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郴州永興縣第一中學 湖南郴州 423300)
情感是教師與學生相互交流的重要方式。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隨著高興、惱怒,悲傷等情緒狀態(tài)的起伏,人體外部器官的活動會發(fā)生變化,構成教師情感表現(xiàn)的行為方式。情感的行為方式指的是表露在外的情感,即表情。根據(jù)情感器官的不同位置和不同表現(xiàn)形式,可以將表情分為三種,例舉如下:
面部表情可以反映教師的情感:當人高興時,喜笑顏開;當人哭泣時,眼部肌肉收縮;當人憤怒時,橫眉瞪眼;當人羞愧時,面紅耳赤等等面部表情傳達了更多的信息,對學生的影響很大。美國心理學家艾伯特·梅拉別恩做了許多實驗后得出這樣一一個公式:信息的總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調(diào)+55%的面部表情。從這個公式中我們可以得到啟發(fā):教師的面部表情與教學效果存在很大的正相關聯(lián)系。一位學生上課時去揪前面同學的頭發(fā)。這一動作被站在身后的老師看見了。老師沒有說什么,只是把他的手輕輕地移回到書桌上并對他微笑地看了一眼。二年后的一天這位老師收到了一封從大學寄來的信,原來是那位課堂上搞惡作劇的學生寫的,其中有這樣一句話:如果有人間我什么最難忘?我會毫不猶豫地說:老師的微笑使我終生難忘!”讓失去的微笑重新回到教師繃緊的臉上,這是教學中時刻要注意的。
我們在進行教學觀察時發(fā)現(xiàn):有的教師請學生回答問題時,手掌心向上,頻緩示意,尊重學生的人格:學生答完,尤其是對沒有回答或答錯的學生,教師把手掌心向下,頻緩示意,讓學生坐下,學生的自尊心受到保護??梢姡處熢诮虒W過程中:善于運用體態(tài)表情十分重要。英國舉止形態(tài)學專家洛弗和羅德里克提出了教師的十種體態(tài)表情(非言語行為),例舉幾種如下:(1)表揚學生:肯定地點點頭、拍拍學生的背,把手放在學生的肩上或頭上(2)指導學生:用手指某樣東西使用事先設計好的信號(如舉手讓學生起立)扳手指數(shù)數(shù),以強調(diào)次序,(3)介紹學生的觀點:舉起學生的作業(yè)本,走近某位學生。(4)否定學生:搖搖頭,或擺擺手,或用手指向某學生。下面再介紹幾種重要的體態(tài)表情:
1.教師的視線。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視線應該以前視為主,統(tǒng)攝全班學生。時常左視或右視,都會冷落一部分學生,而總是斜視門窗或眼看天花板或臉朝黑板,則表示了教師的膽怯心理。在講課時,視線要作有重點的掃動,但這種掃動不宜太頻繁。教師的視線要求前后移動。據(jù)社會心理學研究,目光接觸能補償空間距離所形成的情感溝通障礙。如果把視線重點放在前排,后排學生就會感到冷落,而把視線重點放在后排,前排學生仍然在視線覆蓋之內(nèi),不會影響前排學生的情緒。研究還發(fā)現(xiàn),相互喜歡的人相互注視的次數(shù)要比相互不喜歡的人更頻繁些。教師對某個學生給以更多的注視時,其他學生會認為教師對他偏愛,引起不滿,所以教師必須避免過多地注視某一個學生。
2.教師的手勢。手勢是富有生命力的。心理學家詹姆斯認為:身體各部分中,手的表達能力僅次于臉。手勢運用要適當有節(jié),要有變化。下面是幾種常見的手勢:(1)仰手式:掌心向上,拇指張開,其余四指自然微曲:當手部抬高時表示歡欣贊揚;當手部放平時表示誠懇征求學生的意見;當手部降低時則表示無可奈何(2)覆手式:掌心向下,拇指張開,其余四指自然彎曲。這是提醒的手勢,用于控制課堂紀律,(3)手切式:手掌挺直全部展開,手指并攏,象一把斧子劈下。這種手勢表示果斷、堅決。(4)伸指式:指頭向上,單伸食指,表示特指某人、某事、某物;單伸拇指,表示贊揚;數(shù)指并伸表示數(shù)量、對比等。(5)手包式:五個手指尖相觸,指尖向上。一般用于強調(diào)講課的主題。
3.教師的站立位置:如果教師經(jīng)常站在某個學生身邊或某一樣學生之中,就會使其他學生產(chǎn)生冷落感.教師如果一直站在講臺前,那么教師實際上是在與學生保持一段距離。如果教師經(jīng)常走到學生中間,那么學生就會產(chǎn)生一種更親近的感覺,有利于師生之間的信息交流。
4.教師的身體傾斜度。研究發(fā)現(xiàn),進入角色的教師,將身體傾向?qū)W生,臉上就更富有生氣勃勃的表情,教師的言談也會更充滿激情。這樣教師的姿態(tài)就更容易使學生感受到他的情感,幫助學生自覺掌握學習內(nèi)容。
5.教師對學生討論小組的安排。人們易于與坐在自己身邊的人交流感情。所以學生與同桌的同學交談比坐在對面的人交談更自 然些。
曾經(jīng)有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讓8位實驗對象(4男生4女生)通過朗讀若干詞語以表達10種不同的情感(憤怒、害怕、高興、妒忌難受、緊張,驕傲,悲傷、滿足、同情),然后由30名評判者來分析。實驗結(jié)果證明:通過沒有實在內(nèi)容的聲音形式,也可以溝通情感。因為情感發(fā)生時常伴隨著語音的高低強弱,語調(diào)的輕重緩急,以表示情感的不同色度。如同樣說“你是個好學生”,但教師在歡樂、驚奇、疑惑、憤怒、輕蔑時,其音調(diào)是不相同的,表達的意思也不一樣。正因為這樣,學生可以通過語言的音調(diào)、語音去辨認教師的心情,去領會言外之意。
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只有學會用15種至20種音調(diào)來說‘到這里來”的時候,只有學會在臉色、姿態(tài)和聲音的運用上做出20種風格韻調(diào)的時候,我就變成了一個真正技巧的人。”教師恰當?shù)剡\用表情變化,傳神達意,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如:有些學生被老師叫到黑板上演算,手足無措,當學生看到教師笑容可掬(面部表情),或走近自己身邊拍拍肩(體態(tài)表情)或和藹地說“不要慌,這個題目不難”(聲音表情)時,學生會感到很大的寬慰。又如,在課堂上,教師可能一次又一次地用言語來維持紀律,可以借助表情。如果有一個學生不專心聽課,教師可以用一種表情來調(diào)節(jié):(1)突然停止講課;(2)用手勢或動作給予暗示;(3)用警告的眼光看他許久;(4)站到這個學生身邊去;(5)用手摸摸他的頭。這樣既能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又不至于分散全班學生的注意力。在課堂上,教師和學生總是發(fā)生各種情感的交流,教師的表情變化隨時都處在被學生感知之中,從而對學生產(chǎn)生潛移默化的影響?,F(xiàn)代心理學家一致認為,教學活動中師生的良好情感體驗可以提高智力水平,促進學習效率。教師情感表現(xiàn)的研究為改進課堂教學提供了一條有效的途徑。
當然,教師的表情和言語是一個整體,要把兩者結(jié)合起來運用。這樣,可以使學生在接受言語信息的同時,得到生動的形象。從心理學上講這樣能使多種形式的信息同時作用于學生的大腦,以刺激大腦兩半球同時活動,使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和諧統(tǒng)一,這樣產(chǎn)生的多種聯(lián)系能使學習更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