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瑤
【摘 要】 部分學生在寫作時,覺得沒有寫作素材。學生找不到寫作素材,是由于學生沒有足夠收集素材能力的緣故。教師要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觀察、聯(lián)想、記錄事物的能力,逐漸培養(yǎng)學生收集素材的能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語文教學;作文教學
部分學生在寫作文的時候,表明沒有寫作素材。實際上學生的生活中處處有素材,學生發(fā)現(xiàn)沒有寫作素材,說明學生沒有觀察能力、思維能力不足、沒有科學的寫作方法。教師要在作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收集素材的能力。
一、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素材
部分學生在觀察事物的時候,因為他們只能在看事物的過程中得到很少的一點信息,這點信息不能支持他們完成寫作,所以他們說寫作時找不到寫作的素材。學生觀察能力欠缺,意味著學生沒有掌握觀察事物的技能,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觀察事物的技能,使學生在看事物時能捕捉大量的信息。
以教師引導學生觀察一盆多肉植物為例。部分學生認為多肉植物就是一種很簡單的植物,這種植物哪有寫作的信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多肉植物屬于哪種植物?學生經(jīng)過查找,發(fā)現(xiàn)多肉植物的種類很多,它包括仙人掌科、蕃杏科、景天科,這種植物跨越了50多個物種。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多肉植物的外觀如何?所有多肉植物的外觀都是一樣的嗎?學生經(jīng)過思考,發(fā)現(xiàn)多肉植物的外觀有很大的差異:有些多肉植物全是綠色的;有的多肉植物是紅色中帶著綠或紫色中帶著綠。有些多肉植物像一朵綠色的睡蓮,他們靜靜地躺在泥土上,張著綠色的葉子;有些多肉植物像一朵菊花,它們有挺拔的莖,復合型的葉瓣,葉瓣的形狀很像菊花。教師又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這些植物叫多肉的植物呢?多肉植物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學生經(jīng)過思考,發(fā)現(xiàn)只要是多肉植物,就有著肥厚的葉瓣,這些葉瓣貯藏著水分。此時學生發(fā)現(xiàn),只要全方面觀察一盆多肉植物,就能看到大量的多肉植物信息,連一盆多肉植物中都能看到這么多的信息,何況其他信息量大的事物呢?
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引導學生掌握全方位觀察事物的方法。教師要引導學生從事物的屬性觀察事物,找出事物的核心及分類;教師要引導學生從顏色、形狀、味道、觸感等方面觀察事物,了解事物的性狀特征;要引導學生應用分析、比較的方法提煉信息,找到事物的特點。只要學生掌握全方位觀察事物的技巧,就不難從觀察事物中找到寫作素材。
二、引導學生學會發(fā)散思考
當學生從各個方面提煉出寫作信息以后,學生還會問一句,掌握了信息以后,要寫什么呢?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應用發(fā)散的方式思考,引導學生學會由此及彼地找素材。
比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多肉植物的演變歷史是什么?學生經(jīng)過查閱資料,發(fā)現(xiàn)最早記錄多肉植物的書籍為希臘博物學家提奧弗拉斯特所寫的《植物之探究》,它提出多肉植物的概念以及特點。在十八世紀,瑞士植物學家奧古斯丁·彼拉姆斯·德·堪多專門為多肉植物寫了一本書,叫作《多肉植物之歷史》,之后這種植物被人深入研究。教師又引導學生思考,哪些國家有多肉植物的文化?學生接受了教師的引導,去翻閱書籍。待學生完成了文化學習以后,教師又引導學生思考,各個國家有哪些多肉植物的傳說故事?這些故事表達了人們的哪些向往?學生們繼續(xù)翻書學習。在這一節(jié)課的學習中,學生理解了在觀察了事物信息以后要學會聯(lián)想。比如學生要把事物與歷史、文化、傳說等相關的事物聯(lián)系起來挖掘,在挖掘的過程中會發(fā)現(xiàn)更多的寫作素材。
當學生學會了觀察事物本身以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應用聯(lián)想的方法挖掘素材。當學生能夠挖掘出與事物有關的素材以后,便能結(jié)合寫作需求找到寫作方向,和與寫作方向有關的素材。
三、引導學生學會記錄素材
部分學生擁有記錄素材的習慣,他們經(jīng)常把了解到的知識分類記錄,當需要提取寫作素材時,他們便能找到相應的寫作素材;有些學生沒有記錄素材的習慣,他們通常覺得自己的記憶力很好,不會忘記學過的知識,待寫作的時候,學生發(fā)現(xiàn)他們或者忘記了寫作素材,或者很多素材的記憶是模糊的,學生只有重新學習才能找到這些素材。教師要幫助學生養(yǎng)成記錄素材的習慣,讓學生在寫作的時候能快速找到寫作素材。
比如,有一名教師這樣引導學生記錄多肉植物素材。教師引導學生貼一張多肉植物的照片,這是最直觀的寫作素材。教師引導學生把多肉植物有關的素材分類,第一類為觀察可見素材,即學生通過直觀觀察就能得到的素材。第二類為相關的素材,即學生通過挖掘得到的素材。教師引導學生應用關鍵詞記憶法留下思考的軌跡。比如學生在觀看素材的時候,會對素材產(chǎn)生想法,學生可以應用最短關鍵詞來記錄想法。比如學生可以記錄“堅強”、“生命”、“多變”等詞語,這些詞語是學生收集素材后得到的感受,這些感受也是學生的寫作素材之一。
學生記錄素材的方法不止一種,不管學生應用哪種方法記錄素材,都應讓記錄的素材直觀性強、分類明晰、概括簡潔。學生記錄素材的過程,也是鍛煉思維水平的過程,學生的思維水平越高,記錄素材的質(zhì)量就會越高。教師要引導學生重視記錄素材的環(huán)節(jié),這是學生提高收集素材質(zhì)量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總之,學生的生活中有大量的寫作素材,只是由于學生不懂得如何收集素材的緣故,因此才覺得自己沒有寫作的素材。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收集素材的能力,為學生提高寫作能力打好基礎。當學生擁有了大量的寫作素材以后,便能應用這些素材豐富作文內(nèi)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