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合木古麗·阿依達爾汗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6.27
摘要 目的:探討多索茶堿與氨茶堿治療支氣管哮喘的臨床療效。方法:收治支氣管哮喘患者200例,分為氨茶堿組和多索茶堿組,比較兩組治療效果。結果:在多索茶堿組,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肺活量、1s用力呼吸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呼氣峰流速和總有效率均顯著優(yōu)于氨茶堿組(P<0.05)。結論:多索茶堿治療支氣管哮喘的療效明顯優(yōu)于氨茶堿。
關鍵詞 多索茶堿;氨茶堿;支氣管哮喘
支氣管哮喘是由多種細胞和細胞組分參與的氣道慢性炎癥性疾病。由于病程長、易復發(fā),嚴重危害了患者的身心健康。多索茶堿是新型茶堿類藥物,具有較強的平喘效果,近年來,在臨床廣泛應用。為探討多索茶堿與氨茶堿治療支氣管哮喘臨床療效的差異,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支氣管哮喘患者200例,進行分析,現(xiàn)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支氣管哮喘患者200例,分成氨茶堿組和多索茶堿組,各100例。氨茶堿組男62例,女38例;年齡21~77歲,平均(44.6±5.9)歲。多索茶堿組男63例,女37例;年齡21~79歲,平均(44.5±6.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方法:兩組患者均禁煙、吸氧、祛痰、控制感染,用β2受體激動劑、糖皮質(zhì)激素治療等。氨茶堿組給予氨茶堿250 mg+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2次/d。多索茶堿組給予多索茶堿300 mg+0.9%氯化鈉注射液250 mL靜脈滴注,1次/d。兩組連續(xù)治療1周。
觀察指標:觀察兩組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FEV1)、肺活量(FVC)、1 s用力呼吸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呼氣峰流速(PEF)和總有效率。
統(tǒng)計學方法:所有數(shù)據(jù)采用SPSS16.0統(tǒng)計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治療后肺功能變化比較:多索茶堿組FEV1、FVC、FEV1/FVC、PEF均高于氨茶堿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多索茶堿組總有效率高于茶堿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討論
支氣管哮喘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疾病,多種細胞和炎性介質(zhì)參與了疾病的發(fā)生和發(fā)展過程,患者常表現(xiàn)為氣喘、胸悶和咳嗽等癥狀,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產(chǎn)生嚴重的影響。在急性發(fā)作期間,患者如果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治療,則可能會導致呼吸衰竭,嚴重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所以,在臨床上對支氣管哮喘急性發(fā)作治療時,關鍵在于盡早解除支氣管痙攣狀態(tài),以緩解患者的臨床癥狀,并通過治療達到消除氣道慢性炎癥、降低氣道高反應性的目的。
在臨床治療中,最常使用的藥物是茶堿類,但該類藥物的治療窗狹窄,容易產(chǎn)生各種不良反應,加重患者的痛苦和負擔。多索茶堿是在氨茶堿的分子結構的N-7位增加了3-二氧戊環(huán),與氨茶堿同屬于甲基黃嘌呤衍生物,能通過多種途徑達到降低呼吸道高反應性、解除呼吸道痙攣的目的。分析其作用機制:①抑制多種炎性介質(zhì)、細胞因子的釋放,控制慢性炎癥的發(fā)展;②抑制呼吸道平滑肌細胞內(nèi)磷酸二酯酶激活蛋白酶A及G,降低細胞內(nèi)Ca2+的濃度和呼吸道張力。研究表明,多索茶堿松弛支氣管平滑肌作用是氨茶堿的10~15倍,并且多索茶堿起效快,藥效持續(xù)時間長,臨床應用優(yōu)勢顯著。
本組資料結果顯示,多索茶堿治療支氣管哮喘明顯優(yōu)于氨茶堿,值得臨床推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