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麗
【摘? ?要】? 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全面推進,新課程改革將幼兒教育列入重點教學范疇之內(nèi)。幼兒階段正是學生處于身心成長的初步時期,良好的教育對其發(fā)展至關重要,因此,教師在教學實踐中要十分重視對幼兒學生的培養(yǎng)與引導,采用故事教學法滿足幼兒特定學習心理,吸引注意力,為學生打下知識基礎、建立良好習慣提供教學保障。本文從實際出發(fā),對如何在幼兒教育中有效開展故事教學法展開詳細探究。
【關鍵詞】? 故事教學法;幼兒教育;有效應用;學生發(fā)展
所謂故事教學法就是教師在課堂授課時將教學知識點適當?shù)夭迦氲焦适虑榫钞斨谢蚴侵苯佑霉适麓娼虒W內(nèi)容,以故事的積累、搜集、敘述、評價為主要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幼兒在聽故事的同時了解知識并深入理解,是一種專門為幼兒教育量身定做的教學方式。在幼兒學習階段,由于其貪玩的天性,教師如果只單調(diào)機械地重復知識是根本行不通的,合理融入一些簡單有趣的小故事,不僅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還啟發(fā)幼兒思維,讓幼兒從故事中醒悟知識與道理,提高學習效率。因此,在幼兒教學實踐中,教師要積極轉變教學態(tài)度,化繁為簡,合理利用先進的輔助教學工具進行故事教學法來吸引學生注意力,為學生創(chuàng)造快樂課堂,提升教學水平、提高授課質(zhì)量。
一、豐富教學形式,通過故事教學法提高幼兒學習興趣
故事教學法是幼兒教育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式教學方法,它以故事的形式進行展開教學能夠充分吸引幼兒學習興趣,讓幼兒在興趣的帶領下更好地融入課堂學習當中。在以往教學背景下,教師通常只注重怎樣讓學生集中課堂注意力,為此制定了一系列相關紀律與規(guī)定,加強對幼兒的教學束縛,而未充分考慮到幼兒的學習天性,觸發(fā)了幼兒學習的逆反心理,限制了幼兒基礎能力的進一步發(fā)展,并阻礙了教學水平進一步提高。因此,在幼兒教育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摒棄故步自封的教學思路并積極轉變教學態(tài)度,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改變教學形式,將故事教學法充分融入到課堂教學當中,激發(fā)幼兒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活躍度。同時,教師要提高個人專業(yè)素養(yǎng),做到與時俱進,充分了解當今流行趨勢,對故事教學法及時進行創(chuàng)新式調(diào)整,順應課程改革步伐,為幼兒學習提供豐富多彩的教學內(nèi)容,幫助其更好地理解知識、運用知識。
例如在課堂上練習普通話時,教師可以提出“用普通話比賽講故事”的教學方式,按照幼兒的喜好特點給他們準備一些小玩偶或?qū)W習工具等,并規(guī)定講得越好的學生可以得到越豐富的獎品,通過這樣來激發(fā)幼兒的興趣,使其全身心地參與到課堂當中,適當加以引導,讓學生在比賽中提升普通話水平的同時鍛煉表達能力。
二、借助多媒體技術或微課,為幼兒創(chuàng)立良好舒適的教學情境
現(xiàn)代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帶來一批先進的教學輔助工具,為豐富課堂形式、增添課堂樂趣提供了有利條件。在幼兒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技術或微課視頻等教學輔助手段,將其與故事教學法適當結合,把教師單調(diào)的口頭敘述適時轉為生動形象的動畫演示或視頻播放,創(chuàng)立積極有趣的教學情境,更好地引起幼兒課堂學習興趣,吸引其上課注意力,同時也減輕教學授課負擔,提高課堂效率。教師可從學生興趣喜好出發(fā),進行教學備課,將故事按照幼兒感興趣的內(nèi)容通過動畫或視頻等形式進行播放,充分抓住幼兒的學習心理,引導其注意力集中,更好地適應課堂進行步伐,加深對知識的掌握水平。
例如在古詩詞鑒賞課上學習李白的《靜夜思》時,通過微課放映整首詩所營造的故事及情境,讓學生在視頻中感受詩人李白所表達的情感,從“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中的兩個動作分析詩人的內(nèi)心變化,最后鼓勵學生自己總結表述這首詩所表達的意思,塑造文本的閱讀與理解能力。
三、鼓勵幼兒從生活中積累故事、分享故事,提高語言和想象能力
所謂“生活即教育”,良好的幼兒教學方法離不開與實際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故事教學也不例外,它是打開幼兒學習的關鍵大門,對幼兒的魅力是無窮大的。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關鍵點,鼓勵幼兒與現(xiàn)實接軌,從實際生活中發(fā)現(xiàn)、搜尋并積累各種蘊含學習知識與生活哲理的小故事,隨后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加工整理,在課上進行交流分享,大膽發(fā)表意見,增強幼兒語言表達能力,提高聯(lián)系實際、運用實際的學習能力。同時,為幼兒學習提供充足的拓展空間,積極鼓勵幼兒展開想象的翅膀進行創(chuàng)造式思考,提高思維活躍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
例如在學習《烏鴉喝水》這一寓言小故事時,教師將課本內(nèi)容及寓意講解之后,可以鼓勵學生積極開動大腦,從實際生活的角度出發(fā)了解烏鴉喝水這一行為的現(xiàn)實可操作性,隨后,引領學生展開想象,除了課本上的做法還有哪些手段可以幫助烏鴉喝到瓶子里的水,讓學生展開積極交流討論,聽取不同角度的見解來完善自身答案。在這過程中教師不要用大人的身份嘲笑學生千奇百怪的思路,要以小孩子的心態(tài)去聆聽,以包容的教學心態(tài)幫助并引導學生找到問題答案,提高學生自信心,提升語言表述能力并豐富想象力,為課堂創(chuàng)造積極活躍的氣氛,將故事教學法的教學好處發(fā)揮到最大化。
喜歡聽故事是孩子的天性,而故事教學法正是抓住了這一心理特性,為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提供豐富有趣、生動形象的學習氛圍,吸引其注意力,激發(fā)學習樂趣,從根本上在幼兒心中建立起學習意識,為學生今后的發(fā)展提供重要的基礎保障。教師在幼兒教育過程中,要及時進行教育反思并改革,合理運用一切資源豐富課堂形式,啟發(fā)幼兒思維,同時加強與幼兒的溝通,了解其興趣愛好,培養(yǎng)其綜合素質(zhì),為幼兒往后的個人學習與發(fā)展打下堅定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富亞楠.故事教學在幼兒教育中的重要性研究[J].中華少年,2017(31).
[2]于紅霞.故事教學模式在幼兒園教學中的作用[J].情感讀本,2017(21):4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