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洮南市福順鎮(zhèn)中心小學 吉林洮南 137124)
在過去傳統(tǒng)的小學教育當中,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無論是老師與學生之間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問題。例如因為不少老師的教學理念還停留在過去傳統(tǒng)理念上,在與學生交流和溝通的時候大多會習慣性的帶入“嚴師出高徒”的理念,從而表現(xiàn)的過于嚴厲,在無形之中給學生帶去了很大的精神壓力,在這份精神壓力的影響下,許多小學生都自然而然的將老師“妖魔化”,師生之間的關(guān)系自然很難和諧;而在學生之間的關(guān)系上,不少學生都是三五成群,等于是間接把整個班集體分割成了十數(shù)份乃至數(shù)十份,對于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來說增加了不少的難度。因此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應當借助外力將自己與學生緊密的聯(lián)系到一起,構(gòu)建更為和諧的關(guān)系,以此來帶動班級管理工作的有效進行。[1]
作為小學生在學校中的家長,小學班主任的習慣、個性、情緒與思想往往對學生有著非同尋常的影響力,不少學生都在潛移默化中就受班主任的影響而形成了一些習慣和思想,就如同俗話所說“兵熊熊一個、將熊熊一窩”是一個道理。所以在小學教育當中,作為班主任應當充分意識到自己與學生之間的緊密關(guān)聯(lián)和影響,在日常教學與生活當中,不但要從思想上對學生進行引導,更要通過以身作則的方式去帶動學生的成長與進步。例如通過讓學生了解到好的習慣能夠起到提高生活質(zhì)量的效果,而不好的習慣看似更輕松卻有著很多的隱患;例如情緒的好壞除了會影響自身的判斷與事物發(fā)展外,也會對身邊的人造成一定的影響;再例如學習興趣等心態(tài)更是對事物的結(jié)果有著決定性的影響等。通過日常生活中的點滴相處,最終影響到學生的思想與言行。同時考慮到小學生大多具備著極強的模仿能力,所以在班級管理的同時,班主任也可以通過嘗試將自己對學習的理解、對生活的理解與學生進行分享,將自己健康、積極的一面?zhèn)鬟f給學生,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健康、茁壯的成長。[2]
受應試教育大環(huán)境的影響,在小學教育當中不少班主任都習慣性的用學習成績?nèi)ズ饬恳粋€學生的優(yōu)與劣,在這種單一的“評價標準”,學生本身的個體差異、家庭環(huán)境、興趣愛好等因素導致有些學生總是會表現(xiàn)的比其他學生要差一些,甚至有些時候即便這些“差”生在其它方面表現(xiàn)的格外突出,也很難得到老師的肯定,在優(yōu)點難以得到賞識、肯定的前提下,不少學生即便獲得成功也很難從中獲得成就感,繼而給學生的心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實際上應試教育的“擇優(yōu)”標準雖然相對來說較為公平,但依然有著它不科學的一面,因為就像是世界上沒有一模一樣的兩片樹葉一樣,每一個學生從出生就是與眾不同的,學習成績的好壞僅僅能夠驗證他們諸多特性中的其中一種,所以并不能用來評價學生甚至是給學生打上標簽、否定學生的未來。所以在小學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當中,班主任應當在日常生活與教學當中更深入的去對學生進行了解,從而得知學生的個性及喜好,優(yōu)點與缺點,以此來找出每一個學生的根本問題所在,了解學生為什么會在某些問題上做出那些選擇,最終根據(jù)對學生的了解去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教育、管理,從而得到學生的認可。例如對于平日里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來說,實際上即便是老師不去批評他們,他們也會因為長時間的落在別人后面而在自己的內(nèi)心深處烙下自己是個笨學生的想法,久而久之使學生產(chǎn)生自卑的心理,所以在面對這些學生的時候,作為班主任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鼓勵、引導及肯定,同時去幫助學生找到屬于他們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意識到是自己的長處沒有得到發(fā)揮,以此來讓學生逐漸走出自卑的陰影,建立起學習信心,從而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習成績自然就能夠有效的得到提高;而看似較為叛逆,總是調(diào)皮搗蛋的學生,實際上僅僅是想要通過調(diào)皮搗蛋去獲得老師與同學的關(guān)注,而時間長了使他們把調(diào)皮搗蛋當成了習慣乃至本能,所以在面對這些學生的時候,老師應當給予其更多的關(guān)懷與耐心,以父母的角度去對學生進行教育,讓學生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愛,從而在根本上改變學生,讓學生打心眼里認可老師、將老師視為朋友,使班主任成為這些學生亦師亦友的存在,也為將來的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3]
眾所周知,對于小學生來說,游戲往往有著不同一般的吸引力,在日常生活中不少學生甚至會為了玩游戲而廢寢忘食,自然也就沒有足夠的精力能夠投入到學習中去,也正是因為如此,不少老師和家長都努力通過“堵”的方式盡量避免讓孩子和游戲這一“洪水猛獸”接觸。然而實際上小學生之所以喜歡玩游戲,一方面是游戲本身具備很強的趣味性在吸引著他們,另一方面是玩游戲的時候他們能夠通過“升級”、“變強”形式的反饋得到滿足感,讓他們得到肯定,尤其是對于那些在學校、家庭中都很少得到鼓勵和贊賞的學生來說,在游戲里更是能夠得到歸屬感,隨著得到的快樂越來越多,在學生內(nèi)心深處逐漸形成了“游戲等于快樂”的概念,才使得學生更喜歡玩游戲而不愿意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所以在小學日常教育當中除了督促學生進步外,作為班主任也應當及時的給予他們鼓勵和贊賞,讓他們能夠像在玩游戲一樣及時的得到反饋,也能夠感受到自己時刻都在被老師所關(guān)注著,從而讓學生能夠從自己的進步中獲得成功的喜悅,以此來推動學生在主觀意愿上想要變得更好。
在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工作當中,班主任應當時刻關(guān)注著學生的動態(tài),嘗試以多個不同的角度去看待、處理問題,給予學生更多的耐心與愛心,讓學生能夠在更輕松、更快樂的心態(tài)下接受小學教育,從而讓小學生能夠在和諧的班級氛圍中快樂學習、健康成長。希望筆者的淺見能夠起到拋磚引玉的效果,讓更多的小學班主任參與到討論中來,將自己對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認識與其他老師進行分享,從而為小學生提供更好的小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