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月
(蘇交科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江蘇南京 210000)
道路橋梁是我國交通建設的重要樞紐,深刻影響著人們的道路出行安全。在社會經濟的發(fā)展帶動下,道路橋梁工程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國家對道路橋梁的重視程度日益加深。而從實際發(fā)展情況來看,在車輛運輸業(yè)快速發(fā)展和橋梁設施使用頻率逐年增加的影響下,道路橋梁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為了避免出現因為道路橋梁受損而引發(fā)的交通安全事故,需要相關人員借助最新科學技術手段來加強對道路橋梁的檢測。
無損檢測是采用超聲波、光纖傳感、探地雷達、頻譜分析、圖像檢測等手段對道路橋梁進行檢測的一種技術方式,通過應用這種檢測方式不僅能夠向人們直觀化、具體化、清晰化地展現橋梁內部構造使用情況,而且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以往常規(guī)檢測手段存在的不足,提升道路橋梁的檢測質量。
無損檢測技術作為新時代的產物,以物理學發(fā)展為基礎,借助現代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能夠對道路橋梁使用情況做出科學的檢測,幫助相關人員更為直觀、具體地了解橋梁內部狀態(tài)、結構性能等,進而提升道路橋梁公路建設水平。
光纖利用光的全反射原理引導光波,光纖光柵是光纖纖芯中周期性的折射率變化所形成的光柵效應。當光柵光纖所處環(huán)境的物理量發(fā)生變化時,光柵周圍或纖芯折射率會隨之發(fā)生變化,使得光纖光柵反射光的布拉格波長發(fā)生變化;借助特種裝置測量變化前后反射光波長的變化,即可獲得待測物理量的變化。光纖傳感器就是利用上述原理精確測量應變的。
光纖傳感器檢測技術在橋梁無損檢測中的應用能夠實現對橋梁索力的自動化檢測,幫助相關人員連續(xù)、不間斷的了解橋梁索力變化,實現對橋梁的健康診斷。但是由于光纖傳感器任面臨諸多技術問題,如傳感器時間穩(wěn)定性、應變和溫度的交叉敏感性,傳感器多點分布、分離和處理技術,光柵發(fā)生信號分析及測試系統研究等,使得光纖檢測技術使用成本費用較高,其所適合應用的范圍和領域十分有限。
超聲波檢測道路橋梁缺陷的原理是借助超聲波檢測儀器、聲波換能儀器來分析、測量超聲脈沖波在混凝土中的傳播速度、首波幅度、接收信號主頻率等升學參數,進而判斷橋梁的缺陷情況。從應用實際來看,利用超聲波檢測技術可以檢測道路橋梁結構的裂縫深度、混凝土不密實區(qū)和空洞、混凝土結合面質量、表面損傷、灌注樁混凝土缺陷等。但是受自身機理的限制,超聲波檢測技術在應用的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亟待完善的方面,比如在應用這項技術的時候沒有考慮到蜂窩體、水以及部分空氣對檢測結果的影響;沒有考慮到其他材料管道對檢測結果的影響等。
探地雷達技術又稱地質雷達技術,是通過向物體內部發(fā)射高頻電磁波,并根據接收到的電磁波的波形、振幅強度和時間的變化等特征進行判斷檢測的。探地雷達檢測技術在道路橋梁檢測中的應用主要表現在對道路面層厚度的檢測、道路基層密實性的檢測、道路基層厚度的檢測、擋土墻病害的檢測等。另外,探地雷達技術還能夠用來進行道路材質、裂縫、濕度和結構的檢測,從而為道路橋梁工作人員提供重要數據支持。
探地雷達技術雖然在道路橋梁檢測中已十分普遍,但也存在如下問題:理論研究不夠、現場作業(yè)采集參數選擇不規(guī)范、資料處理技術跟不上、資料解釋方法不成熟、資料處理分析難度較大等。
射線探傷是利用射線可以穿透物質和在物質中有衰減的特性來發(fā)現缺陷的一種探傷方法。從實際應用情況來看,射線探傷技術在應用的時候需要得到探射源的支持,在大量探射源的支持下才能夠獲取更為全面的圖像信息。射線探傷技術檢測技術費用高、檢測技術復雜、檢測速度慢、不適于有空腔的結構。如果橋梁截面較小,在和鋼筋交錯布置的時候無法顯示出精準的圖像信息。
當前,我國道路橋梁施工中所應用的道路橋梁無損檢測技術大多是從國外引進的,受知識產權的限制,道路橋梁無損檢測技術的引進需要消耗大量的成本,因而想要將這類技術在較廣的范圍內推廣具備一定的難度。為了能夠促進道路橋梁無損檢測技術的推廣,需要相關人員在掌握各項道路橋梁無損檢測技術原理的基礎上,結合國家經濟和橋梁建設實際情況,不斷優(yōu)化和完善道路橋梁無損檢測技術。
橋梁道路工程一般由點、線、面共同組成,在具體施工中呈現出帶狀分布。從實際操作情況來看,道路橋梁施工所涉及到的范圍和領域比較廣泛,比如路基路面、橋涵、隧道等。但是從橋梁施工發(fā)展實際情況來看,道路橋梁無損檢測技術所能夠應用的范圍十分有限,且無損檢測技術應用也不夠全面,如壓實度檢測技術、沖擊回波檢測技術沒有得到應用。因此,在未來需要相關人員結合實際進一步完善如下道路橋梁無損檢測技術:
(1)沖擊回波檢測:這類檢測技術主要是通過測量儀器——機械沖擊器來向被檢測的物體發(fā)送應力脈沖波,壓縮波在物體內部傳遞受到阻礙的時候,沖擊波會發(fā)生反射,通過測試反射能夠精準的了解到道路橋梁的缺陷及損傷。
(2)基于模型的道路檢測技術:每一條道路都有屬于自己的特定標記,在道路設計中,直線模型是一種最為簡單的模型,和直線模型相對應的是曲線模型。對道路橋梁的無損檢測要注重對這兩類模型的優(yōu)化使用。
常見的電磁波檢測、紅外線檢測、超聲檢測等無損檢測技術往往無法準確的反映出道路橋梁的整體健康情況,也無法幫助人們了解橋梁的使用壽命。而動力試驗或者靜力試驗技術能夠直觀、有效反映出道路橋梁的受力性能。通過加強對道路橋梁的結構檢測能夠在以往無損檢測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升道路橋梁檢測工作的準確性和效率。
道路橋梁無損檢測工作包含數據信息的收集、檢測計劃的編訂、檢測內容的整理等,無損檢測操作的過程中對檢測隊伍有著較高的技術要求。因此,為了能夠更好的促進道路橋梁無損檢測的發(fā)展,需要采取措施不斷提升道路橋梁無損檢測人員的素質,并對無損檢測人員的工作作出更為明確、科學的規(guī)定,實現道路橋梁無損檢測的規(guī)范化發(fā)展。比如可以在大學設置相關專業(yè),并對從事道路橋梁無損檢測的人員定期開展專業(yè)的技術培訓,從而不斷提升道路橋梁無損檢測從業(yè)人員的工作水平。
綜上所述,社會經濟的快速發(fā)展帶動了道路橋梁事業(yè)的發(fā)展,道路橋梁事業(yè)的進步能夠為人們的出行提供重要的安全支持,進而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發(fā)展。但是受多種因素的影響,道路橋梁在運營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安全風險因素,因此,為了確保道路橋梁的安全運行,需要加強對道路橋梁的檢測。其中,無損檢測技術是一門多學科融合的綜合性檢測技術,包含光感傳感器技術、超聲波技術、射線探傷技術、地質雷達技術等,本文結合這些技術應用的局限性,從技術強化、完善行業(yè)檢測內容、打造高素質隊伍等方面思考怎樣更好的發(fā)揮出無損檢測技術在道路檢測中的應用,旨在更好的促進道路橋梁建設的發(fā)展。