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建中
(山西省代縣峨口鎮(zhèn)畜牧獸醫(yī)中心站,代縣 034200 )
為了有效防控羊疫病的發(fā)生,要針對其常見疫病的發(fā)生原因、發(fā)病特征進行分析,從而為羊疫病免疫工作打牢基礎。下文將具體分析羊疫病的防治要點,以此推動羊疫病防治工作的有序進行。
羊鏈球菌病作為對于山羊、綿羊的一種危害性極大的疫病,主要是因為呼吸道與消化道感染溶血性鏈球菌所導致的,而且在病發(fā)時呈現出流行態(tài)勢,患病羊只的咽喉部會出現腫脹現象,且整體體溫升高,還會出現纖維素性肺炎。起初發(fā)病時僅僅是食欲不振,然后口部以及糞便之中就會帶有粘液,一些病羊在臨死之前還會抽搐呻吟,所以根據臨床數據顯示,一般患有此病的羊會在1~3 d之內死亡。因此疫病病發(fā)速度較快,并且致死性較高,所以比起后期的疾病治理而言,前期的羊鏈球菌病的防治工作更為重要,往往能夠更具有實效性,通過改善放牧的管理條件,避免病原的傳入以及定期消滅羊體內外寄生蟲的方式進行防治[1]。
應該在入冬之前就完成預防注射工作,一般都是在皮下注射3 mL的鏈球菌氫氧化鋁甲醛菌苗的方式,如果是3月齡內的羔羊則需要在半個月之后再進行注射1次。如果羊只一旦發(fā)病,可以采取注射青霉素的方式,以及灌服磺胺嘧啶的形式,來進行治療,并且對于食欲不振等病羊應該注重營養(yǎng)的補充靜脈注射地塞米松也是較好的方式,通常而言,發(fā)病前期的治療成功的幾率會相對較大。
炭疽病作為一種急性敗血性的傳染疾病,因為其人畜交叉?zhèn)魅镜奶匦?,此疾病危害性也相對較大,一般而言是羊群通過食用污染的飼料與水源之后才會患病,因為污染物中會帶有炭疽桿菌。病羊發(fā)病時會出現倒地抽搐、呼吸困難等癥狀,并且血液不會輕易凝結。在對于炭疽病進行治療時,可以采取青霉素、炭疽血清注射手段進行治療;而為了預防此種疾病時也應該對于羊群進行免疫疫苗的注射。
羊在日常飼養(yǎng)的過程之中也會存在著一些常見的疾病,例如羊肺熱、羊鼓脹病、羊瓣胃阻塞等,比如羊鼓脹病是因為羊只吃了過多的豆科類作物,而致使其草料在胃中發(fā)酵產生氣體,出現腹部脹大等現象,針對急病羊只應該采取套管針排氣的形式,在排氣之后從套管孔之中注入植物油,從而實現排氣減壓,其次為了防治胃中的豆科類植物持續(xù)發(fā)酵,可以讓羊只服用100~500 mL的生石灰水上清液,加強對于羊只腹部的按摩,以此促進瘤胃入冬,加快腸胃積糞與排糞行為。
如羊只出現破傷風等疾病時,應采取肌注青霉素的形式[2],大約打入40萬單位到80萬單位的青霉素量,就能夠滿足治療的標準,或者直接皮下注射破傷風類的毒素1 mL也能夠起到破傷風病治療的效果。
在日常羊只的管理過程中,要將預防工作落實到位,從環(huán)境衛(wèi)生處進行著手,加強對于環(huán)境的消毒與清潔,為羊只生長提供一個合理的空間,從根本上消滅病原微生物,杜絕羊只與病原微生物接觸的機會;在飼料配置上要注重飼料營養(yǎng)的均衡性,為羊只提供足夠的營養(yǎng)成分。
免疫接種制度也是保障羊疫病防治的重要措施,需要利用疫苗接種制度,使得疫苗接種行為規(guī)范化,從根本上去提升羊體內部對于疫病的免疫程度,目前羊群在進行免疫的時候,需要提前擬定接種方案,對于羊只和疫苗進行逐一檢查,保證羊只的狀態(tài)和疫苗質量符合檢疫標準與檢疫要求。通過藥物預防、定期驅蟲等多種行為,清除掉體內有毒有害的物質,在防治營養(yǎng)流失的基礎之上避免傳染病的出現。
目前所使用的驅蟲藥物以及抗生素相對較多,應該結合羊疫病的流行狀況進行選擇,例如對于常見的胃腸道線蟲,可以使用丙硫咪唑,既能夠實現寄生蟲的驅蟲,又能夠降低混合感染的幾率[3],避免羊群產生相應的毒副作用。在抗生素的選擇與使用上多數選擇青霉素以及鏈霉素進行注射,同時磺胺類藥與四環(huán)素族抗生素也能夠起到預防與提升羊群免疫力的實際作用。
羊疫病在防治過程之中需將前期預防與后期治理工作有機結合起來,針對常見疾病提前進行疫病的防治方法的掌握,通過細化飼養(yǎng)方式、加強對于飼養(yǎng)環(huán)境的消毒、貫徹落實疫苗免疫制度、加強藥物防治與驅蟲藥物使用等形式,實現羊疫病防治方法的創(chuàng)新,促進羊養(yǎng)殖業(yè)的健康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黃洲,馮華.舍飼養(yǎng)羊疫病防治技術措施[J].江西農業(yè),2017(14):52.
[2] 李萍.羊疫病防治的工作難點[J].畜牧獸醫(yī)科技信息,2017(3):78.
[3] 丁環(huán).腐敗梭菌引起的羊疫病防治[J].山東畜牧獸醫(yī),2017(6):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