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光華
【摘 要】 人們都習慣稱小學生語文姓“小”,語文教學中人們也都在思考著“兒童語文”的教學問題,這都給人們以深刻意義上的啟迪,小學生畢竟是小學生,我們的教學不能好高騖遠或揠苗助長。
【關鍵詞】 習作教學;小處著眼;策略思考
在平時的小學語文教學中,人們都在思考著學生的習作水準和能力怎么會如此低下,也都在揣摩著自身的習作教學沒有少花費力氣,為什么還是事倍功半,甚至就是自身所感到的少慢差費。其實,多是由于大家在具體的習作教學中未能夠關注到小學生的實際情形,用一句話來說,就是沒有關注小學生習作姓“小”的問題。小學生習作姓“小”,需要做出的思考和實踐是普遍的,具有的意義也是相當深刻的,現(xiàn)結合自身平時的教學談及相關的思考,權且拋磚引玉。
一、小學生習作姓“小”需思考讓學生去寫想寫的東西
曾有一美術教研員這樣告訴我:小孩子的美術教學,不要想讓小孩子能夠畫出令人滿意的東西來,只要小孩子高興,想畫什么就讓他去畫什么。因此,她讓自己的“徒弟”在自己為其所準備的黑板上去涂涂、畫畫,什么都可以。這給人們以怎樣的啟迪?小學生的圖畫應當是姓“小”的,這又給我們小學生的習作教學以這樣的啟示:小學生的習作也應當姓“小”。小學生的習作又如何能夠姓“小”?從相關意義上說,這與人們所秉承的思考似乎多少存有格格不入的地方。如在讓學生進行習作訓練時,人們都期待學生能夠寫出具有明確的中心思想和特別突出主題的文章來,這就導致小學生不能將自己想寫的東西寫出來,從而使多少學生提筆不能寫文,感到習作在選材上困難重重,甚至在習作選材上捏造事實,多寫出一些假、大、空的令人實不可信的文章。由此,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一切為了學生,小學生的習作必須姓“小”,需讓小學生寫自己想寫的東西。在平時的寫作中,多讓學生寫見得最多的花草樹木、豬貓羊狗,多讓學生寫天上飛的、地上爬的種種動物的變化和有趣,多讓學生去寫雨、風、山、水。小學生對這些萬物生靈都極有興趣,所寫出來的文章也是極具價值的。
二、小學生習作姓“小”需思考讓學生去寫感興趣的東西
我們完全可以這樣說,小學生對所見到的一切事物的認識都極具個性特點,如一只狗吠的聲音,小學生所產生的興趣是不一樣的,有學生以為狗吠的節(jié)奏感強,是很有趣的,有學生以為狗吠的聲音響亮,是很有趣的,也有學生以為狗邊跑邊吠更是十分有趣。那么學生寫狗吠時,我們就不必強調學生完全要興趣相同,更不必強調學生面面俱到。甚至有學生對寵物狗是極感興趣的,但有學生對那些流浪狗也具有一定興趣,有的很同情流浪狗,那么讓學生去寫狗,就不必非讓學生去寫那些打扮得如同小孩一樣的寵物狗。另外,一些學生生性不喜歡狗,他們極為喜好小貓,那么讓學生寫動物時,學生寫狗行,寫貓也行;寫小兔行,寫小雞更行;寫青蛙行,寫蛇也可。人們應當?shù)贸龅慕Y論是小學生習作姓“小”需思考讓學生去寫感興趣的東西。所以,在平時學生的習作中,可多以“有趣的——”為題讓學生進行半命題習作,整個班級學生所呈現(xiàn)出來的“有趣”就是豐富多彩的。如學生以自己稚嫩的筆寫出天空烏云變化的有趣,寫出蛇游于河水中的蜿蜒有趣,寫出青蛙跳躍的有趣,寫出小雞啄食的有趣,寫出鴨子游泳的有趣。學生不僅僅去寫動物的有趣,也還會寫出許許多多卡通人物的有趣,甚至還會寫出自身生活中的許多趣事來。如有學生知道雞可下蛋,平時觀察到了母雞下蛋,于是帶著強烈的興趣去觀察公雞下蛋,這是多么生動有趣的事。學生寫出對相關生物現(xiàn)象產生錯覺的趣事,也是相當令人啼笑皆非的。
三、小學生習作姓“小”需思考讓學生去寫有意思的東西
學生習作從相關意義上說是文筆的磨煉,也應當是意志上的磨煉。從許多學生的習作看,其文筆不是那么盡如人意的,語言不通順流暢,也不夠生動形象。小學生存在如此現(xiàn)象是不甚奇怪的,因為小學生的文筆水準是比較低下的,但人們不能將錯就錯,不能對學生提出過高的要求,但也不應放松學生習作的嚴格要求。小學生習作姓“小”,需要思考讓學生去寫有意思的東西。作為教師,必須建立起崇高的使命感,必須具備足夠的思想認識,小學生的習作不僅僅就是為了語言運用技能技巧的提高,還應當滿足個人發(fā)展需求。小學生的為人,不僅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做法,應當是看到相關事物、人物以及某些事情的美。小學生能夠看到美,需要具有一定的思考和方法,需要對具體習作對象進行有質量的思考。讓學生進行有質量的思考,我們多是有范本可學的,如古人所寫的《鵝》,寥寥數(shù)字使勾勒出鵝的外形美,讓一只只鵝給人以生動的美。平時的語文教學,不妨讓學生多思考:自己所寫的對象有哪些方面的與眾不同?讓學生多產生這樣的感覺:與眾不同才是奇葩。讓學生圍繞自己的寫作對象進行比較多角度和廣范圍的思考,學生思考得越是廣泛,就越能夠使自己所寫的事物給人以趣味性。思考讓學生寫有意思的東西,具體的方法不是教出來的,而是讓學生從具體豐富的習作實踐中去獲取。學生比較具體的習作實踐也不只是個人的訓練,也包括同學相互之間習作智慧的凝聚,如讓學生之間進行具體習作的交流,就是比較理想的策略。學生在進行交流時,注意進行相關技巧的切磋,使學生思維對所描寫的內容進行智慧的碰撞,以提升所寫事物的趣味性。
小學生習作真正姓“小”是利于小學生習作的。對于小學教師而言,真實意義上使習作姓“小”的思考并不簡單,需要人們去披荊斬棘,孜孜以求。
【參考文獻】
[1]倪文錦.怎樣看小學生寫作核心素養(yǎng)[J].語文教學通訊,2017: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