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恩施州巴東縣官渡口鎮(zhèn)初級中學 湖北巴東 444300)
那么,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們應該從哪幾個方面入手,加強名著閱讀的指導呢?
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點。新課程標準指出,學生通過閱讀積累信息,對世界展開認知,培養(yǎng)自己的思維能力,提高審美能力。閱讀的目標是有益于人的發(fā)展,閱讀必須向課外拓展。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九年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 400 萬字。教師要有計劃地安排學生閱讀名著,讓名著閱讀成為學生語文學習的重要內容。教師要善于給學生“減負”,讓學生從題海中走出來,讓學生在閱讀天地里自由漫步,廣泛閱讀名著,從而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鼓勵學生積累信息,提升閱讀興趣,變任務為內需,主動多讀名著,達到并超過 400 萬字的目標。
名著閱讀,不僅僅要了解對有關名著常識和故事梗概,更要把握名著的主要內容,個人的閱讀體驗。因此,我們強調指導學生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從而強化學生個人情感的獨特體驗和高尚思想情操的熏陶。要指導學生學會摘抄,把自己喜歡的段落摘抄下來分類保存、閱讀、品味。同時可以制作讀書卡,根據(jù)個人的興趣愛好和作品的不同,嘗試做各種摘抄讀書卡,積累自己的閱讀收獲,從而為寫作提供素材,留下自己的閱讀軌跡和心路歷程。學生在閱讀文學名著的過程中完成和作者的對話。學生單純的心靈在名著濃郁的情感世界里回旋激蕩,稚嫩的思想在深邃廣博中閃爍著智慧的火花,引導學生及時捕捉,記錄下來就會成為永恒的風景,讓學生對名著再創(chuàng)作,成為自己真正擁有的精神財富。有了學生自身閱讀體驗的這些書,墨香氤氳,學生的知識儲量增加了,品德修養(yǎng)和審美情趣也自然會得到提升。
新課程標準特別強調:“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边@就要求我們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自由的閱讀空間,讓學生自己選擇、感受。名著世界如煙海浩瀚,是廣闊深遠的天地,應當讓學生自由馳騁。教師要有計劃地引導學生閱讀,教師應該充分發(fā)揮指導者的作用。我們要幫助學生喜歡名著,從而深入閱讀名著,感受名著的親切細膩,以及它帶來的深沉的震撼和久遠的回味。語文課本的教學可以走進近名著,讓學生自由閱讀,感悟名著的無窮魅力。
例如指導閱讀《駱駝祥子》時,先引導學生聯(lián)系寫作背景,感受京味十足的富有表現(xiàn)力的語言美。然后進一步要求學生著重從以下三個方面做讀書筆記:①精彩景物描寫的段落;②祥子人生不同階段的外貌、神態(tài)、心理活動描寫有何不同;③簡單評價祥子。然后與同學進行交流,體會景物描寫的細致入微、生動形象和人物刻畫的細膩,進一步感受老舍先生親切、新鮮、恰當、活潑味兒的語言魅力。
學生自由閱讀,放手讓學生獨立地與文本展開對話,去理解,去表達。從而在閱讀實踐中理解和體驗,汲取名著的滋養(yǎng)。名著的博大精深必定有若干個切入點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學生記錄下這些最真最深的點滴感受,從而豐富自己的閱讀體驗,這對于學生來說,是輕松愉快且富有意義的事情。
閱讀要內化成為一種持久的活動,變成學生自覺自愿的行為,我們就要充分肯定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與理解。老師的贊賞,同學的肯定,學生在閱讀中的滿足感都會讓學生帶著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更廣泛的閱讀中。
學校和教師應當創(chuàng)設條件,讓學生多方位展示閱讀成果,讓學生的成就感和閱讀動力形成一種良性循環(huán),讓學生從中獲得更多啟發(fā),思維空間得到拓展,閱讀質量進一步提高。蕭伯納曾說:“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流之后,我們就各有了兩種思想?!泵喿x交流是學生閱讀體驗和閱讀情感的一種碰撞和融合,交流在閱讀中的價值往往是我們意想不到的,它是名著的一種必需。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交流,放手讓學生在活動中自由發(fā)揮,可以讓學生撰寫讀書筆記、設計名著閱讀心得的墻報、主辦讀書報告會等,讓學生在讀這些活動中交流自己的讀書心得,展示自己的閱讀成果,介紹自己所讀的書,描述自己的理解和思考,袒露自己讀書的困惑,接受同學的質疑,完成答辯。通過這樣的交流,學生的思維積極活躍,思維空間得到拓展,閱讀質量得到提高,更重要的是,學生的閱讀熱情被激發(fā),名著閱讀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組成。
總之,名著閱讀對于中學生來說,是一項長久、艱巨卻有重要意義的活動,在名著閱讀的過程中,學生們的熱情被點燃,思想被打開,在字里行間中獲得滿足體驗與提升。教師要善于引導,采取多種方法,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名著閱讀成為學生的內需,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陶冶學生的高尚靈魂,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