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潔
現(xiàn)階段初中生在語文課堂上真正能夠獲取的知識非常少,盡管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展開討論營造出愉悅、熱鬧的教學氛圍,但是大多數(shù)這樣的課堂都是華而不實、追求形式。很多初中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盡管也采用了拓展延伸教學方法,但是走偏的還是大多數(shù)。新課程標準對初中語文課堂提出的要求之一就是進行拓展延伸,不能夠局限于教材內(nèi)容,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具有實踐語文的能力,在課堂上具有較高學習效率。不斷拓展延伸的語文課堂,在幫助學生拓寬視野的同時還能夠激發(fā)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
一、拓展延伸時加強人文熏陶
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的人格和個性發(fā)展具有重大意義,良好的語文教學能夠幫助學生將人格形成、將學生的個性培養(yǎng)良好。語文課程的一大特征就是人文性,這就意味著初中語文能夠?qū)W生的價值觀、態(tài)度和情感進行積極的培養(yǎng),利用語文課程所蘊含的人文性對學生進行熏陶。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將語文教材中的人文內(nèi)涵充分地挖掘出來,不斷地拓展延伸語文教材。當然這就要求較強的人文意識應該是每一位初中語文教師都具備的。比如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一篇文章《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初中語文教師在講解這一課的時候就要將其中所蘊含的人文性,這一篇課文主要是表達一種人應該對積極面對生活,不要悲傷,即使在生活中我們遭遇了困難被生活所欺騙也要積極地面對。但是如果初中語文教師只是簡單地將文中所要表達的情感講述給學生的時候,學生是很難接收到教師所傳遞的情感信息,這樣的教學相對比較空洞。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可以才講課之前先設問,對學生提問:“到目前為止有哪位同學有被生活欺騙的經(jīng)歷?你是怎么面對這樣的經(jīng)歷的?”讓學生開展討論并闡述自己的經(jīng)歷,之后初中語文教師將詩歌中所蘊含的情感傳遞給學生。這樣學生就會被詩歌中的人文素養(yǎng)感染,進而升華自己的精神境界,也會更加深刻、具體的理解詩歌含義。
二、拓展延伸時關(guān)注思維發(fā)展
初中正是對學生思維能力進行培養(yǎng)的關(guān)鍵時期,并且在這一時期初中語文教師也要時刻關(guān)注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引導學生養(yǎng)成勤于思考、善于思考的習慣,鍛煉學生自主探究、自主感知的能力,為了達到這一教學目標,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在教學的過程中將充分地自主學習空間和時間留給學生。比如在初中語文教材中有一篇文章講述的是父母對子女的愛,《父母的心》一文講述的是一對父母幾番將自己的子女送給他人但是最后又都想方設法將其要回的故事。這篇文章中所要表達的那對父母的矛盾更深層次地表達了其對子女的愛。初中語文教師在教授這一篇文章的時候可以讓學生以小組展開討論,讓學生討論這對父母為什么要將自己的孩子送出去?為什么送出去之后他們又都想要回來?孩子是送出去好還是不送出去好?這樣的設問實際上就是在引導學生對文本內(nèi)容進行思考。在激烈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了大量的鍛煉,其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的同時還對學生冷靜思考問題的能力進行了培養(yǎng)。
三、拓展延伸時注重語言習得
語文這一門學科內(nèi)涵豐富,對于語文中所蘊含的規(guī)律,學生想要真正掌握,就必須經(jīng)過大量的語文實踐聯(lián)系才可以。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意對學生進行語文實踐教學。只有對語文教材大量的基礎之后,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才能夠得到培養(yǎng)。對語文文字進行運用是學生學習語文文字的最終目的,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時候應該對學生的語感進行培養(yǎng),引導學生積累語言,在語文實踐中對語言文字進行正確的運用和理解。語文基本素養(yǎng)包括聽說讀寫,學生在不斷培養(yǎng)這些語文基本素養(yǎng)的時候要注意進行拓展延伸。為了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能夠?qū)φZ言靈活的運用,形成語言積淀,因此初中語文教師為了讓學生對語文習得進行品位和感受,其要不斷地進行拓展訓練,將課外美文引進初中語文教學中來,盡管初中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非常優(yōu)秀,但是如果學生的語文學習僅限于教材內(nèi)容卻是不可行的。
四、拓展延伸時激發(fā)學習興趣
初中生想要學好語文這一門課程,其必須在學習的過程占據(jù)主導地位,自發(fā)主動地進行學習。因此初中語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時刻關(guān)注學生是否對教學內(nèi)容具有學習興趣,對于學生在課堂上表現(xiàn)出來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語文教師也要積極維護,不要將其磨滅掉。只有這樣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氣氛才能夠活躍起來,學生在課堂上占據(jù)著主導地位。語文教師在對學生語文學習興趣培養(yǎng)的時候,可以嘗試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在呈現(xiàn)傳統(tǒng)知識的時候盡可能采用豐富多彩的展示方法,這樣在課程上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更可能地集中。比如初中語文教材很多內(nèi)容都是通過故事向讀者傳遞一個道理,所以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對文章中描寫的故事進行表演,學生在表演的過程中發(fā)揮了自己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對于課文中的內(nèi)容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
學生在學習語文的過程中不能夠只依靠教材,更多地應該是從生活中感悟。學生在學習語文的時候其合作者、參與者和引領(lǐng)者都是語文教師,因此語文教師更應該積極地拓展延伸教學,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