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斌
【摘? ? 要】?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可以利用指導學生學習線描畫的機會,促使學生提高美術核心素養(yǎng)。指導學生觀察欣賞線條,鼓勵學生分析掌握線條結構,在想象中畫出自己的個性特點。這些方法都能提高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 線描畫;美術核心素養(yǎng);小學美術
線描畫指的是用線條的變化來表現事物的形體,是一種最古老的繪畫方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我通過指導學生創(chuàng)作線描畫的方式促使學生嘗試用線條和點、面的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嘗試將自己眼中觀察到的事物表現出來。在指導學生參與線描畫的過程中,學生圖像識讀、審美判斷、創(chuàng)意實踐等方面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能得到提升。
一、觀察欣賞,感知線條魅力
現代心理學認為只有讓學生親自體驗并感受現實世界和藝術作品,學生才能提升對于作品的感受,其表現能力也能得到提升。我在指導學生創(chuàng)作線描畫的過程中,也嘗試讓學生先展開觀察欣賞,嘗試從經典的線描畫作品中獲得刺激,認識到如何才能創(chuàng)作形象鮮明、線條清晰的線描畫作品。
在學習《魚的紋樣》一課時,教學的重點在于讓學生通過運用點、線、面等裝飾元素,通過繪畫、手工等各種形式自如地繪制各種各樣的魚。為了提高學生的繪畫能力,促使學生更好地感受線條的魅力,我首先鼓勵學生嘗試欣賞經典的以“魚”為主題的作品。我給學生展示的是中國剪紙中的魚類剪紙作品,并鼓勵學生思考作者如何通過鏤空的線條和色塊體現出魚的形象。學生在觀察了諸多魚類剪紙作品后,總結出了一點:“各種魚類剪紙作品中,雖然魚的形象各式各樣,但是都通過鏤空的形式展現出了層層疊疊的魚鱗形象,這可能是剪紙作品活靈活現的原因之一。”在此基礎上,我又讓學生觀察現實生活中的魚,然后對比經典的線描畫作品進行思考,探究線描畫作品在展現魚的時候,所用的手法和剪紙有什么異同性。這促使學生觸類旁通地思考,學生發(fā)現,在繪制線描畫時作者往往用線條展現出魚身體上的鱗片,雖然并未鏤空,但是黑白分明的線條和色塊也能很好地展現魚的形象。在這樣的欣賞和觀察中,學生體會到了線描畫的特點,此時再指導其嘗試繪制“魚”主題的作品,學生就會更為得心應手。
學者歌德認為鑒賞力是要靠欣賞最好的作品才能培養(yǎng)成的。我在指導學生學習線描畫時,也盡量為其選擇經典的繪畫作品,學生能逐步感受繪畫作品的魅力,進而提升審美判斷方面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
二、把握結構,調整長短疏密
要畫好線描畫,掌握事物的結構十分重要,學生要通過調整線條的長短和疏密來進行創(chuàng)作,通過寫實和夸張的有機結合來完美地展現事物。我讓學生在創(chuàng)作線描畫前先觀察事物,把握住事物的本質特征,而后再通過具體和抽象結合的方式將其畫成線描畫。
在嘗試繪制《鳥的紋樣》時,學生有幾個掌握了一些關于點、線、面和紋樣的基本知識,在此基礎上,我鼓勵學生參與到寫生的活動中,觀察真實生活中的鳥類,嘗試把握住鳥類飛翔的瞬間,并用線描畫的形式將其畫下來。在觀察大自然的鳥的過程中,學生認識到鳥的特點之一就是其羽毛,需要用有層次感的線條來展現不同部位的羽毛。此時我又鼓勵學生進行思考,讓學生探究要如何通過調整線條的疏密和長短來調整羽毛的形狀,讓畫出的鳥更為生動。學生在觀察鳥類動物時發(fā)現,鳥的羽毛可以分成若干種,剛剛出生的小鳥身上有絨毛,這些毛十分細密,在繪畫的過程中要將毛畫得細密一點,而且不能太粗,尤其是小鳥頭頸部位的羽毛,更要細一點。還有學生提出:“鳥尾巴上和翅膀上的毛都十分粗,是扁平狀的,鳥類能夠飛翔或許就是因為這些羽毛?!蔽夜膭顚W生思考要如何合理控制鳥身上各種不同類型羽毛的數量,并如何和鳥的身體結構結合起來。在這樣的指導下,學生的作品能更好地再現鳥的形象。
在嘗試創(chuàng)作線描畫的過程中,學生能逐步意識到如何才能合理變形,通過線條組合完美地再現生活中的事物,如何才能在線條對比結合中展現美。在嘗試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學生的感受更為敏銳,圖像識讀的能力可以得到全面提高。
三、放飛想象,凸顯個性特點
小學生想象力豐富,我在指導學生繪制線描畫的過程中也盡量鼓勵學生放飛想象,在繪畫中展現出自己的個性特色。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的繪畫技巧,更能讓其創(chuàng)意實踐方面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得到提高。
在學習《門窗墻》時,我用具有引導性的語言指導學生進行想象,嘗試在回憶和思考中畫出自己的特色。我提出:“隨著時代的遷移,人們已經從遠古時期的洞穴生活變成居住在高樓大廈中。那么大家是否注意過自己身邊那些普通的門窗墻呢?不同朝代的建筑物,它們的門窗墻是否有不同呢?嘗試展現豐富的想象,讓自己的思維穿越古今,畫出具有特色的門窗墻吧?!边@樣的話語促使學生展開了豐富的想象,嘗試畫出更具有創(chuàng)意的作品。如有學生想要畫的是老式石庫門的房子,為了增添年代感,學生在繪畫中除了畫出墻面以外,還添加了苔蘚等事物,體現出了墻面的斑駁感,讓人感受到了歲月的滄桑。還有的學生想要畫的是江南園林的窗,在記憶中發(fā)現江南園林有很多窗都有窗格,而且每一種窗子的窗格都有所不同,于是在繪畫中便有創(chuàng)意地繪制了帶有各種鮮花圖案的隔窗,在展現創(chuàng)意的同時也體現了對于江南園林的認識。
為了促使學生激發(fā)想象力,我還組織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這樣學生就能探討彼此的想法,獲得啟迪,創(chuàng)作更具有個性的作品。
引導學生創(chuàng)作線描畫,能促使學生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得到發(fā)展。學生能學會觀察事物,發(fā)現美,并嘗試有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美,這樣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yǎng)就能得到顯著提高。
【參考文獻】
[1]霍宏.小學低年級美術線描畫教學初探[J].讀寫算(教師版):素質教育論壇,2017(1):118-118.
[2]孟子娟.小學美術校本課程的教學策略淺析——以低段創(chuàng)意線描畫教學為例[J].少兒美術,2018(1):6-8.
[3]歐興德.農村兒童線描畫校本課程開發(fā)策略——以重慶市復興鎮(zhèn)中心校為例[J].教育與教學研究,2016(8):11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