑好動是他們的天性,他們喜歡新鮮的事物,興趣指向性較強,課堂上難以集中精力。特別對復式教學來說,教師對課堂的控制難度就更大了。因此,為了避免顧此失彼,課堂上老師必須突出學生主體地位,盡量以學生為主,以自學及活動為主。例如在學習《四季》這一課時,不一定要以課本的順序講解課文,可以從學生興趣出發(fā),選擇不同順序分節(jié)幫助學生理解、指導學生閱讀。另外,復式語文課也可引進多媒體、游戲及自主探究等教學模式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從而達到玩中求學,樂中求知的目的。
[1]高文君.談“同動同靜”復式教學模式下的識字教學策略 [J].西部素質(zhì)教育,2016(03).
[2]趙貴存.創(chuàng)新復式教學模式 提高課堂教學質(zhì)量[J].甘肅教育,2010(02).
[3]李正福,郝志軍.提高復式教學質(zhì)量的對策建議[J].中國民族教育,201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