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由江
(甘肅省康縣陽壩鎮(zhèn)中心小學 甘肅 康縣 746500)
朗讀在語文教學中是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不可忽視,可是在我們現(xiàn)在課改的課堂上卻缺少了瑯瑯的書聲。
在語文教學中,朗讀是最重要的訓練。朗讀是一種讀出聲音的閱讀方式,就是把無聲的文字變成有聲的語言,是對文字信息的再創(chuàng)作。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朗讀是閱讀的起點,是理解課文的重要手段。朗讀有利于發(fā)展智力,培養(yǎng)情感,獲得思想熏陶。語文閱讀教學應該立足文本,強化朗讀訓練,在讀中理解,在讀中感悟,在讀中升華。
朗讀,是閱讀教學的一種基本課型,是閱讀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一環(huán),也是一個靈動多姿的教學細節(jié)。成功的朗讀教學一定是層次非常細膩,過程非常生動,形式非常活潑的。反過來說,沒有朗讀的語文課不是完美的語文課。
《語文新課標》對于小學階段學生的目標是“能用普通話流暢地朗讀,恰當?shù)乇磉_出文本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閱讀感受?!笨梢娪懈星榈睦首x課文對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學生獲得情感體驗同時感受祖國文字之優(yōu)美的重要途徑。因此本人認為要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要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教師首先要知道“為什么要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古人讀書有“因聲求氣”的說法?!奥暋本褪锹曊{(diào)的抑揚頓挫,“氣”就是氣勢和感情?!耙蚵暻髿狻本褪菑娬{(diào)以朗讀為主線,在朗讀中感受作品的語言,領(lǐng)悟作者的氣勢和文法,探索語言的內(nèi)在含義、情味和形態(tài),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的范讀對學生朗讀水平的提高以及語文素養(yǎng)的達成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教師充滿感情的范讀不僅能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而且能使學生在聽讀時理清文章的脈絡,還能為學生提供仿讀的對象,從而提高學生的朗讀水平。感受作品的語言,領(lǐng)悟作者的氣勢和文法,探索語言的內(nèi)在含義、情味和形態(tài),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上的共鳴。如對李白的《將進酒》一文的講解,先播放課文錄音,后多次進行片斷范讀。學生通過聽教師范讀體會到李白內(nèi)心的壓抑之情,更可喜的是,在檢查學生讀書時,學生的朗讀非常精彩,與老師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上新課之前,先讓學生自己動手預習,看準字形,查找字音,先“讀”為快。要求學生在朗讀過程中,不添字,不減字,不顛倒重復字詞,嚴格要求自己反復誦讀,達到文暢氣順的地步。在學習過程中,以小組為單位用開展朗讀比賽等活動,訓練、提高學生的朗讀興趣和能力。
不正確的讀音、斷句要靠讀出聲音來發(fā)現(xiàn)和糾正。生僻字、多音字,是學生最容易讀錯的。文言文的斷句出錯頻率也高,有學生朗讀辛棄疾的《破陣子》,將“馬作/的盧/飛快”誤斷成“馬作的/盧/飛快”,如果只默讀不朗讀,錯誤也許就會在沉默中被掩蓋。放聲朗讀,錯誤也就暴露出來了,老師同學加以指正,牢記于心,或許以后再也不會出現(xiàn)類似錯誤。
讀準了字句,掌握了音節(jié),熟練朗讀,從整體上把握文章脈絡,透徹地領(lǐng)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與文中人物對話,與文中高尚的道德情操產(chǎn)生共鳴,并內(nèi)化為自己的情感意志,即由文字、文章上升到文學,上升到對文學的品味、鑒賞的層次。學生在朗讀過程中要由文字轉(zhuǎn)化為自己經(jīng)歷過的場景或者想象中的畫面,讀“山”便會有山之巍峨雄壯,讀“?!北銜泻V┐笊铄?讀“水”便會有水之洶涌或流暢。一篇文章,在熟讀以后,可要求學生閉上眼睛想像,仔細揣摩文章的思想感情,并相互探究由此而獲得的真切感受??孔x靠吟取得的效果,靠講靠分析是永遠得不到的。讀來的東西感受最深,掌握最牢。也只有這種能夠帶給學生內(nèi)心的震撼和無言的感動的教學,才能讓學生的思維動起來,讓課堂活起來,吸引他們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語文學習中。
小學語文教師應通過良好的朗讀訓練,為學生進行有效的朗讀示范,教給學生正確的朗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形成良好朗讀習慣,珍視朗讀的獨特感受和體驗,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可以充分發(fā)揮朗讀的作用,使學生的語感得以形成,審美情操得到陶冶,促進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朗讀是我國幾千年傳統(tǒng)的語文學習方法,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這些話無不告訴我們朗讀的重要性。所以,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關(guān)注對學生的朗讀訓練,讓美讀吟誦回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