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玥涵
【摘 要】目的:探究如意湖社區(qū)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病情況及流行病學特征。方法:選擇2017年如意湖社區(qū)392例居民為研究對象,統(tǒng)計392例居民的高血壓、糖尿病總體患病率,并對比不同性別、不同年齡、不同職業(yè)居民的高血壓、糖尿病患病情況。結果:本組392例居民中共有高血壓82例,患病率為20.92%,糖尿病38例,患病率為9.69%;男性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分別為22.39%、9.95%,與女性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19.37%、9.42%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不同年齡群體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年齡≥60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年齡處于40~59歲及18~39歲居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不同職業(yè)群體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職業(yè)為農民的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高于職業(yè)為工人、干部及其他居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如意湖社區(qū)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較高,且患病率與患者年齡、職業(yè)密切相關,老年群體及農民患病率更高,應對其加強疾病檢測及健康指導,積極實施慢性病3級預防。
【關鍵詞】高血壓;糖尿?。荒挲g;職業(yè)
【中圖分類號】R5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0019(2018)23-00-01
隨社會經濟不斷發(fā)展及人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居民飲食結構及生活方式產生了明顯變化,居民疾病譜亦隨之改變,以往常見傳染病發(fā)病率已逐漸降低,而非傳染性慢性疾病發(fā)病率顯著增高,成為嚴重威脅居民生命健康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1]。其中高血壓、糖尿病為最常見慢性病類型,不僅發(fā)病率高,且屬心腦血管病的重要危險因素,可造成慢性腎臟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腦卒中等多種并發(fā)癥,致殘及致死率較高,給患者家庭及社會帶來了沉重負擔[2]。本研究對2017年如意湖社區(qū)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病情況實施調查分析,旨在掌握其具體患病率及流行病學特征,為制定疾病防治規(guī)劃提供參考,如下報道。
1 資料及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如意湖社區(qū)392例居民為研究對象,本地戶籍居民>85%,有代表性,居住如意湖社區(qū)時間≥1年,年齡≥18歲,可配合完成調查,排除合并腫瘤、傳染病、血液系統(tǒng)疾病與肝、心、腎等臟器存在器質性病變者。其中男201例,女191例;年齡18~86歲,平均年齡(51.92±13.02)歲;職業(yè):農民121例、工人167例、干部43例、其他61例。
1.2 方法
1.2.1 檢測方法 (1)血糖檢測:抽取受檢者清晨空腹靜脈血3 ml,以雅培公司提供的C8000型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及配套試劑盒測定兩組血糖[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 h血糖(2h PG)]水平;(2)血壓檢測:在檢測血壓前,靜息約5~10 min,以水銀柱臺式血壓計(通過質檢部門校正顯示合格)進行血壓[舒張壓(DBP)、收縮壓(SBP)]水平測定,測定3次,取平均值,2次測定之間間隔1~2 min左右。
1.2.2 診斷標準 (1)高血壓診斷參考《內科學》[3]進行判定,若患者DBP水平≥90 mmHg或SBP水平≥140 mmHg抑或以往已確診為高血壓病,近期使用降壓藥,則判定為高血壓。(2)糖尿病診斷參考《內科學》施行判定,若患者FPG水平≥7.0 mmol/L或2h PG水平≥11.1 mmol/L抑或以往已確診為糖尿病,近期使用降糖藥,則判定為糖尿病。
1.2.3 質量控制 由資深醫(yī)師對資料實施統(tǒng)計分析及審核,采取雙錄入制,職責明確,每崗位均配備2名及以上工作人員。
1.3 觀察指標 (1)統(tǒng)計392例居民的高血壓、糖尿病總體患病率;(2)對比不同性別(男、女)、不同年齡(18~39、40~59、≥60)、不同職業(yè)(農民、工人、干部、其他)居民的高血壓、糖尿病患病情況。
1.4 統(tǒng)計學分析 通過SPSS 20.0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高血壓、糖尿病總體患病率 本組392例居民中共有高血壓82例,高血壓患病率為20.92%(82/392),糖尿病38例,糖尿病患病率為9.69%(38/392)。
2.2 不同性別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病情況 男性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與女性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
2.3 不同年齡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 不同年齡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年齡≥60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年齡處于40~59歲及18~39歲居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4 不同職業(yè)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 不同職業(yè)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且職業(yè)為農民的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高于職業(yè)為工人、干部及其他居民,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高血壓、糖尿病屬我國高發(fā)慢性病,可對居民生命健康造成極大威脅,本次研究對如意湖社區(qū)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病情況實施調查,結果顯示,本組392例居民高血壓患病率為20.92%,糖尿病患病率為9.69%。略高于郭振友等[4]學者報道的2013年桂林市居民高血壓患病率(14.83%)、糖尿病患病率(4.84%)。提示本社區(qū)高血壓、糖尿病患病情況不容樂觀,需予以高度重視。分析其原因可能為:近年來居民經濟收入顯著提升,生活水平明顯改善,尤其是飲食結構轉變?yōu)橐愿邿崃?、高脂肪飲食為主,較不注重膳食平衡,且部分居民存在酗酒、嗜煙等不良生活習慣,人們生活方式明顯改變,運動量大幅度減少,此外隨著社會生活節(jié)奏的變化,居民長期處在應激環(huán)境中,進而致使其高血壓、糖尿病患病風險增加[5]。
本研究結果中,男性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與女性相比,無顯著差異(P>0.05),提示性別對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無明顯影響。本研究結果中,年齡≥60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高于年齡處于40~59歲及18~39歲居民(P<0.05)。提示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與患者年齡密切相關,老年群體患病率更高。推測其原因與老年群體身體各項機能減退,運動量顯著減少,機體代謝緩慢,更易受到外界環(huán)境及自身飲食習慣變化的影響有關。亦提示在社區(qū)高血壓、糖尿病防治工作中除應提倡全民健康運動、提高居民自我保健能力外,還需注重對老年居民增強干預,定期展開血糖、血壓檢測及健康指導,實施慢性病3級預防,以減少高血壓、糖尿病發(fā)生。另由本研究結果可知,職業(yè)為農民的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高于職業(yè)為工人、干部及其他居民(P<0.05)。提示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與患者職業(yè)密切相關,農民患病率更高。推測其原因為農民文化水平低,健康知識獲取渠道少,對高血壓、糖尿病相關知識認知度低,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加以預防有關[6]。亦提示在社區(qū)高血壓、糖尿病防治工作中應考慮到居民的具體文化水平,選擇易于被大眾理解且多樣化的健康宣教方式,以提升居民疾病認知度,促進其建立健康行為,減少疾病發(fā)生。
綜上,如意湖社區(qū)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病率較高,且患病率與患者年齡、職業(yè)密切相關,老年群體及農民患病率更高,應對其加強疾病檢測和健康指導,積極施行慢性病3級預防。
參考文獻
陳培培,唐詩,婁培安,等.高血壓和糖尿病患者生命質量狀況及影響因素分析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6,24(4):241-245.
李衛(wèi)東,宋彩花.山西省壽陽縣18歲以上居民高血壓病和糖尿病現(xiàn)狀調查[J].中國健康教育,2014,30(5):471-473.
葛均波,徐永健.內科學[M].第8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3:257-269,740-742.
郭振友,石武祥,馬明霞,等.桂林市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患病情況與疾病經濟負擔研究[J].中華疾病控制雜志,2015,19(9):887-889.
陳宇星,張慶軍,袁兆康,等.建始縣居民高血壓和糖尿病患病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J].中國慢性病預防與控制,2016,24(4):273-275.
陳偉忠.2011—2014年汕頭市玉新社區(qū)居民高血壓、糖尿病流行病學分析[J].華南預防醫(yī)學,2015,41(4):374-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