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艷秋
(黑龍江省海倫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黑龍江 海倫 152300)
進入發(fā)病豬舍會聽到豬發(fā)出明顯的粗糲鼻塞音,采食量明顯減少,部分欄內甚至沒有豬上槽采食,有些病豬精神明顯沉郁,體溫升高,可達到大約41℃,停止采食,走動不穩(wěn)。大多數(shù)病豬流出鼻液,有時甚至流出膿性鼻液,咽喉部明顯紅腫,用手觸摸發(fā)熱、質地堅硬,并伴有痛感。部分病豬可視黏膜發(fā)紺,呼吸極度困難或者具有喘鳴音,口鼻有泡沫樣液體流出。臨死前或者死亡豬的耳根、腹側以及四肢內側皮膚有紅色斑塊。病豬基本不會發(fā)生腹瀉,但會發(fā)生明顯的便秘,有4%以下的豬關節(jié)會發(fā)生腫痛,有時機體明顯消瘦。
剖檢病死豬,皮膚存在出血點,鼻腔、口腔內存在醬色泡沫,咽喉腫脹,觸感堅硬,被毛較少的皮膚處(即耳根、頸下、胸部、腹部以及四肢內側)存在不同大小的紅紫色斑點。咽喉四周的結締組織發(fā)生炎性浸潤,有很多纖維素樣、膠胨樣滲出物;氣管、氣管黏膜存在出血點,里面存在很多紅色泡沫;皮下組織嚴重出血,全身淋巴結發(fā)生充血、腫大、出血,全身黏膜都存在出血斑點;肺臟呈暗紅色,明顯充血、淤血、出血,并有肺炎病變,肺門淋巴結變得紅腫,肺小葉間結締組織出現(xiàn)漿液性浸潤;心外膜和心包膜存在出血點,心臟明顯擴張,里面含有大量血凝塊,內膜發(fā)生出血;肝臟呈現(xiàn)脂肪變性,呈淡黃色,明顯腫脹,切面明顯外翻,膽囊發(fā)生腫大,囊壁變厚;脾臟呈暗紅色,發(fā)生腫大,胃內空虛,胃黏膜出現(xiàn)輕度潰瘍;腸漿膜存在條狀出血,并發(fā)生黏液性炎癥,腸內含有少量橘黃色內容物;盲腸黏膜明顯出血,存在一些深至肌肉層的潰瘍灶,直腸黏膜也存在條狀出血,膀胱黏膜存在彌漫性出血。
涂片鏡檢。無菌條件下取胸腔液以及發(fā)生病變的肝臟、肺臟、脾臟,通過涂片、堿性美藍液染色、鏡檢,都能夠看到兩端濃染的小桿菌,菌體呈長橢圓形,據(jù)此可確診為該病。如果只見肺臟病料內存在非常少的巴氏桿菌,而其他臟器病料內不存在病菌,加之肺臟沒有明顯病變,其可能是帶菌豬,但無法診斷為該病。如果條件允許可進行細菌分離培養(yǎng)。
細菌分離培養(yǎng)。無菌條件下取肝臟、脾臟等病料在鮮血瓊脂平板上接種,放在37℃溫箱中進行24 h培養(yǎng),可見平板上長出灰白色半透明小菌落,邊緣整齊,表面光滑,沒有溶血。挑取鮮血瓊脂平板上的菌落進行涂片、革蘭氏染色、鏡檢,能夠看到細小的革蘭氏陰性球桿菌。然后在無菌條件下挑取以上疑似菌落接種于血清瓊脂斜面進行純培養(yǎng),置于37℃溫箱中進行24 h的培養(yǎng)觀察,可見長出半透明狀的灰白色菌落,富有光澤,接著挑取菌落分別進行革蘭氏染色和美藍染色,鏡檢分別可見紫紅色的球桿菌和兩極濃染的球桿菌。
藥物治療。發(fā)現(xiàn)疑似病豬和病豬要立即進行隔離治療,主要采取抗菌消炎、祛痰鎮(zhèn)咳。病豬可按體重肌肉注射1~2 mg/kg慶大霉素,每天3次。也可取160萬~800萬IU青霉素、0.5~0.6 g鏈霉素、5~25 mg地塞米松,添加10~50 mL注射用水,混合均勻后給病豬肌肉注射。同時速效咳喘停(主要成分為黃芪、苦杏仁、雙花、梔子、浙貝母、石膏),根據(jù)病豬具體大小肌肉注射10~50 mL不等,每天3次。病豬恢復階段可肌肉注射10~50 mL長效磺胺藥,間隔1天1次。也可取1 g磺胺嘧啶、0.4 g麻黃素堿、2 g大黃末、0.6 g復方甘草合劑,混合均勻為1包,體重10~25 kg的病豬適宜服用1~2包,25~50 kg的病豬服用2~4包,體重超過50 kg的病豬服用4~6包,每4~6 h用藥1次。
定期免疫接種。預防該病的主要措施是給豬群定期免疫接種疫苗,可在每年春秋季節(jié)定期免疫接種2次豬出血性敗血癥口服弱毒菌苗或者豬出血性敗血癥氫氧化鋁甲醛菌苗,也可使用豬出血線敗血癥氫氧化鋁、豬丹毒二聯(lián)苗或者豬瘟、豬出血性敗血癥、豬丹毒弱毒三聯(lián)苗??诜i出血性敗血癥活疫苗時,必須按瓶簽要求頭份數(shù)使用,且禁止添加于含抗菌素飼料、過酸過堿的飼料、發(fā)酵飼料以及高于37℃的飼料中混飼。另外,豬接種疫苗的前1周和后1周內,不可使用抗菌素和磺胺類藥物。豬通常在接種疫苗2周后得到保護,至少能夠持續(xù)保護6個月。對于大型規(guī)?;i場,如果有條件還可監(jiān)測接種疫苗豬的抗體效價,當抗體效價在保護效價以下時要盡快補種疫苗。
加強飼養(yǎng)管理。確保飼料中各種營養(yǎng)成分(即能量、蛋白質、微量元素以及維生素等)均衡。盡可能避免發(fā)生各種應激,為此要在氣候明顯變化時加強保溫、適當調低飼養(yǎng)密度、保持通風良好、防止豬舍內外出現(xiàn)較大噪聲、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等。保持豬場環(huán)境干凈,定期進行消毒,尤其是發(fā)病期間每天必須進行1~2次以上的消毒,且要交替使用不同的消毒藥,不可長時間使用一種消毒藥,防止產(chǎn)生耐藥性而導致消毒效果變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