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婕
課堂教學是傳授知識、培養(yǎng)能力、提高素質的主要方式,由于每一個學生的行為習慣不盡相同,在教學中的表現千差萬別,即便教師課前精心設計,對教學的每一個步驟成竹在胸,也會有臨場事件的發(fā)生。所謂教育機智,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意外狀況快速作出反應,采用合理恰當的措施解決問題的能力。教育機智是教師教學智慧和教學綜合素養(yǎng)的集中體現。
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出發(fā)揮教育機智的幾種技巧。
一、借題發(fā)揮,巧妙嫁接
課堂上出現與教學無關的尷尬之事,教師可以借題發(fā)揮,巧妙地把尷尬之事化解,回到教學的主線上來。
比如在學習毛澤東詩詞《沁園春·長沙》時,教師領著學生通讀幾遍以后,邀請學生自愿地進行詩詞朗誦。由于剛接觸毛主席詩詞,學生們都很緊張,沒人愿意進行詩詞朗誦,教師只好點名。被教師點名的學生猶豫了幾秒鐘,鼓起勇氣站了起來,“呼!”他不小心把同桌的杯子碰到了地上。頓時,教室里鴉雀無聲,他尷尬地待在原地??吹竭@樣的情況,教師靈機一動:“同學,你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讓我們用掌聲歡迎他上臺朗誦。”氣氛瞬間就被扭轉,他在同學們的掌聲和笑容中恢復了情緒,從容地走上了講臺。在上述突發(fā)事件中,教師用幽默的言語,讓“碰掉杯子”的響聲與“一鳴驚人”聯系上,借題發(fā)揮,恰到好處地使尷尬的局面變得緩和起來,讓—起突發(fā)事件在風趣幽默的言語中被化解。
二、以靜制動。排除干擾
如何讓學生散亂的注意力集中起來,不僅僅是強調課堂紀律,還應當運用教育機智,把學生的注意力全面吸引到課堂教學之中。
比如在講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時,教師精心準備了一段導入語,他自認為這個導人語肯定會吸引學生。上課的預備鈴已經打響,由于上一節(jié)是體育課,所以教室里還是亂糟糟、鬧哄哄的。一般的教師肯定是大聲地批評學生,學生也能夠立即安靜下來,但是強迫的安靜往往比鬧哄哄更可怕,導入語就等于是白準備了,學生從內心里也會厭惡這一堂課。而這位教師什么也不說,把一幅表現清華大學荷塘月色的照片掛在黑板上。一分鐘的時間,課堂氣氛立刻變得安靜下來,學生都被那幅畫所吸引。就這樣,這位教師以靜制動,不僅排除了體育課對于語文課堂的影響,還成功地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本上,也讓教師的導入語發(fā)揮了應有的作用。
三、避實就虛。巧加點撥
在教學的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提出一些古怪的、與教學無關的問題。教師在遇到這些問題的時候,可能不知道如何解釋,認真回答吧,解釋不清楚;如果敷衍了事,又會打擊學生的學習熱情。在這種情況下,教師不必急于回答,可以把問題返還給學生,通過巧妙點撥,把這些問題引導到教學的主題上來。
比如在講述《孔雀東南飛》一文時,學生突然提出一個與課文主旨毫無關系的問題,“左手持刀尺,右手執(zhí)綾羅”,劉蘭芝的動作和其他一般人不一樣,她是不是也左撇子???當時我的第一印象是覺得無理取鬧,但是轉頭一想,應當機智地解決這個問題。當時我的處理方式是順著學生說,文章中為什么把她寫成左撇子???只是作者的畫蛇添足?肯定沒有那么簡單。我們應當從修辭手法的角度去考慮。這時候有學生大聲喊出“互文”,然后我順著學生的說,這句話通過互文的手法寫劉蘭芝為自己做嫁衣的場景,這是作者的點睛之筆,從而引出文章主旨:塑造了焦劉夫婦心心相印、堅貞不屈的形象,也把焦母的頑固和劉兄的蠻橫刻畫得入木三分。篇尾構思了劉蘭芝和焦仲卿死后雙雙化為鴛鴦的神話,寄托了人民群眾追求戀愛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強烈愿望。
當我們遇到突如其來的無關問題,不要驚慌失措,應該保持冷靜的頭腦,先認真地分析一下,順著學生的思路去考慮,從而避實就虛,巧加點撥。
四、前后聯系。借機解圍
課堂提問是檢驗學生學習效果的有效方法,但是有的學生知識儲備不足,心理素質略差,回答問題的時候支支吾吾,有時答非所問,甚至離奇古怪,亂說一通。這個狀況下,應當顧及學生的自尊心,巧妙地引導學生前后聯系,尋找出正確的答案,讓學生回答得更加準確、從容。面對學生回答中的不足之處,教師不能一味地否定或者訓斥,而應當及時地解圍,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五、實事求是。以誠動人
有時候,教師在課堂中的穿著、表現“露丑”,成為學生談論的“笑話”。有經驗的教師往往會一笑而過,善于自嘲的教師更能讓自己擺脫尷尬的局面,并收獲學生的理解。一部分學生自己的知識面、視野寬廣,有時候會提出一些教師不太懂的問題,有的教師會回避這個問題,或者不理會這個問題,這樣往往會導致學生對于教師的質疑,從而讓學生輕視這位教師。不妨以愉快的心態(tài)與學生進行交流,客觀地告訴學生:“我不太了解這個問題,等查完資料后再回答你?!边@既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誠,還能增進師生之間的關系,從而更高效地進行語文教學。
實事求是,以誠動人,即使教師遇到尷尬的事情,也會被學生們所理解。教育機智的本質就是以誠動人,真誠的人會帶給學生不一樣的感覺,讓學生能夠從內心中贊美這個教師,教育機智的內涵正在于此,真誠待人。
由于語文是育人育心的人文學科,在教學的過程中難免觸動學生的心靈,激發(fā)學生的驚人之舉、奇妙之言,所以具有不可控制性。因此,教師要學會隨機應變,發(fā)揮教育機智,創(chuàng)造最佳的教學氛圍。從某種程度上說,教育機智是檢驗一名教師是否成熟的標志,是實現語文高效教學的關鍵所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