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工業(yè)園區(qū)勝浦實驗小學 江蘇 蘇州 215126)
“聊課”是指用平等和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把教學和生活緊密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聊中學、學中聊”?!傲恼n”的核心理念是“用平等和發(fā)展的眼光看待學生”,減輕教與學的心理負擔,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語文課程標準中強調(diào)在教學中要努力體現(xiàn)語文的實踐性、綜合性,注重培養(yǎng)學生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聊課”這種課堂教學模式正符合語文課程標準所提倡的學習模式。為了能參與到課堂中來,為了能和同學、老師有話可聊,學生必須做好充分的準備,不得不進行自主學習,把語文與和生活緊密結合。那么,怎樣的“聊課”才能達到語文課堂的教學目標呢?下面談談我的見解。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重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對話的氛圍。
1.課前交流,拉近距離
課前交流可以快速拉近師生建的距離,讓學生和老師產(chǎn)生親近感。因此,教師可以在課前選擇與課文有關的話題和學生閑聊。在教學《水上飛機》一課時,我課前就和學生聊他們知道的一些飛機種類和用途,讓學生認識到飛機的種類是多樣的,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水上飛機更特別,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表達自己的觀點。
2.平常語調(diào),輕松隨意
偉大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教育技巧的一個重要標志,就是讓課堂上出現(xiàn)一種靈敏的寂靜的氣氛,學生們仔細地傾聽每一句話,你可以逐漸把聲音放低,用不著使用那種專門演講似的語調(diào)對他們說胡,這種調(diào)子很快會引起學生的疲勞,而應使用人與人之間平常交談的語調(diào)。”平常交談的語調(diào)營造的課堂氛圍輕松隨意,使學生可以暢所欲言。
3.生生交流,尋找“聊伴”
聊課要聊得精彩,除了需要聊的資本,還需要有聊伴。課堂上,教師應該開辟聊課的時間,允許學生找自己喜歡的聊伴聊話題。在時間充裕的情況下,可以采取小組合作、自由組合等形式讓學生找到自己心儀的聊伴;時間有限時,可以采取同桌交流的方式,聊一聊字詞句、收獲等。學生可以在興致盎然的“聊”中,積累好詞、好句,正所謂“你有一種思想,我有一種思想,交換起來彼此就得到了兩種思想?!?/p>
在“聊課”的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激發(fā)學生的思維,讓學生聊得起來,聊得盡興,勇于發(fā)表自己的觀點。
1.搭建盡情交流的平臺
“聊課”一反傳統(tǒng)的教師知識灌輸模式,它不僅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談話和交流,它更是一種全方位的互動。學生自由交流對知識的理解,結合生活經(jīng)驗暢所欲言,達到同學間知識、情感的交流與融合。在教學《石榴》一課時,學生仿照最后一段對石榴形狀、顏色、味道的描寫來寫一寫橘子,在課上,我就讓學生來看一看、嘗一嘗,學生用不同的詞說出了自己的感受。古人云:“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這樣一個盡情交流的平臺,讓學生勇于說出自己真是感受,通過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成功展示、問題探究、積累運用,讓學生在“聊天”中個性得到張揚。
2.尊重差異,耐心等待
小學生是處于發(fā)展階段的成長中的人,每個孩子的智力因素、性格特點、成長環(huán)境、個人習慣都不同,受這些方面因素的影響,學生間的差異會很大。對于基礎薄弱、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一些簡單的、更貼近生活的問題給他們,難度不宜過大,但可以加大問題的頻度,促使學生在不斷的“夠一夠、摘得到”中體驗成功的自信,敢于聊一聊,不可操之過急。對于基礎好、能力強的學生,教師必須設計有一定發(fā)散空間的問題,給他們自主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在聊的過程中獲得成就感。
3.激勵性話語
教師的鼓勵和肯定能培養(yǎng)學生聊的信心,增加聊的趣味性。當很多學生不敢說或者不太愿意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時,教師要鼓勵學生有話多說,無話三言兩語也行,并及時肯定學生說的好的地方,學生聊有信心,自然語言表達能力就得到了提高。
聊課雖以對話、聊天的形式進行,過程輕松、隨意,但也并非是沒有目的和計劃的。師生課前的充分準備、豐富的知識儲備是上好“聊課”的前提。
1.教師備好課
課前,教師要緊扣課文語言進行解析,才能在課堂上引領學生咀嚼文字,積淀情感,生成言語智慧。在教學《臥薪嘗膽》一課前,我認真的分析了學情,認為三年級的學生對人物形象的理解有一定的基礎。因此,我確定課堂聊的話題是對越王勾踐和吳王夫差人物形象的理解。然后,我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對比兩人前后處在不同位置時的不同做法,學生聊自己對人物形象的理解,從而體會他們是怎樣的人,哪些做法可取,哪些做法不可取。隨著聊天內(nèi)容的增多,學生知識和技能也在不斷拓展。
2.學生充分預習
教師是課堂的引導者,學生是聊課的主體。很多時候,當教師提出了一個問題后,教室里一片安靜,其實很多學生并不是不想說,而是他們?nèi)狈σ欢ǖ闹R儲備,導致無話可說。所以,充分預習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課前要組織學生針對所學的課文進行充分的預習,比如說在學習《虎門銷煙》一課時,讓學生搜集有關的歷史資料,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為課堂的聊天準備好相關的資料。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養(yǎng)成充分預習的習慣,還有助于學生在課堂上侃侃而談。
朱光潛先生曾說:“風行水上,自然成紋。”聊課看似平淡無痕,看似沒有跌宕起伏,其實聊課的意義都在細微處得到了體現(xiàn),潛移默化中使學生的知識得到質(zhì)的升華。在遙遠的古希臘,先哲蘇格拉底便是通過聊天的方式,讓眾生有所感悟,明白事理,產(chǎn)生知識。聊課,為語文課堂注入了新的源泉,讓語文課堂煥發(fā)活力。
[1] 羅雪蓮.”聊課”應追求自然和無痕[J].廣西教育,2013.
[2] 史柳明.”聊課”讓課堂簡單充實[J].語文天地,2015.(1):41-42.
[3] 莫曉柳.例談”聊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廣西教育,2012.
[4] 蔡海燕.小學語文課堂提問有效性問題及策略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