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蘭
摘 要 家庭閱讀是家長與孩子一同成長的重要途徑,已然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目前家庭閱讀推廣在實施過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論文就公共圖書館如何在家庭閱讀推廣中更好地發(fā)揮應有的作用,進行重點論述與分析。
關鍵詞 公共圖書館 家庭圖書館 家庭閱讀 閱讀推廣策略
分類號 G252
DOI 10.16810/j.cnki.1672-514X.2018.11.010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家庭閱讀是家長與孩子一同成長的重要途徑,已然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作為社會文化服務機構,公共圖書館具有重要的社會教育職能,如何充分發(fā)揮其在開展家庭閱讀服務中作用,是公共圖書館開展全民閱讀工作的一個重要的理論與實踐課題。本文就公共圖書館如何在家庭閱讀推廣中更好地發(fā)揮應有的作用,進行重點論述與分析。
1 全民閱讀應該從孩子抓起,從每個家庭做起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庭閱讀可以說是全民閱讀的基礎,是一切教育的起點。為此,開展“全民閱讀”應從孩子抓起,從親子共讀開始,從每個家庭做起。家庭閱讀的開展,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閱讀氛圍,促進家長與孩子的共同交流,有利于孩子形成良好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長。從這個意義上講,從家庭到學校到社會,都應給孩子們創(chuàng)造無處不在的、潛移默化的閱讀機會和閱讀環(huán)境。
在西方發(fā)達國家,政府和相關機構普遍都非常重視家庭閱讀教育。在英國,2005年啟動的“閱讀起跑線”(Book Start) 計劃,是世界上第一個專為學齡前兒童提供閱讀指導服務的項目。在芬蘭,從孩子呱呱落地起,父母就開始為孩子讀故事、念報、講童話,非常注重兒童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已經成為芬蘭家庭的休閑方式之一。在荷蘭,孩子年滿四歲即可就讀小學,而入學伊始他們就要學習如何去學校的圖書館借書。學校規(guī)定,每個孩子每周可以借一本書帶回家慢慢看。至于讀什么書,學校則不管。學校還為每個學生準備了閱讀日志,學生們不僅要記錄讀書的內容,還可以用畫畫等多種方式寫讀后感[1]。在美國,閱讀是從零歲開始。美國兒童圖書館服務協(xié)會早在1994年就推出“出生即閱讀”(Born to Read)計劃。這種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在美國根深蒂固,薪火傳承。上述計劃和實踐都很好地說明了歐美國家對家庭閱讀教育的推崇[2]。
在我國,早在2009年4月,中宣部、新聞出版總署聯(lián)合發(fā)出《關于進一步推動做好全民閱讀活動的通知》,倡導開展“家庭讀書節(jié)活動”,營造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之后,我國的家庭閱讀教育逐步走向更成熟的階段。2018年4月,北京西城區(qū)統(tǒng)計局、西城區(qū)經濟社會調查隊聯(lián)合社區(qū)公益閱讀組織,以家庭為單位隨機對近700戶家庭開展了“西城區(qū)社區(qū)閱讀調查”,被訪者家庭中有閱讀習慣的為98.95%,其中“經常閱讀”的占65.01%,“偶爾閱讀”的占33.94%,僅有1.06%的被訪者家庭“從不閱讀”。可以說家庭閱讀已成為大部分被訪者每天不可或缺的習慣[3]。在家庭閱讀推廣中,公共圖書館也發(fā)揮了應有的作用。如2008年,淮安市圖書館傾力打造“家庭閱讀卡”文化品卡片,實現(xiàn)了“一人一證,全家讀書”的閱讀推廣活動[4]。2011年蘇州圖書館推出親子閱讀之“悅讀寶貝計劃”,并于2013年底加入英國“閱讀起跑線”計劃,成為我國第一家成員館。2012年9月,上海青浦區(qū)圖書館首推面向少兒的“家庭圖書館種子計劃”,第一期共招募了9個家庭,通過少兒家庭閱讀,讓親子閱讀的種子播撒進每個家庭,營造了濃厚的讀書氛圍[5]。
2 家庭閱讀存在的主要問題
2.1 存在功利化傾向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競爭的加劇,家長考慮到將來孩子工作、學習等現(xiàn)實因素,在家庭閱讀上普遍呈現(xiàn)出閱讀功利化的傾向,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目前,有許多家長將家庭閱讀誤認為是教孩子識字和對孩子進行智力啟蒙,在閱讀過程中僅僅重視孩子對知識的掌握,而忽視了培養(yǎng)孩子的閱讀興趣。例如,家長對孩子講了一個故事后,往往都會問孩子認識了多少個字,這個故事講了什么;家長們?yōu)楹⒆舆x擇閱讀書籍的時候,也基本上選擇一些偏重知識訓練型的書籍,沒有考慮到孩子本身的閱讀興趣。久而久之,家庭閱讀就變成了浮于表面的識字訓練,不利于孩子真正愛上閱讀。據調查統(tǒng)計,當前小學生為提高學習成績而閱讀的人數多于為興趣而閱讀的人數。
2.2 缺少良性互動氛圍
從目前來看,家長在家庭閱讀過程中處于缺位的狀態(tài)。如果處于沉悶型家庭氛圍,只是將一些書籍推薦給孩子,讓孩子讀完這些書籍,并沒有與孩子進行密切交流和互動,孩子無法感受與家長共讀的快樂。久而久之失去了對家庭閱讀的興趣,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孩子積極性、人際能力等方面的發(fā)展。
除了缺少家長參與外,在家庭閱讀中還存在單親參與現(xiàn)象。家庭閱讀是一個雙邊過程,既需要母親的參與,也需要父親的參與。父母與孩子一起互動,才能在閱讀中得到快樂。一般來說,媽媽選擇的書籍與閱讀方式和爸爸會有很大的差別。當為孩子閱讀故事時,媽媽講故事通常會更加關注故事的情節(jié),而爸爸通常會以貼近孩子現(xiàn)實生活的方式來描述故事內容。不管是哪種方式,都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激發(fā)孩子豐富的想象力和聯(lián)想力。因此,在家庭里,爸爸一定要盡可能地參與到孩子的早期閱讀中去,這樣才能對媽媽溫和的閱讀方式產生互補,這對培養(yǎng)孩子的不同閱讀興趣也是非常有好處的。
2.3 家長對閱讀策略把握不準
一些家長的文化素質并不夠高,將家庭閱讀與照本宣科劃等號,簡單地認為家庭閱讀就是“家長讀+孩子聽”。在閱讀過程中,這些家長只是關注孩子在閱讀中認識多少個字,能復述多少內容,忽視孩子的內心閱讀情感體驗,同時,缺少行之有效的閱讀策略指導,加上雙向情感傳遞的嚴重缺失,導致家庭閱讀的開展流于形式、形同虛設。
3 公共圖書館在家庭閱讀推廣中的作用
眾所周知,公共圖書館中有著海量且類型多元的閱讀書籍,為拓展閱讀者的視野提供了強大的資源支撐。依托公共圖書館強大的資源支持開展家庭閱讀,能夠有效保障家長與孩子在廣闊無邊的書海中自由徜徉,感受先輩的思想熏陶,得到人生啟發(fā)。對于公共圖書館來說,在家庭閱讀推廣過程中要注重根據孩子的年齡、興趣愛好、理解能力等方面來充分發(fā)揮圖書館閱讀指導的作用[6]。
3.1 幫助家長創(chuàng)設溫馨寬松的閱讀環(huán)境
隨著人們的物質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很多家庭開始注重自己的居住房屋室內設計,考慮美觀性、科技性、舒適性等因素,唯獨忘了考慮給孩子提供一個獨立、安靜的閱讀環(huán)境。很多家長愿意給孩子買很多玩具和服裝,但是在閱讀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上馬虎大意。面對這種情況,圖書館可在家庭閱讀過程中,幫助家長創(chuàng)設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如指導家長在室內添置一張高矮適宜的書桌和書架,放置孩子感興趣的書籍,并且要求家長帶頭閱讀,注重家庭閱讀氛圍。有著這樣一種隱性的感召力量,孩子才會感受閱讀帶來的快樂[7],倘佯在知識的海洋里。
3.2 加強家庭閱讀指導
由于受到文化素質等一些因素的限制,很多家長沒有掌握家庭閱讀的指導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孩子真正愛上閱讀。公共圖書館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在舉辦相關讀書活動時,邀請兒童教育和心理學方面的專家進行家庭閱讀培訓,為家長提供正確的閱讀理論和指導方法。另外,圖書館館員基本上擁有良好的文化素質,他們善于指導家長如何開展閱讀,還能為孩子推薦合適的書籍。如蘇州圖書館2011年啟動的“悅讀寶貝”計劃,旨在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分享閱讀快樂。該活動為0~3歲嬰幼兒家庭發(fā)放“閱讀大禮包”,禮包內含一本嬰幼兒讀物、一本《親子閱讀》指導書、閱讀成長尺等,幫助家長培養(yǎng)寶寶從小養(yǎng)成好的閱讀習慣。
3.3 注重孩子素質培養(yǎng)
公共圖書館可以說是家庭閱讀以外培養(yǎng)孩子閱讀習慣及閱讀興趣的極佳場所,對于孩子個人氣質的交互影響與涵養(yǎng),圖書館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除了一般的書籍閱讀外,圖書館也提供雙視繪本給有特殊要求的家庭。臺灣總督府圖書館于1916年首設兒童室,進行兒童閱讀活動,在這里不同氣質的兒童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閱讀角。讀書可以改變氣質,氣質必須經過讀書的熏陶。不同氣質的兒童都能在圖書館享受閱讀,透過閱讀為生活帶來正向的改變。
4 公共圖書館促進家庭閱讀推廣的策略
4.1 推動家庭閱讀推廣法制化、制度化
近些年來,我國政府越來越意識到全民閱讀的重要性,各地相繼出臺了一些推進全民閱讀進程的決定、方法與方針。《全民閱讀促進條例》 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 的施行,標志著“全民閱讀”已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公共圖書館為此需在全民閱讀中積極構建全民閱讀體系,把家庭閱讀指導納入公共圖書館服務中,實現(xiàn)從小到大、從無到有的進程,為家庭閱讀推廣做出積極貢獻。具體而言,圖書館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資源情況,與時俱進,實事求是地制定家庭閱讀推廣發(fā)展規(guī)劃。2013年,深圳圖書館制定了專門的促進家庭閱讀推廣活動的管理方法,以閱讀推廣制度化為載體,保障各項閱讀推廣活動的順利開展,家庭閱讀推廣活動也找到了新的發(fā)展契機,深圳圖書館的做法值得我國其他圖書館借鑒和推廣[8]。
4.2 引入“圖書館+”社會合作機制
圖書館要以社會合作機制為載體,與社會其他機構或個人間實施各種形式的共建活動。在西方發(fā)達國家,“圖書館+社會合作”機制已經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9]。在我國,鑒于家庭閱讀推廣的性質,筆者認為加強“圖書館+社會合作”機制,可以通過實施“圖書館+家庭”合作形式與“圖書館+學?!焙献餍问絹硗七M家庭閱讀。
目前,“圖書館+家庭”模式在一些地方已經形成,比如“家庭圖書館”,即在經過報名、篩選等一系列程序后,圖書館在讀者家中開辦微型圖書館,幫助家庭定期更新文獻資料和圖書,要求家庭圖書館向社區(qū)居民提供借閱服務。家庭既是家庭閱讀推廣活動的服務對象,也是參與方?!凹彝D書館”以家庭為單位,讓親子閱讀的種子播撒進每個家庭。“家庭圖書館”的出現(xiàn)是對社區(qū)圖書館網絡的重要補充和公共文化服務體制機制的創(chuàng)新。在未來,家庭圖書館將是一種可以推廣的家庭閱讀模式,筆者認為圖書館在開設家庭圖書館時,還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比如,設置科學的準入條件,嚴格篩選申報家庭;要突出家庭特色,使家庭圖書館辦出特色;制定良好的評估機制,促進家庭圖書館的長遠發(fā)展。
目前,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孩子面臨著嚴峻的升學壓力,課外閱讀時間少之又少,加之家庭在與孩子進行閱讀活動時,往往會不自覺地加入一些功利性色彩,休閑閱讀變成功利閱讀。在這種情況下,圖書館應該與學校加強合作,面向所有的家長和兒童宣傳閱讀的重要意義,并借助圖書館的豐富資源,使家長和孩子對閱讀產生濃郁的興趣,或者與學校建立核心資源互通制度,對家庭閱讀開展指導[10]。
4.3 舉辦豐富多彩的家庭閱讀活動
家庭閱讀要側重于對孩子的感情和性格的培養(yǎng),公共圖書館為此就要注重針對兒童各年齡階段的心理發(fā)展、學習能力、認知能力等特征來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閱讀活動,以此在閱讀習慣、閱讀興趣、閱讀的自主性和創(chuàng)造性[11]等方面來指導家庭閱讀。筆者認為圖書館可以舉辦以下一系列家庭閱讀推廣活動,如表1所示。
公共圖書館除開展面對面的家庭閱讀活動外,還可以利用網站、APP、微信公眾號、觸摸屏等讀者平臺開展線上視頻類、語音類的閱讀活動,實現(xiàn)交互式閱讀。根據各家庭興趣愛好組成家庭圖書館聯(lián)盟,建立微信公眾號,定期推送新書信息、活動咨詢,在線交流讀書心得。所有家庭可加入打卡微信群,家庭成員可一起大聲讀書,以視頻、照片、語音等方式在群內打卡、接龍,每月完成21次打卡即為挑戰(zhàn)成功。
4.4 推出一批家庭閱讀推廣人
閱讀推廣人的別名很多,有故事講述人,故事媽媽,文化義工,閱讀指導老師,閱讀活動負責人,兒童閱讀推廣人等。這些家庭閱讀推廣人的必備條件有四懂:懂得閱讀,懂得教育,懂得孩子,懂得家長。家庭閱讀推廣人由公共圖書館聘請,主要通過對閱讀活動進行課程設計和教學輔導,來參與到公共圖書館讀書活動中。此種形式體現(xiàn)讀者為主體的理念與做法,能夠吸引更多的人走進圖書館,同時激發(fā)家長與孩子參加讀書活動的熱情與積極性,著力提升公共圖書館的家庭閱讀推廣職能。總之,不管在什么時候,圖書館加強家庭閱讀推廣的活動都不能放松、不能懈怠,要致力于為青少年兒童的終身閱讀和發(fā)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 1 ]郭炵杉.親子悅讀|各國家庭如何親子閱讀?[EB/OL].[2017-11-25].http://blog.sina.com.cn/s/blog_703021d80102vi4l.html.
[ 2 ]肖蕾.社會閱讀:拓展圖書館生長空間[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2007(4):230-232.
[ 3 ]北京首個社區(qū)家庭閱讀調查數據公布六成家庭每天進行閱讀活動[N].北京晚報,2018-4-24(26).
[ 4 ]慕娟.公共圖書館推廣家庭閱讀的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J]. 河南圖書館學刊,2018(2):20-22.
[ 5 ]顧丹華.公共圖書館如何推廣家庭閱讀:以上海市青浦區(qū)圖書館為例[J]. 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8) :27-28.
[ 6 ]田桂蘭.推動全民閱讀:圖書館的神圣使命[J].江西圖書館學刊,2007(2):49-51.
[ 7 ]朱志偉.圖書館倡導大眾閱讀的新思考[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7(2):5-7.
[ 8 ]師麗娟.港澳地區(qū)閱讀推廣活動介紹及啟示[J].圖書館雜志,2007(5):41,61-63.
[ 9 ]徐瑞霞.論圖書館與社會閱讀的關系:以洛陽市圖書館為例[J].河南圖書館學刊,2007(4):110-112.
[ 10 ]徐喆,吳素萍.高年段小學生課外閱讀現(xiàn)狀的調查研究:以麗水市為例[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4(9):149-151.
[ 11]程遠.公共圖書館少年兒童讀者活動策劃策略思考[J].四川圖書館學報,2013(4):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