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強
摘 要:新課標中明確提到:“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yǎng)?!迸c此同時,語文又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語文課程應致力于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形成與發(fā)展。語文課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決定了它在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地位。
關鍵詞:小學教育;后進生;轉化
一、后進生產生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重視不夠。隨著進城轉學孩子越來越多,孩子父母為了生計種田打工,只好在縣城租房讓爺爺奶奶照看,爺爺奶奶一來就相對嬌慣孫子,二來教育思想普遍落后和保守。思想觀念的落后是導致后進生產生的原因之一。
(二)教師的教學水平和能力。前蘇聯(lián)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寫道,后進生產生的根本原因是教師教學中未考慮到學生的差異性。在平時教學中,我們不論在課堂上,還是布置作業(yè)時,總喜歡“一刀切”,這樣方便,我們總是很少按照學生差異去授課,去布置作業(yè)。早在兩千多年前的偉大教育家孔子就倡導“因材施教”,但做起來談何容易。
(三)學生自身存在問題。后進生學習習慣不好,學習興趣不高,自我管控能力差,沒有奮斗目標等,這些都是他們的共性。
二、后進生轉化的措施和方法
(一)重拾后進生學習的自信心。改變一個人重在改變一個人的心智,后進生絕對是對學習失去信心的,對學校生活厭煩極致,讓他們懷著這樣的恐怖心理學習,方法再得當,效果也不一定好。任何人都有一種被重視的欲望,后進生也如此。和后進生多交流,打開他們的心靈忌憚,讓他們愿意跟老師溝通,做到這一點肯定有難度,由于長期的被邊緣化他們的思想是封閉起來的。在當前環(huán)境中,他們的成績讓老師頭疼,學生自然看不起他們,導致他們對班級事物漠不關心,感覺自己是班級的中的“多余者”。
(二)教會家長家庭教育的方法。針對后進生,家校聯(lián)系是必不可少的,但我們有時候忽視了家校聯(lián)系的動機和方法,教師職業(yè)道德中明確提到,教師和家長是平等的,在交流中要相互尊重和理解,但個別教師聯(lián)系家長,不是為解決問題而聯(lián)系,而對家長更多的是一種刁難,這使家長對老師的電話很恐懼,不愿意接聽。有一學期我接任了一個班語文,三四周后我跟后進生家長逐一進行了聯(lián)系,當打完電話,我很納悶,為什么家長態(tài)度一個比一個差,百思不得其解,過后我了解到,那些家長已經煩透了學校老師的電話,老師電話一來不是責備孩子作業(yè)未寫完,就是讓家長來學校陪著寫完,這種對家長的為難肯定會讓家長很反感,這樣的家校溝通方式,結果是回家后家長對孩子暴打一頓,更加拉大了教師、學生、家長三者的距離。在家校溝通中,教師更多的應該是了解孩子的問題,和家長分析產生的原因,最后和家長共同努力解決問題,同時給家長提出配合學校教育的一些建議。
三、“精準扶貧”努力提高成績
后進生知識欠賬較大,要想趕上其他同學,很有必要給他們“開小灶”,同時要降低對他們的要求。(一)培養(yǎng)良好的聽課習慣。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也是教育教學提升的主要依靠。在課堂上我發(fā)現(xiàn)后進生普遍的缺點,即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愛做小動作、不回答問題、喜歡左顧右盼等,所以我要求后進生上課首先要坐正,課堂不需要的用具全部放入抽屜,兩手放在桌面上并且右手放在左手上面,該寫的時候寫,通過這種方式降低思想不集中的表現(xiàn)。(二)培養(yǎng)有效的聽課方法。后進生上課不會聽課,時間一長自然思想不集中,即“人在課堂,心在會場”。我要求他們跟上老師的思路,積極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簡單一些的問題可以交給他們回答,老師不失時機的鼓勵他們。同時要求他們做好筆記,書上重難點要勾畫批注,課堂上難理解的進行記錄。與此同時,安排同桌監(jiān)督提醒他認真聽課,小組討論時,同桌督促他必須積極發(fā)言,發(fā)表自己的認識和見解。(三)養(yǎng)成獨立完成課后作業(yè)的習慣。課后作業(yè)是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和知識的鞏固,后進生普遍完不成課后作業(yè),在班上,我安排一名小組長督促他按時完成課后作業(yè),作業(yè)完成情況要及時向我匯報,作業(yè)批閱下發(fā)后要督促后進生一定更正。對于后進生來說,錯題相對較多,務必要督促他們及時更正,更正后再批閱,有些錯誤老師可以適當給予講解,加以鞏固。(四)以“罰”促學,加強課后輔導。對于學習,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在后進生轉化中,一定要做到日日清,當天的學習任務必須當天完成,學習任務可以根據后進生的知識水平決定,如若完不成,則要犧牲他們最喜歡的課外活動時間,到時安排課后輔導小組長檢查過關。后進生為了能夠自由支配課外活動時間,他們一定會想方設法在課外活動前完成當天的學習任務。
四、明確自己的人生奮斗目標
著名教育家、教育理論家傅東纓說過,船向著目標行駛,那叫航行;船漫無目的地運動,那叫漂泊;人生向著目標前行,那叫進步;人生無目的地拼搏,那叫折騰。后進生大多沒有人生理想,缺乏自信心,作為一名教師,引導學生鑄就高遠的人生目標很重要,讓孩子了解古今中外的榜樣式的人物,更要讓學生了解當下我們的生活環(huán)境,為孩子確立人生奮斗目標而努力,在人生前進的道路上讓目標引領學生終生奮斗!
后進生轉化首先改變的是學生的思想,其次是學習習慣,提高學生成績容易,但要培養(yǎng)他們對學習的興趣難。師者,傳道授業(yè)解惑也,要讓學生對科學文化知識產生興趣,并且不斷地努力奮斗,從知識的海洋中攫取力量,還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不斷努力,堅持不懈,積累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