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曉艷
doi:10.3969/j.issn.100T-014x.2017.26.82
摘要 目的:探討對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護理干預的方法及療效。方法:收治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按照數(shù)字隨機方式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試驗組,各25例。對照組給予常規(guī)治療,試驗組在臨床常規(guī)治療的同時,應用系統(tǒng)護理干預。結果:試驗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在采用臨床常規(guī)用藥治療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時,加強有效的心理護理、用藥指導、血糖監(jiān)測、飲食護理、感染預防以及出院指導等護理干預,能讓患者的臨床療效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顯著提高。
關鍵詞 慢性乙肝;糖尿??;護理干預
慢性乙型肝炎是臨床中發(fā)生率較高的慢性傳染病之一。在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人們的生活水平也越來越高,生活方式也在不斷改變,進而也導致糖尿病的患病人數(shù)越來越多,同時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的發(fā)生率也在不斷增加。慢性乙肝為肝細胞受損性疾病,糖尿病為內(nèi)分泌代謝紊亂性疾病,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難度大,同時臨床治療時間也比較長。本研究主要分析了對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護理干預的方法及療效,現(xiàn)報告如下。資料與方法
2014年1月-2016年1月收治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50例,全部患者均滿足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隨機分成對照組和試驗組,每組25例。對照組男12例,女13例;年齡22~63歲,平均(44.6±2.5)歲;病程2~13年,平均(6.9±0.7)年。試驗組男11例,女14例;年齡23~65歲,平均(44.1±2.3)歲;病程2~14年,平均(7.1±0.41年。兩組一般資料的分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方法:所有患者均給予抗病毒、降糖以及護肝類藥物等臨床常規(guī)藥物治療。試驗組在此基礎上給予系統(tǒng)的護理干預,內(nèi)容如下:①心理護理:患者的病程長、治療復雜,容易出現(xiàn)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因此,應加強護患之間的溝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給予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向患者解釋疾病的相關知識以及治療方法,幫助患者正確看待自身疾病,及時給予鼓勵和支持,提高治療的依從性和治愈的信心。②用藥指導和血糖監(jiān)測:在用藥治療期間,定期檢查患者的血糖水平,并根據(jù)血糖變化合理調整檢測頻率。臨床中在選擇藥物治療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時,在對患者肝功能進行有效控制的同時,應讓患者的血糖水平保持穩(wěn)定,因此盡量不選用噻嗪類利尿劑或者心得安等藥物;針對重型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要想讓降糖藥物對肝功能的刺激減少,應盡可能選擇胰島素注射,不選用磺脲類或者雙胍類等降糖藥物。③飲食護理:對于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來講,其飲食應該堅持少吃多餐的原則,應該以維生素、豆制品、新鮮蔬菜以及高蛋白食物為主,同時對甜食、糖果類的攝入量進行嚴格控制,結合患者的實際需求適當攝取熱量。④感染預防: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的體質較差,自身抵抗力不強,因此細菌感染的發(fā)生率較高;通過構建溫馨、舒適的住院環(huán)境,加強通風,保持室內(nèi)空氣清新,做好床鋪及用品的消毒和衛(wèi)生清潔工作;加強患者個人皮膚的清潔工作,勤修剪指甲等,讓細菌感染的發(fā)生率有效降低。⑤出院指導:在患者出院時,護理人員應詳細告知患者血糖的自我監(jiān)測方法和胰島素的注射技巧等;同時應詳細告知患者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戒煙戒酒,加強鍛煉,有效增強自身體質;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應告知患者定期就醫(yī),進行血糖、肝功能等復查。
觀察指標:對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和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進行觀察、比較。臨床療效判斷標準:①顯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體征、癥狀完全消失,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別為4.4~6.1 mmol/L和4.4~8.0 mmol/L,肝功能恢復正常,乙肝病毒轉陰。②有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體征、癥狀顯著改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分別為6.1~7.0 mmol/L和8.0~10.0mmol/L,肝功能基本恢復正常,乙肝病毒基本轉陰。③無效:治療后患者的臨床癥狀、體征、肝功能、血糖值以及乙肝病毒陰轉情況沒有變化。采用我院自制調查表來對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進行調查,總分100分,患者得分80~100分則為滿意,60~79分為一般滿意,<60分為不滿意。
統(tǒng)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進行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X2比較,檢驗水準為α=0.05。
結果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試驗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試驗組滿意18例,一般滿意6例,不滿意1例,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度96.0%(24/25);對照組中滿意15例,一般滿意6例,不滿意4例,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度84.0%(21/25)。試驗組對護理工作的總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討論
在社會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的過程中,人們的生活質量越來越高,人均壽命也越來越長,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的患者人數(shù)也不斷增加。肝臟具有藏血作用,如果患者發(fā)生乙肝病毒感染,則會導致血糖代謝出現(xiàn)改變,容易導致糖尿病患者發(fā)生血糖不穩(wěn)的現(xiàn)象;另外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也會對其肝功能造成影響,因此慢性乙肝和糖尿病兩者是相互影響的。
在慢性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過程中,加強護理干預有助于患者配合治療,促進康復。本研究表明,實施心理護理,有助于患者保持平穩(wěn)的心態(tài),更好地配合臨床治療;通過監(jiān)測患者的血糖變化情況,及時進行用藥護理,維持患者的血糖水平穩(wěn)定,讓藥物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有效降低;通過飲食護理,為患者補充足夠的營養(yǎng),讓患者機體抵抗力得以有效提升;通過感染預防,讓患者的細菌感染發(fā)生率有效降低,促進患者康復;加強出院指導,讓患者掌握血糖的自我檢測方法和胰島素注射技巧,并定期復查,最終促進患者康復。本研究顯示,試驗組的臨床治療總有效率、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總之,在臨床常規(guī)用藥治療慢乙肝合并糖尿病患者時,加強有效的心理護理、用藥指導、血糖監(jiān)測、飲食護理、感染預防以及出院指導等護理干預,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臨床療效和護理滿意度,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