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云陽縣南溪中學 重慶 404500)
教學語言是一種藝術,是教師傳授知識的重要工具之一,也是體現(xiàn)教師語言表達能力的重要標準。恰當?shù)慕虒W語言對提高教學有效性,推動教學活動有序進行有著不容忽視的重要作用?,F(xiàn)階段我國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學者所使用的教學用語仍存在一定的問題,如:缺乏創(chuàng)新性、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很乏味,對學生的激勵和鼓勵效用不明顯等。本文主要從教學語言的角度出發(fā),淺析了如何使用恰當?shù)慕虒W用語,激發(fā)學生對教學活動的興趣,進而提高語文教學的質量水平。
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的動力”,要想提高語文教學語言的有效性,教師還需提高語言的趣味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主動的進行學習。教師趣味性的教學語言,還可以緩解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愉快的氛圍中進行學習。例如,在教授“女媧造人”的相關內(nèi)容時,教師不在像以往一樣,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進行相關知識的講解,而是利用趣味性的語言吸引學生的興趣。在教學時,教師可對學生說“今天咱們不講課了”,學生們頓時歡呼,教師接下來說“咱們今天講故事,講女媧造人的故事,有哪些同學知道這個故事”,很多學生大聲回答知道,于是教師說“女媧用土和著水,捏成了人的樣子,于是就有了人類,由此來看,我們都是泥做的,同學們以后不要洗澡了,小心把自己沖沖沒了”,這種幽默的語言,引起了學生發(fā)笑,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下,完成了此篇文章的學習。
基于語文學科的嚴謹性特點,要求初中語文教師在執(zhí)行教學任務的過程中,要適當采取與學科教學特點配套的教學方式,以及采用豐富的教學語言來完善教學過程。如教師自身的教學專業(yè)詞語概念要明晰,而且要避免頻繁使用無意義口頭禪,課堂中的語言表達要盡可能做到精煉。尤其是在語文課文課堂教學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根據(jù)范文體裁的不同,選擇不同的教學語言,進而與課文的題材相協(xié)調(diào),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升。例如在教學散文時,教師要盡量選擇抒情的語調(diào),緩慢的語速和富有才情的語言,帶領學生一同領略散文語言的優(yōu)美。而說明性或議論性的文章,教師就應該選擇簡潔明了、思維清晰、科學嚴謹?shù)恼Z言。
提問教學是教師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時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重要方式,老師在教學中適當?shù)倪M行提問,不僅可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還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探索問題的辦法和途徑,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例如:在鄒忌諷齊王納諫《戰(zhàn)國策》教學中,老師引導學生進行閱讀第一段,第一段內(nèi)容從鄒忌與徐公比美寫起,三問三答,非常的精彩,他們身份不同,想法不同,語氣也各不相同:其妻由衷的愛戀之情、其妾畏懼拘謹之情、其客的阿諛奉承之情都要讀出來。讀完詢問學生,鄒忌為什么要向齊王進諫?突出了鄒忌什么特點等問題,讓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回答。又如在學習《記承天寺夜游》時,在文章的的最后“但少閑人使悟兩人者耳”一句中“閑人”兩個字是教學的難點,教師可以向學生解釋這篇文章蘇軾所表達的感情,來此來向學生提問“作者為什么要自比閑人”即引起學生的思考,又達到傳授知識的目的。通過這樣的方式提高課堂的活躍程度,讓學生積極踴躍的思考并回答,提高課堂的效率。同時,也可詢問學生讀完這些內(nèi)容所疑惑的問題,讓學生進行提問,學生和老師共同探索問題的答案,以此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注意師生之間的溝通互動,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習慣強制性的教學方法,這會嚴重的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注意通過互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這個時候就體現(xiàn)了教師語言的魅力。比如說,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和學生就學習的內(nèi)容進行簡單的交流,交流的內(nèi)容應該比較簡單,但是應該有一定的思辨性。教師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和學生一起思考,比如說教師可以這樣說,我認為這個地方可以用這樣的角度進行思考,學生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師生之間通過這樣的互動可以有效地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在互動的過程中強化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此外在進行教學的時候,教師的語言應該有人文關懷,這樣才能夠取得更好的效果。
在日常教學過程,教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或是學習能力或是學習態(tài)度都或多或少的會有一些評價。甚至是在學生回答完教師所問的問題后。教師也要對學生的回答和表現(xiàn)做出評價。評價也是一種涉及教學語言的語言行為,所以,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并努力的在此方面下功夫。初中語文教師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評價應以激勵性語言為主,原因何在?維護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鼓勵學生再接再厲,堅持不懈的學習。例如,在評價學生的回答問題的表現(xiàn)的時候,首先要肯定學生主動思考問題和回答問題的勇氣,并對學生的回答予以正面的肯定,"回答的主題很清楚,言簡意賅",同時也要委婉的指出學生的回答中所出現(xiàn)的問題,并鼓勵學生繼續(xù)努力。教師的評價行為對學生的影響是直接而又潛移默化的,初中語文教師要多加運用含鼓勵的語言。
結語:總之,初中語文語言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傳遞信息的橋梁。在新課程改革下,語文教學語言學習對于學科是相當重要的,同時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不能缺少的一個重要部分。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主要是靠語言,這對于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因此,教師應該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學習, 又讓女兒對這件事的印象深刻,使女兒深有感觸。說教不一定能改變學生,特別是五六年級學生,他們處在一個既懂事又不懂事的特殊階段,逆反心理嚴重,自尊心強,渴望獨立,認為自己長大了,不愿意聽家長的的嘮叨,也不愿意按家長的期望去做。親身體驗法恰巧彌補了這個缺點,家長無需過多說教,讓學生在生活中體驗到不良學習習慣造成的后果。這種方法讓學生印象更加深刻,從而逐漸改變不良的學習習慣。
學生的學習習慣經(jīng)過訓練后,教師要其進行評價,家長也要積極的配合。教師可以把學生在校的學習習慣要求通過校訊通發(fā)給家長,讓家長輔助教師,監(jiān)督孩子,使學生在家也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學??梢惨园褜W生在校的情況做一個階段性評價或總結性評價,還可以根據(jù)需要進行過程性評價,如建立成長檔案袋等。
良好的學習習慣影響一個人的成長。由于學校,家庭,學生自身等方面的因素,小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還存在不同程度的問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作為一名教師,一定要做好長久戰(zhàn)的準備,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保持恒心,耐心,細心,專心。多一個好習慣,多一份自信;多一個好習慣,多一份快樂;多一個好習慣,多一份成功;多一個好習慣,多一份精彩!作為教師,我們要當學生的指導者,給學生一雙翅膀,讓他們自由翱翔;作為教師,我們要給學生一艘帆船,讓他們游去遠方,到達成功的彼岸。
[1] 陳衛(wèi)東.家庭是培養(yǎng)習慣的學?!芍I吉論習慣[J].少年兒童研究.2014(10):13—14
[2] 吳增強.中小學生心理教育[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15.
[3] 林建華.小學生心理教育原理與教程[M].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14.
[4] 蘇思慧,金盛華.學習習慣及其形成的影響因素[J].學科教育.2013(23):57—60
[5] 付忠蓮.淺析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J].成功教育.2008(01):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